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申友 凌珍珍(浙江:台州市临海小学台州市大洋小学)
如何引导一群对课堂秩序懵懂的一二年级学生学会聚焦问题、有序探索、认真研讨?课堂上吵、乱、不听指挥、喊不停、答非所问成了常态,归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大因素。
1.主观因素(1~2年级处于“前运算阶段”)(1)语言迅猛发展,但以自我为中心,不站在他人的角度与立场考虑问题,易霸占和抢夺实验器材;(2)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但缺乏逻辑性,易被现象所左右,易抢答和答非所问。2.客观因素(1)周课时少,课堂常规不能及时巩固;(2)“新奇”的探究材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3)老师语言成人化,学生听不懂;(4)老师语言平淡化,学生听觉疲劳;(5)课堂组织无趣又无序,学生觉得无聊;(6)课堂评价空泛缺乏激励性,学生觉得无所谓。
在一二年级的科学课堂管理中,用“摆脸”的手段并不能唤醒学生的规则意识,更多的是你凶没人理。若任凭学生身心“游离”,则探究盲目又无序。我认为,有必要在常态课堂中,实施简单易行的课堂管理,引导学生有序思维、有序行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优化教师语言、优化探究材料、优化课堂组织三方面进行剖析。
生动活泼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能搭建学生思维的阶梯;抑扬顿挫的语言能避免学生听觉疲劳。如何优化老师的课堂语言来保障教学有序、有质地进行呢?
现象点击:相比语数“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小嘴巴闭闭好”的课堂要求,科学课的要求更多、更难。既要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的想法,又要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既要“捣鼓”各种实验材料,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索”出新发现。如何引导他们记住并养成这些“烦琐”的习惯?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学生显然记不住,更做不到!
案例对比:以《课堂常规》为例。
A 教学:“发言先举手,别人发言要倾听;组长拿、放实验材料;实验结束,整理好材料与桌椅……记住了吗?”
B 教学:“前几节课,老师感觉有些乱,你们觉得呢?我从别的学校借了6 个法宝——课堂常规。你觉得哪里需要增加或修改吗?”适时追问:“为什么要整理材料?怎样才算整理好?”
A 教学为指令式,学生会爽快地齐答“记住了”,但讲到后面,他们早已忘了前几条的内容。最后只记得老师讲了很多,却想不起具体的内容,学生对课堂常规的理解和记忆是混乱的。
B 教学老师借助一句“需要增加或修改吗?”看似征求意见,实则“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辨。在生生互辩中,学生深入理解了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如,上课要倾听,因为不听同伴讲,就不知道别人说的与自己想的是否一样,更不能在别人说错后纠正……
与学生协商后的课堂常规,是他们逐条理解入脑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配合得更好、更细致。
现象点击:来上课的学生,不是空白来、塞满走的,而是带着“顽固”的元认知来的,尤其一二年级的学生,潜意识里执着地认为元认知都是正确的,且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一切与他的元认知不相符的地方,都可能会让他生疑。所以老师要巧用言语步步引出学生的疑问。
案例对比:以《磁铁的两极》中“磁铁中间是否有磁性”为例。
学生的元认知认定“磁铁两极及附近才有磁力,中间及附近是没有磁力的”。老师借助铁粉引导学生发现磁铁中间及附近吸引了少量铁粉,是有微弱磁力的,仍有部分学生坚持认定这是意外,是磁极处不小心“掉落”的铁粉粘在上面而已。
A 教学:“这不是掉落的磁粉,就是被微弱的磁力吸引的!课后继续研究。”
B 教学:“既然你认为两端磁力大,中间及附近没磁力,那么两端靠里1cm 处有磁力吗?2cm处呢?3cm处呢?”
A 教学强调记住结果,一句“课后继续研究”浇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不求甚解、不重视证据的习惯,以后的科学课容易心不在焉。
B 教学强调布疑,引起学生新旧认知“冲突”、新旧思维“打架”,在解疑中自我说服。学生一心扑在解惑上,又怎么会发呆呢?
现象点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参加培训,喜欢培训者风趣幽默,喜欢培训内容既能听得懂又高于自己的认知。学生更是如此,听得懂、听得有趣,才愿意按你的规则“玩”下去。
案例对比:以《起点与终点》中“如何更公平比赛”为例。
A 教学:“实验中注意:(1)如果跳翻、跳弯了,标记离起点最近的地方;(2)如果跳出纸带外,不移动青蛙,再标出纸带上相应的位置;(3)跳三次,取最远的一次为最终成绩。”
B 教学:“你们来当裁判,为青蛙王国选取跳远冠军,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A 教学语言多而枯燥,学生记不住,探究时因为青蛙太好玩,完全忘了公平比赛,一心只想赢,不限次数地跳,总觉得下一次会跳得更远。在阵阵尖叫和叹息中,教室陷入了混乱。
B 教学青蛙拟人化、语言情境化,“裁判们”会更慎重地对待每一次起跳、更准确地标记起点和终点。趣味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
学生是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进行思考、探究的,老师如果语序混乱,就会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思维混乱,然后按自己的习惯出牌,玩个够。
如,《校园里的植物》一课,需要去室外观察植物。如果上课伊始,老师就说:“我们要去操场观察植物……”肯定话音未落,学生就会一窝蜂似的涌出教室,一路窜着,喊着“这有一株,那有一株”。因为观察目标不明确,1 分钟就完成了对一株植物的观察,然后开始撒欢儿。这时候老师再引导有序观察,学生听不见,也没心思听,更没心思画。
如果先在教室内出示一棵树的图片,启发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有序观察。接着出示校园平面图,介绍每个小组的观察点。学生会清楚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什么事情。有事可做,知道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无聊的吵闹。
好的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开始,但好不单指材料的结构性好,也指材料的质量好。教师需要做“下水”实验,去辨别材料的质量,去寻找更合适的材料,否则材料会成为混乱的导火索。
比如,《磁铁的两极》一课,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引回形针,根据吸引的最短距离,判别磁力的大小。据了解,市场上的磁铁有三种:一种仅仅两端有磁性,因为中间是塑料;一种磁力很小,磁铁中间及其附近无法吸引回形针;还有一种磁铁,能满足实验要求,但是成本较高。如果恰巧是用前两种“不合格”的磁铁让学生探究,就根本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老师若不知道其中的“内幕”,以为是学生操作失误,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一再重复实验,学生在无解与不明中会陷入游离状态。
争夺实验器材是一二年级科学课堂的“家常便饭”,毕竟科学材料“好玩”,外加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如果一节课出现两次以上抢夺器材的情况,其他组就会竞相模仿。“我先抢到我先玩”,课堂容易陷入打小报告的混乱中。在材料数量足够时,如果需要合作,为何不两人一组?如果不是非合作不可,为何不人手一份材料?科学课强调做中学,有事做才有心学,充足的材料,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动手需求,也更方便探究。
玩起来,停不下,停下来,偷着玩,是一二年级科学课堂的常态。因为材料在学生眼中就是好玩的玩具!材料是探究的工具,不能让工具过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探究效果。
1.划分活动区与研讨区
如果班级人数少,在30 人左右,可以模仿设置活动区、研讨区。活动区设置在研讨区的后面,背对着学生,避免在聚焦和研讨时,材料在学生眼前“晃”,影响学生的思考,也有效避免了领取、放回材料时的混乱。
2.隐藏或回收材料
如果班级人数众多,可以将材料与学生隔离。给每组准备不透明、带盖的材料盒,在每次探究结束时,要求将材料放回材料盒,并盖上盒盖,实现“眼不见为净”的目的;如果有多次材料的领取,则必须适时回收,用前一次的材料来换取下一次的材料,避免学生沉浸在“玩具”海洋里“自嗨”,也避免因恋恋不舍上一个探究材料而偷玩。
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弱,老师在讲解和演示实验步骤时,无法展示细节。老师讲得累,学生听着乏。而微视频可以将实验细点与难点放大,学生会像看动画片一样全神贯注,大大降低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如,在“测试反应快慢”实验中,握手的方式和位置、不合格放尺子的方式都在视频中可视化呈现。
我曾尝试过以贴星、敲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表现,但发现探究过程会因此被频繁中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没有得到提升与巩固。很多学生言听计从,只是为了得到印章,“顽固分子”敲完印章几分钟后就故态复萌,整体课堂纪律并未得到提高。同时,由于“褒”“贬”词过于笼统,只用“好”与“不够好”来评价学生的言行,学生根本没有明白科学课的好与不好与其他科目有什么区别。
摸索中,我引入科学花(见下图),将每节课的评语固定且具体到倾听、观察、交流、合作、记录、整理这六大板块,等学生这六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后,再引入“你描述得很准确”“你乐于分享,想法很有创意”等评语。循序渐进地开展具体化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新词”。
凡事没有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二年级的科学教师,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明白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尝试理解学生的思维,接受学生的行为,不厌其烦地尝试进入他们的语言和行为系统,允许他们慢慢改,尽力学,逐步养成科学学习的习惯。一二年级的科学课堂管理急不得,也停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