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国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湖北省钟祥市教育局大力实施 “123” 驱动计划,坚持理念先行,注重强基固本,聚焦提质增效,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办好钟祥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凝聚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全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基础教育 “全市一盘棋” 理念,着力构建横向协调、纵向衔接的基础教育体系。从横向来说,紧紧围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重补短板、强弱项,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从纵向来说,精准把握各学段育人目标,注重学前教育抓益智、义务教育抓素质、普高教育抓质量,一环扣一环,办好每一类教育,教好每一位学生,促进不同学段有效衔接、学生素质递次发展。目前,钟祥市已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普惠健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优质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格局。
基础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校长,根本靠教师。钟祥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把建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在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增强教师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筑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行校长竞聘制,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进行择优聘任,通过严格考核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打通校长进退通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围绕教育年度重点工作,制定考核细则,优化考核办法,突出工作实效,对出色完成年度工作的校长予以表彰嘉奖,激励校长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实施名校长培训工程,每年定期举办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能力提升培训及其他专项培训,选派优秀校长外出参加 “国培” “省培” 等高端研修,引导校长用新理念、新思想武装头脑,用高超的管理才能、精湛的管理水平指导工作,努力成为教育上的行家、业务上的专家。
拓宽补充渠道,多管齐下招教师。每年通过省考、市考招硕引博和招免费师范生等多种途径公开招录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对有意投身乡村教育、担任紧缺学科教师的应聘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优先补充到乡村中小学任教,有效缓解乡村教师紧缺矛盾。2021 年通过考试面向乡村学校公开选聘50 名教师进城工作,有效解决了城区教师的结构性短缺问题。
增强职业认同,多方施策留教师。坚持用待遇留住教师,落实政策性工资福利待遇,在公务员调整津补贴时同步调整教师绩效工资,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以奖励性绩效工资为杠杆,科学制定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彰显优绩优酬,让教师在待遇上有获得感;市政府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每年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进行专项奖励,增强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动力。坚持用事业留住教师,全面实施 “县管校聘” 管理改革,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对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干部培养上优先倾斜、重点考虑,打通教师成长发展通道,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
加强队伍培训,多措并举促提升。通过实施 “千百十” 工程,每年组织千名乡村教师进城 “一对一” 跟岗培训,选派百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 “手把手” 指导教学,遴选十名教科研名家入校 “点对点”现场把脉问诊,让城区教师帮扶乡村教师,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坚持 “以考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教”,每年组织中青年教师同步参加中考适应性考试和小学毕业考试,集中参加全市专业学科学识水平抽考,从2018 年开始,以 “一年一主题、三年一周期”,组织全市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以两字一话、知识素养、教育随笔、微课制作、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及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名家的引领、示范作用,实施 “青蓝工程”,开展 “传、帮、带” 活动,打造名师成长梯队。
为筑牢教育事业根基,钟祥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实施基础教育 “三大工程”,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方筹措项目资金,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综合楼、教学楼、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及校园围墙,配齐配足课桌椅、图书资料、音体美器材、理化生仪器及床铺、直饮水、安保监控等设施设备,资金安排聚焦学校短板,项目安排紧盯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日臻完善。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相继完成改建钟祥六中和新建大柴湖实验幼儿园、大柴湖实验小学、大柴湖振兴中学、龙山实验学校等建设项目,正在实施搬迁钟祥二中、改建钟祥职高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改扩建实验中学为完全中学等民生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缓解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推进中小学 “美丽校园” 建设,每年定期召开 “美丽校园” 建设现场会,组织中小学校长实地参观指导,促进学校在环境、文化、管理上提档次、出精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 “三通两平台” 建设为重点,为全市中小学安装班班通、录播室及数字资源,开展 “专递课堂” “名师课堂” “名校网络课堂” 应用,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行48所城区优质中小学、乡镇中小学与49 所薄弱学校联合办学和5 个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品牌输出、管理互通、教学一体、资源共享,实现办学水平共同提升;组建6 大区域协作体,采取轮值主席制,统一教学进度、质量监测、阅卷分析,促进教学质量共同提高;推进9 对城乡强弱学校结对帮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启动乡镇中心园和村小附属园业务一体化管理,做到业务管理、师资建设和教研活动“三统一”,实现乡镇、村级幼儿园协同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每年定期开展中小学 “好课堂”、幼儿园 “好活动” 等教学评比活动,探索 “轻负、高效、优质” 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微点作文、“五字诀”集体备课、“四环节立体式” 教学、“三性三成” 教学等典型课改经验。坚持教学质量为中心,实施一流高校、一流专业 “双轮驱动” 战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大批优秀学子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立足地域,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依托钟祥长寿文化、柴湖移民文化、九里民族文化、冷水红色文化、石牌豆腐文化和客店旅游文化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凝练文化精髓,融入校园环境、课程建设和德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涵养师生家国情怀,塑造有灵魂的教育。聚焦品牌打造学校艺体特色,每年通过开展艺体教育 “一校两特” 集中展演、中学生篮球赛、小学生乒乓球赛和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等系列赛事活动,让每所学校至少形成1项体育特色和1 项艺术特色,让每位学生至少培养1 项运动技能和1 项艺术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争创艺体特色品牌。
厚植底蕴,打造师生阅读特色。实施师生阅读能力提升工程,以硬件条件为保障,为学校建设独立的图书室、阅览室,在校园增设开放式书吧、书柜,添置图书架、漂流袋,为校长、教师和各阶段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配备各类图书报刊,方便师生借阅;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设 “一日三读”(晨诵、午读、暮省)阅读课程,利用一周一次的 “阅读指导课”,组织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和交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以读书活动为抓手,面向全体教师开展阅读 “四个一” 活动(精读一本好书、打磨一堂好课、撰写一篇阅读心得、开展一次读书活动),面向广大学生开展“朝读经典” “起点阅读” “书香校园·诵读经典” 等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师生阅读兴趣,让书香溢满校园。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务必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钟祥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