□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新开学区 马春林
纵观近年来的图书市场,教辅图书琳琅满目。当前,人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图书出版业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教辅图书一致都处在比较好的发展形势中,但其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备受关注。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是一个重点科目,它不仅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能力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语文水平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沟通能力,与日后的学术造诣也紧密相关。因为小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尚未形成,通过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思维逻辑,还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应该重视教辅类图书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经济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教育事业上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我国文化建设也开始逐步繁荣,大量文化图书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人们的选择非常多。当前,教辅图书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数量迅速增加,内容以延伸基础知识为主,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讲解知识、进行知识训练,还能帮助教师打开教学思路。课本涉及的知识均为基础知识,教辅图书可以在课本基础上起到强化训练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深入调查教辅图书市场可以发现,高质量的教辅图书可以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帮助其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成绩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成就。从调查研究来看,质量好的教辅图书对内容的划分往往更加清晰,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关联。但是,质量不佳的教辅书籍不仅对内容划分得不清晰,同时讲解方式也比较混乱,从整体来看质量得不到保证,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困扰。因此,出版社必须实施严格的审核,促进图书质量的提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激烈市场竞争下,教辅图书的很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同时国家机构对教辅图书出版的规范力度开始逐渐加大。这种背景下,只有教辅类图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的机会。小学语文教辅图书主要有阅读类、试卷类、同步类以及作文类四种类型,下面着重就目前阅读类教辅书籍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过于关注认字,忽视了人文主题的核心。语文学科的引导应该放在对情感的体验上。我国教育部曾在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的新课标,其中提到语文课程应重在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同时该标准也对低年段学生提出了规定,要求其通过阅读初步获得阅读体验,达到一种向往美好情感、关心生命的层次。但是当前很多教辅图书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在对词的释义上毫不吝惜笔墨,提供了大量记忆的方法,对课文要传达的美好情感鲜有提及,对理解人物形象、传达民族情感等用墨过少,甚至只是一笔带过,完全未达到新课标提对突出人文主题的要求。
第二,拼音注音方式不统一。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要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完成教学。然而,目前的低年级语文教辅书稿审校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注音规范混乱、前后注音方式不统一等问题。一是词语拼音的连写和分写不统一。例如,某一年级下册的教辅图书中,“雪花”的拼写为分写形式,后续却写成了连写的形式;二是人名和地名的大小写不统一。例如,在某一年级下册的教辅图书中,前文中“李白”注音中字母为小写,但是后面再出现时却成了大写的;三是对“一”“不”等字的原调与变调标注不统一。例如,在某教辅书籍中,《四个太阳》里的“一片清凉”中将一片标注为变调,但同本图书《小熊的礼物》却将“一片雪花”的“一片”标注为原调,因此出现了注音规范混乱的问题。除了以上几点,注音规范混乱、注音方式不统一还会以其他形式存在于教辅图书的书稿中,编辑们务必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以避免对图书的出版质量造成影响,使学生在拼音、阅读时形成困惑,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在阅读思维的引导上缺乏力度。对阅读思维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以后的学习都是与阅读思维分不开的。因此,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中都是以阅读为核心设置课文的。而当前很多教辅图书明显与其背道而驰,在阅读引导、课文理解上引导不够。例如,教辅图书对《小青蛙卖泥糖》做出了这样的归纳:这篇童话故事为了将烂泥塘卖出去,青蛙听了小动物提出的建议,对泥塘进行了一次次的改造,最后它决定留下这个“好地方”。这篇童话故事是极具教育意义的,在生活经验与感悟思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体现出了听取他人建议,改变现状,把劣势变成优势的宝贵精神。可是上面教辅图书中编者明显缺乏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引导,在这方面所下的力气不够。
第四,文学类阅读教辅图书中,经常会出现肢解一篇文章,拆分一本书的情况,肢解过后形成单个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对一些琐碎的问题进行回答。通过这样处理之后,那些经典文章和书籍就变成枯燥的阅读资料,失去了材料的完整性和文学意义,究其原因,重点在于人们急功近利思想,阅读教育的理念未能更新。从实践研究结果来看,可以发现用琐碎材料堆砌而成的阅读资料,使学生在阅读中的快感被严重破坏,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辅图书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与写作习惯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教辅类图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辅类图书的作用不同于教材,教材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教辅类图书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成绩,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相比教材来说,教辅类图书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非常重要。教辅图书伴随着小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因此为了确保图书质量,必须对图书策划各环节加以关注。在对教辅类图书进行编写之前,应深入了解不同版本教材,并且依据教材、考试的特点,结合课程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好选题管理工作,只有选题适合,才能为图书编写工作奠定基础,这样学生学习过程中才能将这些书籍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选题工作完成后,审核机构应对其开展有效性的审核,避免滥竽充数教辅资料出现。同时,在选题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对市场上的教辅图书形成明确的了解,加强对图书的管理力度,从而促进其整体质量的提升,使广大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顺利找到适合的教辅书籍。
一本教辅图书的使用价值受其栏目设计、适用范围以及版块设计等工作质量的影响。各学校在教学中的进度不同,教辅类图书的课时划分一定要与多数教师的教学需求相适应,严格依照教学实际对课时进行划分,将各章节合理划分为不同课时,各课时都体现出了哪些知识点内容,以上内容都必须精心安排。编辑人员应该善于分析教师的教学时间,对其策划与创新思路进行论证分析,以达到产品创新的目的。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典型学校为研究对象,对一线教师、在校生实施问卷调查,认真听取一线教师与学生、教研员以及市场人员的建议与意见。选题策划时,可邀请各地教研员、一线教师组成论证委员会,针对课时安排、版与栏目设计等进行论证。初步明确书籍编写框架后,还可以邀请一名具有丰富编写经验的作者,出一份样章供其他作者进行参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些典型问题,应该及时通过会议进行交流与反馈,以达到统一思路的目的。当收集到不同信息并且进行认真鉴别后,再依据不同作者的优势,将任务具体分配给相应人员,明确编写要求。
教辅图书主要以教材为编写依据,因此编校规范一定要与教材一致,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核对,明确稿件是否与编写要求相符,课时安排是不是与教学进度一致等。首先,要提升用字的准确性。很多情况下,不同版本教材中字词的使用有其不同情况。如“作出”“做出”等,所以,必须做好核对工作,确保字词使用与教材之间保持一致性。其次,要注重单位、字母的使用。要在原稿中清晰地标注好希腊字母、英文字母,明确单位符号是用正斜体,确保在排版录入的时候对正确使用中外字母。比如,线段AB 等情况中,一般字母用斜体表示;用(m)表示米,此类情况中单位则用正体表示,另外还有数学符号sin、cos 等也用正体表示;实数集R 等,此类数集采用黑正表示,例如,向量用黑斜单个字母表示,如向量b;三角形用“Δ”表示“等等”。再次,应注重版面设计。版式设计是确保教辅图书质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必须做到版式简洁,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审美情趣,同时还要为其留足解答空间,一般而言,假如排版需要a 行,加上对书写需求的考量,应该留出2a 行的空间。此外,要做好修订工作。一本好的教辅图书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初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难免会出现一些缺陷和不足,为了做出好用的教辅图书,必须深入调研,将一线教师的意见收集起来,做好整理,与学生的使用情况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使教辅图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最后,做好印前质检。在整体工作中,印前质检是确保图书质量的最后关口,具体而言,其范围包含封面、扉页等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编校差错,比如字母用法、标点符号用法、错别字等。一般可以邀请一些一线教师来对书稿进行外审,保证题目设计合理性、明确答案准确性后,即可按照其反馈意见对书稿进行修改,即可显著提升内文质量。
为了更好地推动出版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出版活动可以有法可依,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出版事业,我国专门针对图书质量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和法规,比如《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等。在小学语文阅读类教辅图书的出版工作中,出版单位必须严格落实这些标准和法规,确保出版活动顺利进行,就拿《体系》为例来说,其中提出,必须落实三审责任制。审稿是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交稿后第一环节是初审,然后是复审,最后是终审,以上环节侧重点不同,缺一不可;同时还要关注责任校对制度的深入落实,专业校对是一项重要的出版环节,出版社每次出书都要指定专业校对人员作为图书的责任校对,一般而言需要专业校对的次数应该在3 次及以上。由于发行时效性、季节性等特征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类教辅图书编校的时间都非常紧迫,为了确保图书质量,任何一个编校工作环节都不可或缺。另外,如果社内缺乏专业的校对人员,需要外聘,那么必须确保外聘人员具备丰富的校对经验,还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职称。
编辑加工在出版流程中非常重要,同时它也是出版工作中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在提升图书质量的工作中,其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应该对编校团队进行优化,同时这也是图书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首先,编校人员一定要与国家提出的资格条件相符,他们必须熟悉出版活动的每个流程,并且对于教材结构、教材内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控,敏锐地捕捉修订信息,此外还要敏感地觉察到大纲的动向;其次,应该制定严格且合理化的质量奖惩机制。假如经过质量检查后图书质量合格,那么可以对校编人员实施奖励,相反,如果经过检查图书质量不合格,那么则必须对其进行惩罚;最后,要经常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此外,应该引领编辑人员在工作中逐渐形成“工匠精神”,引导其在工作中精益求精。
综上,教辅类图书的受众范围很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类教辅图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性工具。刨除商业价值之外,它还具有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辅类图书出版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多困难,还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使教辅类图书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类教辅图书的制作和出版任务更为艰巨。总之,在实践过程中,图书出版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各个工作人员需要一同努力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类教辅图书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