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愿写、能写、会写的语文课堂

2022-11-20 10:15本刊编辑部
家长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素养情感

□本刊编辑部

(宋行军)

以写作教学为核心,构建愿写、能写、会写的语文课堂,既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回归语文教学本质的现实诉求。为建设更加真实、更高质量的语文课堂,需要重点激发学生“愿写”的个人意愿,培养学生掌握“能写”的必要技巧,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挖掘情感,进而实现学生“会写”、会表达的预期效果。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偏重语文知识、固定写作方式,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形式相对枯燥,既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写作趣味的有效培养,难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面对新的语文教学场景,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生动、丰润的写作语言来细致临摹情景,用自然、真实的写作理念来刻画故事场景的能力,创作出更能体现文学张力和文字美感的作品,实现语文课堂的理想构建。

构建愿写、能写、会写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输出课堂学习内容与升华个人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用文字、用写作来表达个人内心真实情感的重要过程。通过回归写作表达,构建语文课堂,将实现以下价值:第一,以愿写为基础建设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语文课堂的多元价值,助力学生深度融入课堂。第二,以能写为核心建设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我独立表达。独立思辨、写作表达是语文课堂的核心要素,通过建设能写课堂,将培养学生掌握能写的技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创造无限可能。第三,以会写为延伸建设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利用所学技巧,创作优质作文。写作既是语文学科知识素养、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凝聚学生智慧、独立表达个人观点的语言艺术。通过培养学生克服个人内心障碍,逐渐喜欢并接受写作,在不断激发学习想象的同时,持续提升文学素养。

构建愿写、能写、会写的语文课堂,是回归语文教学本色,探寻语文教学本真的现实基础,也是激发学生用真情感回应“真问题”,用“真表达”诠释“真认识”的客观诉求。首先,愿写的语文课堂,基础在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质,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积极创作的内在意愿。通过选择生动幽默、富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构建学生主导的创新课堂,使学生以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视角来体悟写作的独特魅力,为实现从愿写到能写奠定基础。其次,能写的语文课堂,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形成丰富的语文积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真实故事,挖掘有深度、有温度的素材内容,奠定“能写”的客观基础。最后,会写的语文课堂,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培养学生养成读写迁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通过持续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书写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养成想写、爱写以及能写、会写的良好习惯。

写作是语文本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和枯燥性,尤其是多数学生缺乏愿写的积极热情,存在内心恐惧与认识障碍,影响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在构建愿写、能写、会写的语文课堂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培养学生在“大时代”环境下,将时代气息更好转化为个人认知,并用生动文字进行转化表达,实现从愿写到会写的全面升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素养情感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