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走基层”公益活动20年

2022-11-19 07:47张利远陈建荣朱保锋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急诊科南通

文/张利远 陈建荣 朱保锋

在医改“强基层、保基本”方针向纵深推进的时刻,“强基层急救”已在南通落地生根。

2002年11月,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在常州联合召开“江苏省急诊工作会议”。会议首先对江苏省急诊工作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存在急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薄弱,导致急救质量方面存在问题,患方不满意,由此医疗纠纷频发。尤其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思维、理念等方面知之甚少。

受到会议启发,想到医师责任后,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于2003年3月着手推进区域城乡急救医疗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启动了“急救走基层”活动。

转眼间,该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20个年头,坚持每月一期(每年10~11期),深入到基层医院(县级及中心镇医院)办班,连续办班212期,有5万多人次接受了培训。除了本地区县乡村医务人员外,还有镇江、苏州、常州、南京、盐城、扬州及浙江、上海、广西、江西、陕西等地基层医院代表加入本项目中。该活动不仅是提高农村基层医院急救水平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思维,更是落实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改革“强基层、保基本”方针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新举措。

212期

从2003年开始,活动持续20年,深入基层办班212期,5万多人次接受培训。

特色与荣誉

“急救走基层”志愿服务项目宗旨是贯彻落实中央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其特色概况为“655”,即“六个结合、五个要素、五个特性”。

医院首先确立了“六个结合”办班原则:普及与提高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结合;正确处理与常见错误防范结合;专家讲课与基层医师共同讨论结合;床边教学与疑难病例分析相结合;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五个要素”中,一是有一支精悍的师资队伍,担任教学工作均为主任级职称人员,他们不仅教学态度认真,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能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每期的教学都能给基层医师有很大收获。二是培训内容简明、实用,重点以“三基”(急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三是培训方式多样、新颖,既有理论授课和技能操作训练,又有答疑互动和病例讨论(设奖)等形式。四是深入基层医院(县级及中心镇医院)办班,方便基层人员就地就近学习。五是免费学习,针对基层医院经济状况,为不增加各基层医院经济负担,凡是参加学习的医护人员均不需要交纳资料费及学费等,并提供了工作午餐。

“五个特性”中,一是前瞻性,2013年5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走基层’活动通知”,而该项目在2003年3月就已启动。二是创新性,该项目形式是落实医疗卫生改革“强基层、保基本”新创举,成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医改”硕果,为国内首创。三是先进性,该项目是推进区域城乡急救医疗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建设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先进性举措。四是独特性,不同于多数由企业赞助的培训班,该项目纯属义务教学,深入基层医院办班,受众面广,提高了基层医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危重症患者急救成功率。五是公益性,培训人员以急诊科为主体,相关专科积极参与,针对急诊科工作繁忙的特点,项目全部利用星期天时间完成,志愿参加,没有酬劳。

“急救走基层”项目,得到江苏省各级卫生健康委的肯定,于2011年8月2日在江苏省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题介绍,受到高度评价。2012年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重点介绍了该项目,并分别在全国急诊第17次、21次学术年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特派专家来到南通现场考察项目,授予“基层急救教育示范基地”,同时授予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项目负责人张利远教授“基层急救教育突出贡献奖”。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陈建荣应邀赴京,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作了题为《首创基层急救体系》的报告。

对基层医师急救技能培训-“心肺复苏”。

成效与展望

“急救走基层”项目20年来,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急救服务,总的来说,达到了“一规范、五提高”的效果。

“一规范”是指急诊“二十四类疾病”诊疗流程规范。“五提高”一是提高了基层医疗单位“急性出血、急性疼痛、中毒、中暑、溺水、电击伤、急性心衰、急性呼衰、多发伤、脑卒中”的“十类急诊”评估和急救水平。二是提高了基层医院“六大重点病种”和“两伤、两衰、两梗”(心梗、脑梗、心衰、呼衰、多发伤、颅脑伤)管理及处置能力。三是提高了基层医院中猝死、休克、脑卒中、心肌梗死、创伤“五大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四是提高了基层医院“11项急救操作技能”和“16项医技检查分析能力”。五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基层医院已连续5年无急诊引发医疗事故)。

调查显示,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参加学习及培训后,可第一时间规范有效地处置各类急症,初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使患者有机会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抢救。目前,南通市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7%以上,急诊医疗纠纷明显减少。2018年后,南通市急诊医疗零纠纷,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

“急救走基层”项目是急救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需要,也是医学继续教育急救知识得到巩固和更新的需要。因此,“急救走基层”项目不应停歇,而要继续将本项目更持久、更扎实地开展,同时,加大对本项目的宣传。

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完善“急救走基层”项目。首先,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和推广“急救走基层”项目的经验,使各地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可以积极响应,并参与到“急救走基层”中,努力提高各地基层医院急诊急救水平。

其次,继续办好“急诊医学网站”(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网站已开办11年),将此网站办成传播急救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的阵地,同时将本项目的做法、成果、经验在网站相关栏目中展示,供兄弟医院借鉴。

再次,搭建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更好服务于急危重症患者,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强基层、保基本”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使“急救走基层”项目更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急救走基层”项目不仅是国内首创,也是南通市在深化医改中结出的硕果。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努力将其打造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品牌”“强基层急救的品牌”“医学继续教育的品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急诊科南通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非遗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