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背景下坝上地区农业景观生境保护与管理的途径

2022-11-19 23:52汪雅璐武颖
现代园艺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粉生境景观

汪雅璐,武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农业景观生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及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农业景观由多样化的生境斑块组成,包括农田、果园、草地、林地、防护林、农田边界等,根据其覆盖类型的差异,可分为自然或半自然生境和人为管理的作物生境。农业景观生境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挖掘生产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2022 年冬奥会举办为张家口地区带来机遇与挑战,崇礼区作为冬奥会的重要赛区所在地,其所处的张家口坝上地区将面临冬奥会带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张家口作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功能定位,张家口坝上地区的生态建设已成为重要内容。但由于该区域处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保护该地区的景观生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农牧交错带中,农业景观生境的保护研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与整个区域的景观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1 冬奥背景下坝上地区农业景观现状

1.1 坝上地区农业生态状况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畜牧区相连接的生态过渡地带,又称半农半牧区或生态脆弱带,因其在生态和农业经济上的独特性,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产业界面,是我国最大的气候、生态过渡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

坝上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由半干旱向干旱过渡的地区,是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资源涵养区,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空间。其中,张家口崇礼区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年平均降雨量488mm,海拔800~2000m,沿国道构成流域,毗邻坝顶,森林、草原和农田广泛分布。同时,张家口作为首都“两区”,与北京是同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并在生态区中占有特殊区位,对保障首都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渡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地表物质结构脆弱等自然原因,该地区的草原退化,气候干旱,土壤侵蚀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而且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和畜牧业的多种经营方式,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陡坡耕作等问题,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受损,生态基础薄弱,耕地质量普遍偏低,农业生产下降等后果,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2 冬奥背景下坝上地区农业景观生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冬奥会成功申办,人们对崇礼赛区所在的坝上地区关注度提高,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也随之增加,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由于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特殊性,崇礼赛区主要承担室外雪上项目,需建设冬奥会相关比赛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高铁、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等建设也得到空前发展。冬奥会提升了该地区知名度,扩大了冰雪产业和旅游产业规模,依托于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冰雪旅游、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产业大规模发展。奥运项目建设施工及未来建成使用,当地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大量开发者与游客,频繁的人类活动干扰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当地的林地、草地、耕地、水域等生态环境,如地形地貌的改变、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对土地及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景观破碎化程度,对该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为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冬奥会为契机,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空前重视,社会各界加强了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关注与研究,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如完善赛场核心区及周边交通干线绿色景观建设,关停污染企业,升级使用清洁能源,推广节水节能灌溉等。同时,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张家口作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功能定位,也为坝上地区生态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张家口采用退耕还林措施,加强现有林抚育与保护;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开展沙化、退化、盐碱化草地治理,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退耕还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土壤环境等。冬奥会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将为坝上农业景观生境的保护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2 坝上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管理的途径

针对坝上地区农业景观生境的现状特征,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尝试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技术手段、保护和管理模式3 个角度提出农业景观生境保护与管理的途径。

2.1 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最重要指标[2]。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城镇用地的扩大、农业用地的集约化生产、土地利用和种植模式的调整、过量农业化学品使用、农田基础设施过度硬化、水土污染等因素,导致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大量减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锐减,也造成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农田生态服务功能受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维持农业景观多样性,可从以下角度考虑。

2.1.1 调控害虫生物防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预防病虫害,每年农药投放量不断增加,但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由病虫害引发的粮食产量减少并无明显差异,且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还会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负面问题。因此,利用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成为虫害防治和维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害虫生物防治可通过改善景观中的生境组成、改进景观要素的组成及配置状况,达到改善景观尺度上对害虫生物控制功能的目的[3]。营造适宜的农业景观生境,保护和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如植物篱、野花带、草丛带、保护带、草地和石堆等,提高植物多样性,设计有利于害虫防治的景观格局,通过营造害虫天敌适宜的生存环境,吸引和保护害虫天敌,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的最佳效果。通过生境管理控制害虫,不仅可减少农药投入量、减少人工研发成本,还可大幅度降低病虫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和提高农业粮食产量。目前,张家口坝上地区病虫害治理方式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性诱剂诱杀及药剂防治。此外,还可通过改善农业景观生境的方法防治虫害,如利用当地本土植物篱、田埂、农田边界等形成适宜生境,既能安全有效防治虫害,又有利于保护当地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

2.1.2 调控动物传粉服务。传粉服务是人类社会持续存在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之一。许多被子植物需要通过动物传粉进行有性生殖,其中包括人类食用或生产所需的植物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动物传粉[4]。动物传粉服务不仅关系作物产量、食物安全与人类福利,也有助于维持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而当前,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农业景观结构改变、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寄生虫和病害等因素,正在降低传粉动物多样性及传粉服务。因此,通过保护传粉动物的多样性调控动物传粉服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为有效调控动物传粉服务,保护农业景观传粉动物多样性,应制定适宜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及景观管理手段。在局部尺度上,改善农事措施,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行有机种植方式等,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传粉动物的不利影响;在景观尺度上,调整景观结构,如在农田边界、田间边角地等区域,建设植物篱、多花带等适宜的非作物生境,提高本土植物的多样性,维持较高质量生境,为传粉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筑巢生境,作为附近农田作物的本土传粉者种库和避难所,提高本地野生传粉动物的多样性。

2.1.3 改善水土涵养功能。从景观尺度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已成为欧美等国家面源污染治理、提高水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5]。农业景观管理为生态服务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为土地提供涵养、净化水质等作用。

坝上地区以重点治理地区小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坡耕地、生态河道等方面为主,坚持以涵养水源为主线、以生态清洁和扶贫开发为手段、重点治理与特色产业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景观格局,提高水土涵养能力。

2.2 利用3S 技术加大对景观生境监测及保护

3S 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3S 技术提供的平台可观测和分析水文、气候、动物、植物及人类活动等互相作用及发展变化的景观要素。3S 技术作为目前研究景观格局及其过程中最常用的研究手段,能将获得的数据使用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整理和分类,使用GPS 的坐标定位功能可获取精确的景观类型图,计算斑块数目、面积和各种景观指数等,在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景观格局,监测景观生境,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和途径。

通过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综合评价坝上地区农业景观,有助于解决坝上地区现存的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荒放牧、陡坡耕作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坝上地区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态环境基础薄弱、耕地总体质量不高等问题,总体优化坝上地区景观格局。利用GIS 技术通过农业景观生态格局模拟得到坝上地区农牧交错带适宜的景观格局,调整农业景观结构,加强农业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建设,提高生态防护能力。

2.3 优化农业景观保护与管理模式

农业景观不仅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重要作用,在保持乡村景观风貌、维护城乡生态系统和谐、优化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景观的保护与管理正在成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农业景观的保护与管理应发展“政府引导、农户主体、技术支持、产业融合”的保护与管理模式。政府予以正确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制;以农户及农村集体为保护与管理主体,探索多样化的保护与管理模式;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保证科学合理的保护与管理方法;以产业融合为动力方向,发展农业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协同兼顾的保护与管理途径。以此建立优化的农业景观保护与管理模式。

冬奥背景下,张家口坝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无疑给坝上地区的农业景观保护提供了良好契机。坝上地区农业景观保护应着眼于当地农业景观的乡土性、生态性、协调性、多样性,同时,抓住冬奥会带来的冰雪运动、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发展机遇,依托当地优质景观资源,构建以产业融合为手段、以发展旅游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化保护与管理模式[6],促进农业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3 结语

在北京冬奥会为坝上地区带来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当地农业景观生境保护与管理必将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在分析成功申办冬奥会为坝上地区农业景观生境带来的潜在风险和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针对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技术手段、保护和管理模式3 个角度,分别提出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利用3S 技术加大对景观生境监测及保护、优化农业景观保护与管理模式3 方面的途径,为该地区农业景观生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为农业景观综合管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具生态功能的美丽乡村及建设更具生态弹性的农业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传粉生境景观
基于InVEST模型的延安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榕树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野地狂花
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对传粉昆虫采取保护技术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冬季鸟类生境选择研究
浅析2013年冬季拉市海鹤类及大型水禽生境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