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亚丽
根据材料,正确审题立意来写作,是高中作文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文体来进行写作。这样看来,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就尤为重要了。
写材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紧扣命题材料来提炼观点。但部分高中生在写作的时候,经常出现没有自己的想法,顺着材料信息续写下去的问题,这就很容易发展成扩写。习惯于扩写是因为高中生的思维和审读能力存在差异性。部分学生在分析材料时无法抓住材料的核心概念,导致直接偏题。于是,这部分同学便会把扩写当成救命稻草,至少扩写不会偏题。
另外,在材料作文训练初期,教师也会鼓励学生先进行扩写,以便学生能够顺利理解题意,写出作文。但是,学生在熟悉了扩写以后,很难“弯道超车”创造出自己的想法。于是,扩写这个写作习惯就成了材料作文的固定模式。
写材料作文需要认真地审题。学生要在思考后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深刻领会写作方向,进而形成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论题。论题要深刻、清晰,是在深刻思考后形成的准确判断,而不能是似是而非的笼统阐述。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的材料作文经常出现的审题问题就是:想要表达的观点总是和材料的中心思想“若即若离”,即观点与主题有联系,但是不完整,不能形成一个全面、准确、深刻的论题。在作文中的体现就是对材料断章取义,仅从材料的某一部分入手,以偏概全地进行作文。
偏题并不完全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地研读材料,而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替换”,这在材料作文中经常和“游离主题”混淆。这样的写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在研读材料的时候,找不到关键的语句,从而主观臆断地生成一个论题,接下来就按照这个论题展开,但事实上,材料的核心思想已经被替换掉了。
在材料作文中,尤其是在多段材料作文中,出题者经常会有意地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二元对立”的方向。高中阶段的学生来不及具体分析,就开始盲目地提炼出“二元对立”的关键词来展开论证。但是出题者的意图其实是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材料中关键词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辩证、去分析、去思考,不断地把概念向深度、广度推进。
高中生为了应对写作,通常会读一些范文,收集一些素材。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也是写作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在进行材料作文写作时,学生面对材料,不去认真审题,而是费尽心思地把材料往自己阅读过的范文、收集的素材上去“套”,这就导致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发现所有学生的观点几乎都是一致的,且论证这些观点使用的论据也都是一样的。
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在单一的材料中,一定会有关键性的语句来暗示材料的中心思想。学生抓住这个关键性的语句进行思考、延伸,是最基础,也是最为保险的审题立意方法。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引申。需要引申主题的材料作文常见的是给出一则故事、一段自然现象描写等。这样的材料本身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从这些材料中很可能找不到关键性的语句。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联想,找到与之相类似的社会现象、生活常识、人类行为等,通过联想来确立写作的主题。第三,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以果溯因审题。一件事情的结果、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有其特定的原因,尤其是材料中出现的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材料的结果逆推出其本质原因,这样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材料作文立意。第四,教师要让学生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这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主要运用在社会性材料作文上。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材料越来越多地涉及社会热点。学生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明确是非观念,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1]。
在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逐个分析每则材料,得到每则材料的中心思想,最后综合起来进行概括描述,得到最佳立意。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周密地分析各则材料,全面、准确地找到各则材料立意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每则材料中都出现了同一个关键词,那么这些材料之间的内涵就有着相同之处。学生要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点,这就是最佳的作文立意。这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就是求同分析法。
如果在每则材料中找到的关键语句含义是相对立的,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找到这些材料的分歧点,从分歧点出发去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这是求异分析法。
另外一种情况是,材料中给出的内涵各执一词。这样的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思辨,把提炼出来的内涵综合分析,找到互补的立意。
不管是求同、求异、思辨,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材料的时候,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找出材料中的异同,同时分析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找到可以论证主题的论据。教师要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找到全面的、最佳的立意。这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在写作时更加准确全面。
漫画、图片等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看图,从典型的图片细节出发,审视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再由图片转化成文字材料,提炼主题立意。
在训练漫画类型的材料作文时,教师首先要训练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片中的文字和细节,尤其是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抓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脑海中形成一张思维导图,把合理的细节、不合理的细节进行分析,这样第一层立意就出来了;最后再训练学生整理图中的寓意,找到直指本质的内容,发挥自己的特长。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热点新闻发生。教师要以身作则关注热点,积极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从而得到最佳的立意。
高中作文写作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教师一节课就能讲透彻的。同样,高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也要“变集中为分散”。这里并不是说要把完整的写作教学拆分得七零八落,而是教师要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时刻培养学生对材料理解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点滴的生活素材。
材料作文的题材广泛,选题没有固定的标准,这就更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形成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从一点一滴的习惯着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时俱进。这样学生才能结合材料,找到最贴近的立意。
每个学生看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他们也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因此,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会出现多样化的现象。教师在讲解材料作文的时候,不能统一标准,而是要评价学生的立意是否紧扣主题、是否有深度。对于立意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立意稍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他们采取科学的方法找到更合适的立意,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教辅材料和网络资源中有很多关于审题立意的内容。但是,最能提高学生材料剖析能力的是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无论是什么题材的文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都需要有意识地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剖析。
例如,在进行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时,教师一开始先不用着急解释本篇文章的标题和立意,而是让学生提炼文章每个段落的核心内容。如第一、二段是文章的引子,主要是为了介绍布尔金与伊凡内奇的身份以及二者的关系,然后通过这两人的谈话顺利引出布尔金的同事别利科夫,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第三段进入本文的主题,先从别利科夫的外貌进行叙述,然后让读者对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直观的了解。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本文的主人公就是别利科夫,而本文中的“套子”并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衣冠,更是指思想上的恐惧。本文不止一次提到“装在套子里”这句话。双重含义以及代表性使其成为本文的标题。学生在课文阅读过程中通过分析文章主旨、人物等,能够提高自身剖析材料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在写作中审题立意的能力。
语文阅读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剖析材料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想拓宽学生立意视野,就需要注重案例教学。每篇文章的写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给出材料的基础上,怎样让学生确定文章的立意就是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分析材料时怎样选择合适的审题立意方法。
例如,如果案例给的是医生和护士不顾自身危险勇敢奋战在一线的材料以及武警官兵抗洪材料。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材料立意三步法进行分析,找到核心人物、事件,材料之间的关联,材料表达的情感态度。在上述案例中,材料核心人物和事件为医护人员和疾病、武警官兵和抗洪,这两个事件的联系为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奋斗,而材料表达的情感就是敬佩、赞扬和爱戴。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具有相同情感的材料可以设定以下立意:时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人民利益至上等。
教师的指点无法替代学生自己的实践。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作文写作的任务量,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每个学生的思维视角都不相同,大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的分析和思路是正确的。学生只有在共享大量信息和置换信息后才能明白自己审题立意的缺点和不足,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其他同学审题立意的优点和长处,在揣摩和反思中提高文章写作的敏捷度和灵活性,以及对材料主题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提高学生在审题立意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第一,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作文写作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在进行审题立意训练时,需要结合时代主流的发展,做好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分析。第二,展示审题立意的亮点。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要在保证材料立意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创新。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重难点,也是作文得分的关键点。学生在审题立意的时候,需要挣脱传统作文写作的束缚,同时还要有新的思维观点,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标新立异”。第三,材料作文写作训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分析作文材料,明确自己的写作观点,进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材料作文在目前高考中是语文作文考查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考必考的作文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特点着手,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材料作文现在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趋势。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学生就要有正确的写作方向,准确把握材料的主题思想,并结合日常的积累,科学地解读材料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