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64)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要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利用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做好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介的发展为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让传统武术文化能够“动”起来、“活”起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新的作用。
中华传统武术与农耕文明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早在先秦时期,古代的劳动人民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节奏下养成了习武的习惯。至秦汉后,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人们的农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农闲时间也相对增加,一些富庶的农户便练习武术,这也是“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由来。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结构没有实现突破,因此,中华传统武术在2000多年的时间中形成了丰富的体系和流派,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武术文化。自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但这时由于农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这时的传统武术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我国逐渐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陷入困境,传统武术文化不受重视,失去了在武术领域的话语权,与之相对的,柔道、跆拳道等外来武术及相应的武术文化则受到追捧。
在任何一种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人都是决定性因素,而从现阶段的传统武术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习武群体日趋缩小,导致传统武术文化缺乏传承人。例如,许多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类兴趣班,但大多数都是美术、围棋、书法等注重脑力的兴趣班,即便是报了武术兴趣班的家长,大多也是选择柔道、跆拳道、散打等武术类别,很少有家长选择传统武术作为兴趣班。同时,传统武术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到学习者的文化课学习,这也使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传统武术。
在国内老一辈武术家老去的同时,国内并未产生新的武术传承群体,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洪金宝、成龙、甄子丹、李连杰等武术明星,而现阶段的影视作品内却是清一色的奶油小生,动作扭捏、弱不禁风,完全没有老一辈武术家的英武气概,至于现代影视作品内的武打动作,则是依靠替身或者特效完成,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武术及武术文化后继无人。
西方体育赛事的发展也导致传统武术受到冲击,进而使传统武术文化弱化。西方体育赛事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如,足球、NBA以及WWE等等,强烈的肢体对抗能够带给观众更强的观赏体验,相比之下,传统武术的对抗性明显不足,难以吸引并留住观众。实际上,传统武术并非像影视剧里所展示的一样飞檐走壁甚至精通各种武艺,传统武术的观赏性较低,往往不会有剧烈的肢体对抗。如,《箭士柳白猿》内的于承惠老先生和《师父》内的廖凡,他们的打斗场面才是传统武术的真实体现,没有华丽的动作,一招一式朴实无华。在两部电影的影评之中,不少观众认为两人的打斗场面如儿童嬉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低对抗性的传统武术无法吸引观众,而且社会公众并不了解传统武术。因此,在传统武术无法吸引到观众的情况下,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便无从谈起,这也使传统武术文化受到弱化。
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传统武术文化告诉人们要知行合一、刚柔并济、阴阳和谐。传统武术文化要求习武者必须养成武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同时要求习武者应当做到重承诺、守信用,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实现止戈为武。传统武术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优秀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习武者,更需要养成充沛的武德,在练武的过程中修身养性、磨炼心性。然而,近年来部分非专业的习武者抛弃传统武术文化、抛弃武德,反而利用武术争强好斗,将传统武术推向风口浪尖,如,闫芳、徐雷约架、一龙约架、马保国事件等等,扭曲了社会公众对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此外,部分所谓的 “民间功夫传承人”、“气功大师”更是打着传统武术的旗号招摇撞骗,导致社会公众对传统武术的认知更加恶化,甚至少部分人在遭受欺骗之后将传统武术归为花架子、招摇撞骗。
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而且使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形式更加先进、更加多样。同时,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范围大大增加,而且在大数据推荐机制下,如果某个武术视频获得了平台大V的点赞、转发或者收藏,那么这个武术视频也会通过视频平台主动推向其他用户。因此,新媒介的发展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具体而言,新媒介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播、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媒介即信息,这是媒介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准确描述,媒介塑造了文化传播的意义,使得中华武术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媒介实现有效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新媒介的应用,可以实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记忆的重新塑造,转变传统武术及传统武术文化被扭曲、被抹黑的情况,并在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激发人们对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新媒介的应用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重新建构,在保留传统武术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元素,既能够唤起观众作为华夏儿女对传统武术的历史回忆,也能够在了解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对传统武术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例如,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之中,既展示了中华武术文化原有的元素,包括战、守、藏、困、道、传6个方面,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阐释,也讲述了近代以来一代代习武者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这也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相契合,而且将传统武术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展现了传统武术文化的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激发起观众内心的民族主义情怀,让观众领略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同时唤醒观众最深层的文化记忆。此外,这部纪录片还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武林故事,与一龙、徐雷、马保国等人不顾武德而争强好斗不同,武林故事中的主人公展现了不争名利、修身养性、以和为贵的优秀品质,让观众能够了解到真实的武术和武术文化。
过去的武术及武术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书籍传承,注重纵向传播,而且受到“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落后思想的影响,传统武术文化传承范围极窄,这就导致许多人无法接触到武术,也不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同时,传统的习武者很少接受正式教育,缺乏武术理论的指导,单纯依靠时间积累而练习武术本领,不了解武术文化,且习武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缺乏正式教育,武术传承人很难对武术进行透彻解读,甚至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制约着武术及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新媒介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武术文化纵向传播的局面,通过新媒介支持下的网络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武术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传播,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形式实现多样化传播。同时,在武术短视频中配以专业的讲解人员,可以让观众了解到武术文化的内涵,领略到武术文化的魅力并感受到古人习武过程中练就的优秀品质。与此同时,新媒介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优化,在传统武术内有踢裆、插眼、锁喉等较为残暴的武术技巧,这些都是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为了防卫而采取的武术动作,而在现代文明社会的背景下已经不再需要此类残暴动作,武术动作也与健身、减肥、观赏的方向转变。例如,近日来主播刘畊宏就借助直播的方式,以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作为背景音乐,带领观众一起通过毽子操进行锻炼,而他在毽子操内加入了鞭腿这一传统武术的动作。刘畊宏带领观众做毽子操,既融入了传统武术的元素,也使传统武术及传统武术文化适应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使新媒介愈发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新媒介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而传统武术文化也可以借助这一新的虚拟空间实现新的传播。中华传统武术与农业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而在中国已然步入工业社会的情况下,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小,这就要求传统武术必须积极转变其发展观念,并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的转变,才能够适应工业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但其内核都是爱国主义,并且这一内核一脉相承。因此,在工业文明的今天,做好传统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就需要坚守爱国主义这一根本内核,同时突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在各类现代艺术作品里融入武术文化、突出武术元素,或者在短视频拍摄的过程中做好武术知识、武术文化的解读。
在每年的央视春晚上,总会有一项武术节目,让全国观众通过直播的方式观看精彩纷呈的武术表演,同时向全国观众展示中华武术的精神气魄,唤起观众内心对中华传统武术的文化认同感,而且央视凭借其独特的“数字媒介+武术文化”的传播方式,使观众在观看武术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优秀的武术文化活动可以通过新媒介实现数字化传播,如,2020年全国武术套路网络大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竞赛模式,突破武术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为人们呈现出精彩的武术表演。同时,武术竞赛分为竞技组和学校组,更是推动了武术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使得武术文化能够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学生接触武术文化,发掘有武术天分的苗子,扩大习武群体、充实习武队伍,培养新一代传统武术及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
文化的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念,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优秀文化,文化越是包容,越是能够发展,越是能够创新,并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上文的论述之中,作者提及部分习武者依旧抱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保守观念,这一观念限制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导致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因此,必须针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树立正确的观念,能够意识到传统武术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现代工业文明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于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之中。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需要与西方优秀文化成果和现代文明充分结合,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第一,赋予传统武术文化新的传播形式,例如,通过“互联网+武术文化比拼”等活动,扩大武术文化的传播范围,同时为观众进行武术表演,使得观众领略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使观众了解到传统武术文化背后的内涵;第二,赋予传统武术文化新的表达形式,例如,积极响应全民健身战略,准确把握社会公众的健身需求,在开发传统武术健身操的时候以太极拳、武当拳等传统武术为基础,融入西方社会中常用的普拉提、帕梅拉等健身运动中的动作元素,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第三,满足社会公众对武术文化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群体对武术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小学生接触武术文化是为了磨炼心性和耐力,同时借助武术学习强身健体,而中年人则是为了修身养性,平缓心态。因此,各个自媒体平台的武术人或者传武人需要做好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解读,为社会公众提供不同类型的武术文化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专业的习武人员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对武术文化进行专业解读,尤其是对传统武德进行深入剖析,让社会公众了解真正的武术是什么样子。同时,当部分人打着传统武术的名头招摇撞骗之时,习武人员也要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发声,积极澄清事实以避免社会公众对传统武术产生错误认知。习武人员在解读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传统武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使武术文化视频具备丰富的文化价值,能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传统武术文化之中蕴含的正能量。
纠正社会公众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也需要积极发挥官媒、党媒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马保国事件发生之后,人民日报曾刊文《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批评马保国的卖丑行为,避免马保国事件进一步恶化导致传统武术遭到丑化、扭曲。官媒党媒具有更大的粉丝数量,也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因此,在新媒介时代下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官媒党媒需要积极承担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传统武术文化,正确认识传统武术文化。
在未来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武术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接洽,这并非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武术,而是感知武术精神,学习武术品质,同时将武术元素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例如,在小学、初中,可以将武术元素融入体操,进而开发课间体操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们借助传统武术元素锻炼身体,在高中、大学则可以开设武术社团,吸引有武术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既能让学生锻炼身体,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养成充沛的武德,以传统武术文化塑造自己的优秀品格。在这一过程中,大中小学的学生都可以借助网络途径,以视频的形式接触武术文化,了解武术知识。
传统武术文化依靠人际传播,导致传播效率低下、传播范围较小,而新媒介的出现则有效提升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效果。从空间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武术馆建设、数字化武术博物馆建设满足人们对于武术的学习需求,同时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知武术和武术文化,可以通过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式展现武术知识。从时间角度来看,则可以通过武术课程、武术视频的方式让人们随时随刻可以了解武术知识内容,并且通过网络新媒介方便人们了解武术文化。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困境,主要包括传统武术文化生产空间缩小、传统武术后继无人、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部分非专业人士导致社会公众认知偏差,但新媒介的发展也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可以重塑传统武术文化记忆,强化文化认同,深入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并突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为了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积极推动传统武术文化融合创新,做好武术文化的解读并推进武术文化进校园,借助现代科技创新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