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珺
“凯风自南,吹彼棘(jí)心。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劳。”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一位先民,在夏日吹着来自南方的和煦的风时,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吟出了一曲《凯风》。“凯风”,也就是南风,温暖的风。
后来,《凯风》被收录进了《诗》。《诗经·凯风》,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首赞颂母亲的诗歌。
“第一首”,意味着源头,也意味着,后世文人时时以此为传承。
于是,汉代时,有《汉乐府·长歌行》:“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远行的游子啊,眺望故乡,感叹无法回报的母爱,“泣下沾罗缨”。
宋代时,苏东坡为好友的母亲写下《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真正的慈母,是温暖着孩子的情感,也助力着孩子的成长。
元代时,诗人王冕游历而作《墨萱图·其一》:“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作为游子,最放不下的,莫过于倚门等待的母亲吧!
在中国人心中,母爱似南风。而其本质,在于母爱无法抹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