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琳娜 ,陈 劲
(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2.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科技事业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使得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科技整体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正在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适逢党的二十大召开,系统梳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凝练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宝贵经验,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大势,展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未来之路,对于凝聚科技创新的价值共识,擘画新时代发展蓝图,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续写伟大奇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事业,深入研判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带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技基础。目前,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创新指数在全球132个经济体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2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为324.7万人年。2013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同比增长12.6%,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并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具体如图1所示。2012—2021年期间,中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增长到2021年的75.3人年,增长幅度高达76.8%。从研发人员总量结构来看,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持续上涨。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数中,企业人员占比75%。另外,中国顶尖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快速涌现。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6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71位。
图1 2012—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万人年)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跃升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201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0 298.41亿元,到2021年已增长为27 956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71.5%,具体如图2所示。2012—2021年期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保持年均11.7%的增长,已超过美国6.5%、欧盟3.5%的增长水平。从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来看,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基础的研究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2—2021年期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基础的研究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498.8亿元增长为2021年的1 817亿元,增长幅度高达264%。相应地,2012—2021年期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1.91%持续增长到2021年的2.44%,2021年同比增长0.03%,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图2 2012—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百亿元)
中国科技产出量质齐升。2021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比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科技成果登记数为78 655项,比2012年增加26 932项,是2012年的1.5倍,增幅达52%,具体如图3所示。2021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42 920篇,占世界总量的24.8%,排名世界第二,是2012年7920篇的5.4倍。2021年,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 515篇,占世界总量的36.3%,是2012年259篇的5.8倍,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2020年,中国发表科技论文195.17万篇,相比2012年的152万篇,增幅为28.4%。2020年,中国出版科技著作49 634种,国际显示度进一步增强。2021年,中国专利申请授权数为460.1万项,是2012年125.5万项的3.7倍。2021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为69.6万项,是2012年21.7万项的3.2倍。2021年,中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9.1件,是2012年的5.9倍。PCT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9万件增加到2021年的6.95万件,连续三年居于世界首位。
图3 2012—2021年中国科技成果登记数(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量子通信、高温超导、干细胞、脑科学、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这些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有力提升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屠呦呦研究员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了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陈仙辉教授、赵忠贤研究员获得了国际超导大会马蒂亚斯奖,潘建伟教授获得了国际量子通信奖,等等。一系列国际权威奖项,可见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中国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1]。
中国战略高技术领域硕果频传。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中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填补了当前国际上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万米科考应用的空白,使中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3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北斗导航卫星组网成功,国产大型客机C919顺利试飞。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海水稻等世界领先。集成电路制造、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语音识别、第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部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显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2021年,中国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为76.9%,高于研发机构的13.3%和高等院校的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在全体企业研发投入中占比81.4%,超过4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21年,中国企业研发经费为2.15万亿元,同比增加15.2%,具体如图4所示。2012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纳税额为0.8万亿元,到2021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增长到3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纳税额增长到2.3万亿元,其研发投入在全国企业研发投入中所占比重增长到70%。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68%,到2021年已提升到2.6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从2012年的2.46万家增长到2021年的4.14万家,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图4 2012—2021年中国企业R&D经费(亿元)
科技创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生产制造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技术合同交易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2021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资金总额已达到624亿元,共登记技术合同670 506项,同比增长22.1%。2021年,中国技术市场交易额为37 294.3亿元,是2012年6 437亿元的5.8倍,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2012—2021年中国技术市场交易额(亿元)
科技创新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新冠肺炎防治科研攻关,加快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促进快速检测产品的开发应用,推动各地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强化重大传染病和老年疾病等临床医学研究,支持创新药物、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医疗器械等研发;加速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持续推进道地药材开发、中医药制备等科研攻关。
科技扶贫与支撑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选派80多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对全国近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的全覆盖。全国科技系统在贫困地区建设农业科技园区283个、星创天地1 002家、创新型县(市)5个,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等与贫困地区共建专家大院、科技小院、特色产业基地,累计科技帮扶结对7.7万个,累计推广应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粉垄耕作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5万余项。
强化科普载体建设,服务公民科普需求。引导支持科普基地加强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推动各类科普基地充分发挥区域性、行业性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履行科普责任,加大科普投入和开放力度。开展好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等国家级重大科普活动,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环境保护、防灾减灾、食品安全、应急救援等公众关注的热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2022年,中国已建成一套拥有408座达标实体科技馆、612套流动科技馆、1 251辆科普大篷车、1 11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五位一体”的覆盖全国、世界独有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为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持续提升。
区域创新发展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四大板块发展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为引领[2],促进区域间融通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近年来,国家全面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目前已跃升为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目前,我国累计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3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12个。2012年,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为105个,园区生产总值为5.4万亿元,到2021年,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增长至173个,园区生产总值增长至15.3万亿元。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年倍增,到2021年已达到11.5万家,吸纳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数量达到563.6万人。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级高新区表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逆势增长势头,集聚了各种创新资源要素,为稳定生产经营、吸纳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重点区域科技合作。截至2021年,我国已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务实推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华为、大疆、长城汽车等诸多引领产业创新的企业在海外设立自主研发中心与孵化器。中关村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综合性国际创新论坛纷纷启动。重点区域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对接与合作,如甘肃兰白与上海张江、新疆与深圳、贵州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合作持续深化。科技援疆援藏援青入滇、科技支宁以及面向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各类对口科技支援不断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体制改革文件和方案,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3]。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专业机构全面承接国家科技计划具体项目管理,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制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持续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数据库,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跟踪评价。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陆续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和细化,并支持各部门和地方进一步细化具体落实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有效破除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科技评价、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愈加完善。落实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员评价、科研机构评估改革,实现“三评”联动,破除“四唯”倾向。完善重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机制,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加强科研诚信审核。完善政府科技伦理管理体制,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推动设立中国科技伦理学会,健全科技伦理治理社会组织体系。
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砥砺探索科技创新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的卓越贡献,蕴含着宝贵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总结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经验,是中国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主动担当作为,从中国国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带领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找到的符合中国科技发展实情的道路。
科技事业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国家发展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国防力量保障升级紧密结合。实践证明,党中央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战略性擘画和系统性部署,始终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进步的根本保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科技事业才能始终紧随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建立起愈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4],使得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富源泉充分涌动。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科技事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5]。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谁见事早、动作快,谁就能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6]。中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7]。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6]。实践证明,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锻造“杀手锏”,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更多“国之重器”,提升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创新战略位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夯实基础,储备长远,强化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支撑。
中国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始终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效率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使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8]。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技术是难点,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国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9],加速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科技创新不能停留在象牙塔里,要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实践证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引擎”作用,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快速感知市场需求脉动,及时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科技创新需求,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要把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连接器和加速器,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推动企业发挥集成创新优势,使其加快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1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中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而坚持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坚持人才驱动,将推动人才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方略放在国家战略的优先位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实践证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12]。要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激励广大科技人才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筑巢”和“引凤”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13],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不断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解决“谁来创新”“如何激发创新动力”等问题,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释放创新潜能,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确立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持续推出了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国科技事业历经70多年的改革发展,决不能有“差不多”“歇歇脚”的松懈思想。实践证明,体制机制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动力源泉,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只有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才能持续迸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真正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要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探索建立技术、资本、市场、产品相融合的新模式,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不断提升中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科技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比拼的是创新的速度、耐力和持续性。国内外竞争环境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和重点。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大势、抢占发展先机的关键举措,是落实党中央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刻实践,是根植中国发展实际、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迫切需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加速的阶段,新技术深刻改变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根本、最关键、最可持续的力量,这既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时代强音,也是中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必须把握住的时代机遇。
中兴、华为、大疆、字节跳动等事件充分说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政治打压和技术封锁很可能会持续升级,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会越来越脱离市场逻辑,呈现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中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全球竞争的先机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突破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的技术封锁与遏制,强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使其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显著提升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创新战略位势。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科学构建“开源”创新体系,凝心聚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区块链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布局。持续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孵化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聚焦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兼顾国家紧迫需求与长远储备、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优化重大科研任务部署,打造基础研究体系化力量,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为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推动涌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发挥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建立技术、资本、市场、产品融合创新的新模式,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着力打造开放包容、高效协同、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全面落实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推广“揭榜制”“包干制”“赛马制”等改革经验。持续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加快落实自主权改革措施,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引导科研机构健康发展,尤其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公共采购、科技风险投资等举措,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强化对创新创业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院士基金的管理,引导各基金加大对重大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快科研诚信、科技评价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深化科技评价奖励改革,突出奖励导向、提高奖励质量。加大对科学家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推进作风和学风建设。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形成支撑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畅通知识产权融资、投资入股、许可转让等利用渠道,提升转化运用效益。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组织,优化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服务供给。强化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环境,不断提高综合科技实力,构筑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支撑。
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不断为中国科技发展敲醒警钟。基础研究、核心技术获取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自身力量,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广大科研工作者扎根实践、放眼未来,不断在基础研究领域深潜,取得前沿领域的创新,才能突破技术模仿的路径依赖,重构科技创新路径,开拓科技发展新境界。
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对重大科学前沿和重大产业前瞻问题进行超前部署。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日益重要的源头支撑作用,持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积累和原始创新储备。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开展基础学科前瞻性、引领性和独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方向探索,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基础研发能力的跃迁。
探索基础研究经费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地方政府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在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论证和实施过程中,组织企业家、产业专家和科技专家共同凝练来自生产一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重大科学问题[14]。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和稳定投入机制,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创造有利于开展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潜心致研,把“冷板凳”坐热。
科技人才是科技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促使人才与平台、项目等要素多元对接,广开贤路、广聚英才,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梯次培养体系。推广首席科学家、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制度。聚焦重点学科领域,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高度重视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建设,促进科研人员协作创新[15]。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后备人才和基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经费支持力度。着力建立和完善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奖励力度,使一批有真才实学、成就突出的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全面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考核奖励机制。
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及服务。加大引才引智的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提高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资助经费、安家费、生活补贴等。健全外国专家服务常态联系机制和寻访制度,提高国际化引才水平,设立海外人才寻访资金,构建常态化的人才联络网。搭建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大力推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建设,推动海外人才创新成果产业化。建设一批引智引才示范基地,加大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培育力度,集聚一批高层次外国人才和团队。
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政策。营造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人才流动政策环境,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信息化水平。建设人才简历和专家人才库,提供全球各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信息查询、专家匹配、人才对比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人才引进、人才评估、专家评审、数据统计、趋势研究、科技合作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与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和中东欧国家及国家主要战略经济区域的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利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集聚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结合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加强科技人文交流合作。
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向纵深发展,构建平等互利的合作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计划开放、技术和人才引进、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强开放条件下创新的制度安排,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互动。有效突破内部和外部双重制度性障碍。找准与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契合点,拓展产学研机构的国际发展空间,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和科技园区合作,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技术双向转移,进一步获取全球技术进步红利,不断提高全球创新资源在中国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