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克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西安 710109)
智能交互理念下,景观小品设计对提高视觉效果方面有积极作用。交互设计理念及智能交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优化景观小品的表现形式,提高大众的主动参与率,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将差异化文化融入景观小品的智能交互设计中,可突出景观特色与主题,有助于避免景观的同质化竞争。因此,在景观小品设计过程中,考虑智能交互理念的应用,对提高景观体验感与观赏性有促进作用[1]。
智能交互技术的实际应用包含交互媒体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式交互技术等内容。
1.1.1 交互媒体投影技术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对图像、图案、文本、动画、视频等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化处理,并生成影像。利用悬挂投影设备进行投影,相关参与者可通过系统识别的方式,进行交互活动。
1.1.2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营造三维空间,并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实现感官模拟,达到提高感官体验的目的。利用专用设备,可交互模拟空间环境,丰富参与者的感官体验。
1.1.3 感应式交互技术。可通过智能硬件收集的方式,收集与分析交互信息,并通过不同的信息传输通道,统计与分析交互动作的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交互的综合水平[2]。
智能交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从感知、理解、控制等角度拓展景观小品的交互体验方式[3]。通过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用户的偏好,在预测与分析用户行为的基础上,提高景观空间的体验感。互动性是智能交互景观小品的基本特征,在智能交互技术实际应用中,用户与用户、用户与景观小品之间的信息可实现实时交互,并拓展交互通道,提升用户的多感官体验效果。跨时间性及空间性,在利用智能传感器、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手段的过程中,可重塑时间与空间,提升景观小品的多样化展示效果。智能性是在智能技术的应用下,转化与处理景观信息,对信息反馈与处理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优化用户数据计算、使用偏好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升景观小品的设计效果。
不同的景观小品在不同的环境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对景观创新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园林水景在实际应用中,可改善环境,对调节气候及控制噪声等方面有积极作用。通过园林水景,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观赏性水生动植物景观,并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效果。另一方面,设计景观小品可直接影响园林的形式、风格,在绿地中,可通过创新设计园路,将各个景点连接在一起,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效果。从园桥、园亭、花架等角度进行创新设计,在设计观赏桥的形态基础上,可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园亭设计方面,可从造型设计的角度进行优化,在创造多样化景观的基础上,可通过空间设计与景观设计,提高景观小品的艺术表现效果[4]。
以智能交互理念为依据,不同景观可选择不同的景观小品类型及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展现不同的内涵及文化底蕴。设计智能交互景观小品时,分析景观类型、风格,并确定不同景观元素在景观小品中的设计应用。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小品中的表达方式,在确定景观小品类型后,选择相对较合适的智能交互方式,创新设计景观小品的表达方式、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完成智能交互设计。
在优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通过景观小品优化组景与气氛,提高景观小品在整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效果。色彩、质感是景观小品的双重属性,在优化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提高景观小品的艺术感染力有积极作用。分析景观小品的功能视角下,可优化景观小品的颜色、结构、造型等,对园林环境的创新设计,可起到点睛作用。
在对景观小品进行智能交互性设计的过程中,用户需求与景观小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以用户的景观体验为需求,在创作与优化景观小品的过程中,可从多感官的角度进行交互,而且,在多通道的交互方式下,可拓展景观小品的景观效果。结合场地现状、用户需求,选择相对较合适的智能交互技术,优化景观小品的趣味性、观赏性,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景观体验需求。
智能交互视角下,景观小品设计与应用仍然存在主题特色不明、艺术特性不明显、虚拟交互应用不足等问题,会直接影响景观小品的创新与设计。首先,要重视景观小品的主题特色,如果忽略市场定位及景观的市场需求,会直接影响景观小品的人机交互、景观功能创新。如在劳动公园中,景观小品的设计并没有突出劳动这一主题,体育公园中,忽略景观小品的体育属性,会直接影响景观小品的创新与交互设计等。其次,要重视景观小品艺术特性与价值,在景观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景观小品的功能、颜色、形状等特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如果忽略智能交互技术与景观艺术的融合,会直接影响景观小品的吸引力。在景观设计与创新的过程中,还要综合控制景观小品的功能、属性、颜色、形状、位置,在优化景观小品艺术特色设计与功能的基础上,仍需改进景观小品的交互过程、设计参数,若忽略广大群众对景观小品的观赏需求、体验需求及互动需求,会影响景观小品的整体设计效果。最后,在应用虚拟交互技术时,若忽略智能技术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应用,会影响景观创新及功能设计,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交互技术的应用中,若交互控制不足,会影响景观小品的综合水平。
在景观小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可通过智能交互设计方式,丰富地域特色及文化底蕴,在准确定位景区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可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效果。如在设计音乐小镇的景观小品时,以智能交互的方式,确定音乐文化元素的展现形式,并通过智能交互设计,突出景观小品的主题特色。在确定景观空间功能时,可通过智能交互性设计流程、框架设计,优化景观小品的智能交互,提高景观小品的趣味性及观赏性。在智能交互理念下,景观小品的特色化设计,对丰富建筑风格与提高参与者的主动参与兴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从感官体验、感受方式等角度优化景观小品的艺术特性。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亲子互动喷泉,提高参与者在皮肤、眼睛、耳朵等感官体验,以触摸、观看、听的方式参与。在优化水景小品、铺装小品、景观装置、导视系统的过程中,可通过感应式交互技术、交互媒体投影技术,优化景观小品的交互方式,提升景观小品的景观设计水平。优化景观小品的艺术特性,可从声音控制、触摸控制、运动控制、程序控制等角度,优化景观小品与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方式、感官体验等方面,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水平。在景观小品设计过程中,则要分析景观类型、地域文化,展现多样化的景区特色。如设计互动景观墙,在交互媒体投影技术应用视角下,通过信息程序控制、运动控制等方式,建立多样化的景观小品,提升景观小品的艺术特色。将艺术元素与景观小品的文化特性融合在一起,在优化智能交互过程的基础上,可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与观赏性。
智能交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从景观小品设计的角度,优化交互方式、感官方式、景观作品设计,对提高景观小品的创新设计水平有积极作用。以水景小品为例,可打破传统水景小品的设计思想,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感应式交互技术,融合喷泉与全息投影技术,建立感应踏板,提升景观空间的丰富性、体验性。景墙小品则可利用智能传感器,将游客的声音转换为文字,实现感官的转换,提升景观小品的乐趣及游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智能交互设计中,可通过融入文化元素、音乐元素、乡土元素等方式,丰富园林景观、小镇主体,在景观与建筑融合的基础上,可提升智能交互与景观小品的特色发展水平。在实现智能交互的实践操作中,可将景区定位为智慧景区或特色景区,突出景区的核心特色,在此基础上,优化智能交互设计方式、创作方式、表现形式等,提高景观小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在应用智能交互技术时,要突出景观小品的体验效果,群众可参与互动,通过改造与设计景观小品,影响个人情绪及体验,使景观小品迎合大众的心理、生理需求,提高互动效果。如设计景观小品时,可设计成足球杯的形状,满足热爱足球群众的心理需求,愉悦其心情,提升情感体验效果。在体验式互动与创新的过程中,可通过景观体验的方式,优化交互景观的设计方式,提升智能交互下景观小品的设计效果。在丰富体验的过程中,需要优化景观小品的材质、颜色、功能等,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体验。
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广大群众可参与创作,提升景观小品的设计效果。创作式的景观小品设计,广大群众可结合自身的需求,优化景观小品的功能、艺术效果等。此外,在自主创作设计景观小品时,可突出景观小品设计的趣味性,参与者可掌控景观小品的创作权,还可提高景观小品的吸引力及观赏性,提高景观小品的差异性。不同参与者的设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独特个性,所以,景观小品的创作性互动,与传统景观设施相比,可提高景观小品的交互设计水平,提升景观设施的创作观赏效果。
智能交互视角下,可利用VR 虚拟技术、AI 技术及数据技术,优化景观小品的功能,在划分景观小品的功能时,可从视觉、行为2 个角度进行设计与优化。一方面,在视觉虚拟交互的过程中,参与者可通过视觉及图像的方式,与景观小品之间建立互动关系,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且图像可与视觉相对应,参与者可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另一方面,虚拟交互使参与者可参与到景观小品的虚拟设计与体验中,与景观小品进行互动,根据自身的体验需求,调整景观小品的外形、颜色等,在实现虚拟交互设计与优化的基础上,可提升景观小品的虚拟互动效果。智能交互中的虚拟式互动,则可通过应用虚拟技术,优化虚拟互动过程、景观设计,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水平。
在电子技术、虚拟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下,景观小品可根据用户的体验需求,优化景观小品的功能、形状、颜色等,在多样化调整景观小品的基础上,可利用虚拟技术,控制景观小品的设计,提高用户操作的体验性、趣味性,可提高景观小品的趣味性及体验效果。智能交互是将现代技术融入景观小品设计中,在这一过程中,可结合景观小品的实际应用,优化景观小品的外观、功能,通过功能交互与虚拟交互,使广大群众参与景观小品设计,对提高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效果及体验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
在对景观小品进行交互信息传输与控制时,要结合景观小品的设计过程,改进与优化景观小品的功能,将景观小品的场景信息与功能、形状、颜色等融入景观小品的创新设计中,在实现信息转换与环境处理的基础上,可通过优化景观小品设计,提升景观小品的综合设计与应用效果。在交互信息反馈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还要从景观小品信息交互与信息处理的角度,结合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调整景观小品的多样化,利用虚拟测试数据及信息,及时优化景观小品的能动性、趣味性,满足广大群众对景观小品的差异化需求。
景观小品的智能交互设计,要明确设计流程,并优化智能交互技术的应用、小品体验,对进一步提高智能交互设计效果有积极作用。以吸引游客感官为目的,优化智能交互景观设计、感官体验,对提高景观小品的智能交互设计水平有积极作用。智能交互理念的实际应用中,结合用户需求优化景观小品设计,满足用户的不同体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