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大学生涯规划衔接教育思考与实践
——以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为例

2022-11-20 14:36:51夏春娣
江苏教育 2022年64期
关键词:生涯高中生人生

夏春娣

高中阶段是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人生方向、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从选择文理科目到思考未来职业,再到填报高考志愿,都需要教师在这个阶段给予高中生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学业、管理自己的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为迈进理想的大学、开启崭新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启梦——生涯唤醒、点亮未来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涯规划发展的自我探索期,他们在高中阶段开始初步思考自己未来可以选择怎样的职业,自己如何为从事这样的职业做好学业准备。高中生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憧憬,也充满了迷茫,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更要让他们不断发展自我,从个性匹配未来职业到主动构建自己的未来,让自己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形成新经验,创造符合自己期待的人生。

对学生进行生涯唤醒教育,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首先,生涯规划具有人生导向作用。学生可以想象自己未来职业成长过程中可能实现的成就,确立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是建立在个体自我认识且充分了解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的基础上,是帮助学生思想走向成熟、思考更加理性、懂得承担责任、拥有进取意识的体现。其次,生涯规划具有人生激励作用。明确了职业生涯目标,学生就会不断地对照这个目标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克服前行的困难,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符合职业目标对自己的要求。最后,生涯规划具有调节作用。当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就会调节自己的言行,思考如何做才能让自己获得职业成就。

二、筑梦——自我探索、自我规划

要让高中生心中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需要让他们进行深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深入了解自我,进行合理的职业人生规划,构筑自己的职业梦想。

1.学习生涯规划理论

生涯规划是为了让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匹配工作环境和任务,让自身的素养不断接近自己职业目标的要求,最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生涯规划理论,这其中包括“职业辅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的职业生涯理论,他在《职业选择》一书中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学习这一理论能够帮助高中生思考自己如何与想要从事的职业高度匹配,从而更好地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笔者所在的学校还组织高中生学习霍兰德职业倾向理论,这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经典理论。约翰·霍兰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面研究生涯规划理论,他在职业人格和生涯选择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职业进行相应的类别区分,我们可以运用他所编制的职业偏好量表和自我导向量表两种职业兴趣量表,让学生从测量结果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如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等,这些类型又对应具体的职业。

2.发现个人兴趣特长

每个人的个性特长都是可以自我认识和测量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每个岗位、每种职业都需要配备符合需求的人员,个体的个性特征与工作的性质、要求之间配合得越紧密,其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评估是高中生开始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的前提。我们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教育课程中设置自我认知的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内观、镜观等方式,自我探索并寻求他人的评价,看到“公开的我”“盲目的我”“隐藏的我”“未知的我”,全方位地认识自己,然后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有5大思考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劣势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5个问题。

从兴趣这个角度看,不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将我们导向不同的职业人生。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朗诵,可以选择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有的学生喜欢体育,可以选择从事体育赛事讲解员、体育教练、体育教师等工作。从心理学角度看,气质类型没有好坏,各种气质的人都可以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中获得成功。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气质会影响我们工作的性质和效率,不同气质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气质特征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别。例如一个人如果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那么他可能更适合做一些需要与人交流合作的工作,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则更适合做一些细致冷静的工作。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估,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能力擅长点。

3.挖掘自身成长资源

我们要不断激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专注发展自己所擅长的方面,从而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在生涯规划课上,还可以让学生绘制家族职业树,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从事的都是哪些职业?在自己的家族中选择哪种职业的人最多?进而分析,在技术、管理、服务、研究等领域,你更倾向于哪个领域?自己追求和向往的职业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挖掘自己身边的资源,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追梦——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学生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照当下,思考自身的哪些优势有助于实现职业梦想,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可以通过高中阶段的哪些途径来拓展能力,提升必备的素质。

1.校内外资源结合的生涯教育教师队伍

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崇实女中”)将校内外资源加以整合,培养出一支生涯教育教师队伍:一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生涯规划教育;二是社会上的一些行业领袖、女性杰出人才等,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客座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三是在家长中征集志愿者,向学生分享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经历。

开展家校社结合的生涯拓展课程。学校要充分挖掘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涯教育课程,由家长、校友、社区资源形成的“真人图书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学校还邀请杰出校友代表回到学校的“崇实名人堂”向学生讲述生涯故事,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讲述自己选择大学专业的故事,帮助学生梳理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激励学生构筑自己的人生梦想和职业理想。

2.注重女生素养提升的课程建设

学校开设女生素养课程,外塑形象,内塑气质,内外兼修,以八礼四仪场馆和养正学堂为依托,创立独具崇实女中特色的养正学堂八大中心,包括养颜、养心、养性、养气、养志、养生、养艺、养神等。开设美妆、美发、礼仪、茶艺、九球、形体、瑜伽、舞蹈等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化开展,每周二、周四下午活动一小时,学生100%参加社团。在这些课程中,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以发挥和培养,学习能力得以发展,学习情绪得以纾解,女性素养得以提升。学生在学校特色课程、社团课程中培养的能力和素养在每年的“出彩崇实人”校园系列展示活动、社区活动、元旦文艺汇演中得到展示,如剪纸社学生走进风车山社区,与社区人员一起通过剪纸学习和传扬廉政文化;水彩社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一带一路”主题绘画活动等。学生社团先后参加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科技、艺术、文化比赛,均获佳绩,学生从中找到自信,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崇实女中注重在学科育人的基础上,通过特色女生素养课程,为学生提供成长和展示的平台,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展示活动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获得自信、明确方向。

四、圆梦——自主选择、圆梦高校

学生进入高三,参加高考,选择高校和专业,这时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高中生涯规划目标进行自主选择,崇实女中的许多学生深感在高中提前进行生涯规划,制定发展目标,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对于自己在高三毕业时准确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高校,开启新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汉服社的学员、现已从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毕业的骆文艺同学,当初就是因为汉服社团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方向。骆文艺同学每次回到崇实女中,都会深情地回忆自己在学校参加汉服社团的经历,在这期间,她还自学了摄影、剪辑、修图等一系列专业技能,多次参加校内外的汉服文化展示,激发了自信。据201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教育)专业的崇实女中优秀毕业生姜宇微回忆,她能够以艺术省统考第16名的成绩考进南师,主要得益于参加学校的“风之声”合唱团,在合唱团中,她提升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了自己团结合作、奋发进取的精神。

猜你喜欢
生涯高中生人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人生中的某一天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6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