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雪艳
长期以来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作文评语是师生之间互相了解、深入交流的有效方式。但不少教师的作文评语忽略了儿童视角,陷入成人的理性挑剔中不能自拔,甚至有些评语还停留在机械、浮泛、指向性不足的低效用层面。这样的评语既抓不住作文的“病根”,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单调、机械、生冷的语言更让学生无所适从,找不到改进的方向。时间一长,学生逐渐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对作文的兴趣也慢慢消减,写作文也就变成了应付差事。
作文是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是表达思想、传达情感的媒介,小学生作文评语必须基于儿童视角,朝着儿童语言有效建构和合理运用的方向努力,并在此过程中锤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
评语的价值在于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学生创造的劳动果实,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引,但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在写评语时,不自觉地站到了评判者的立场上,以“宣判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学生的作文评头论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输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文章作者的感受。在教师的眼中,学生的作文是“浅薄”的,需要通过教师“科学”的评判来对其进行指导和纠正。
客观来说,写作文对小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局限于知识、视野、认知能力等条件,小学生更多是用儿童的眼光“复述”着自己的见闻,直白地表达着内心的感受,配上一些“添油加醋”的夸张想象已属不易,这样写出来的作文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少教师没有考虑这一基本实际,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拔高”的标准来审视学生,把考试中的作文要求奉为日常作文教学的圭臬,揪住“问题”的“小辫子”不放。
不仅如此,很多教师在对学生作文纠错时,常常是“直言不讳”,少有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一些批判意味十足的评语言犹在耳:“叙事散乱”“语言粗糙”“字迹潦草”“错别字太多”等。这些批判性的评语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持续的努力总是得不到回报时,他极有可能会选择放弃。学生普遍不愿意动笔,与他们在教师那里没有或者很少得到肯定和赞扬有很大的关系。
小学生的作文评语必须考虑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要让学生清楚明白、理解透彻。翻开学生的作文本,空泛的评语时常见诸其上。这样的评语确实指出了某方面的问题或者肯定了某方面的价值,但也只是指出优劣,并不具有启发意义。学生领回作文本后大失所望,不知道教师所谓的“好”好在哪里,所谓的“差”又差在哪里,更不知道应该怎样修改。比如,有位教师在作文《丰收》中这样批语:“本文中心明确,写出了丰收的过程,内容详细,语句优美。”为了显示对学生的鼓励,这位教师还在旁边给了一个大大的“优”字。结果作文本发下后,学生草草看过就将其搁置起来,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这样的评语已经司空见惯,虽然满纸赞扬,但激不起内心的涟漪,更谈不上启发。又如,一位教师的评语这样写道:“文章有详有略,但描写不够细致,语言表达不够生动细腻。”学生看着评语搔首踟蹰,不明白教师所指的“描写不够细致,语言表达不够生动细腻”具体是什么,更不知要如何修改。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教师注意,就是对同一主题或同一题材的文章,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有较大的相似性。面对这样的作文,在写评语时,不少教师习惯套用模板。比如,读后感类的文章,教师喜欢写的评语是:“这篇读后感很有见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情感真实,语言流畅”。这种模板化的评语,客观来说并没有错误,但也没有营养价值,可以理解为“说正确的废话”。
作文从本质上说是创作者对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的反应和思考,是作者情感的外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批阅作文不仅要评其文,还要评其人。但现实中,教师只评文不评人的现象十分普遍。随意翻开一篇作文,诸如“文章……”“本文……”等开头的评语比比皆是,只字不提文章的小作者,似乎作文和作者毫不相干。比如,一位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文章记事详尽,有条理,语言表达流畅”;又如,“本文总体上不错,语言表达有很多亮点,景物描写也很传神”。这样的评语看似评价有道,却忽视了创作主体,就文论文,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的作文不论水平优劣,只要不是明显抄袭,胡扯应付,总是费时费力得来的,也算是付出了一番心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劳动过程。只要认真审视学生的文章,我们很快会发现,他们的作文中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真诚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天真烂漫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展现。教师应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尝试欣赏他们的个性,看到某个闪光点就应给予积极的肯定,趁热打铁,以充满欣赏和希冀的评语增强学生勇敢表达的信心。例如,“我要谢谢你,你告诉老师你的小秘密,这是对老师最大的信任。老师也很信任你,并一定给你保密——拉钩吧!一百年不能变。”又如,“你有着极其细致的观察力,从你的字里行间,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类似这样的评语都是首先基于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善意理解,而后积极挖掘其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要以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书面表达情感中使用的语言、方法等,应看到他们的突出成就或个性。”[1]不可否认的是,在儿童世界里,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但这不代表他们是幼稚和错误的,恰恰相反,儿童视角下的文字流露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真性情。加之小学生语言相对贫乏,也谈不上有多少写作技巧,因而其作文中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一旦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和应试的标准去圈点学生的作品,往往就把学生纯真而有个性的思维给删除了,更重要的是把“尊重”和“善意”也给剥夺了。
“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给后来的文学大家茅盾的评语,彼时的茅盾不过十二三岁。今天来看,无论那时的茅盾多么聪颖,这位教师的评语也有些夸大,其目的就是激发少年茅盾的学习自信和热情。这样激情洋溢的赞誉对一个少年来说该是多么大的鼓舞。
因此,教师给学生写评语应该从激励的角度出发,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字里行间的闪光点,一处形象的描写、一个恰当的比拟、一幅干净的卷面等,都可以以充满激励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例如,笔者在学生作文本上常常这样写:“你对生活的感悟很深刻”“你的这个比喻用得很恰当”“你想象的翅膀已经飞得很高了”。又如,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引用诗词歌赋恰当得体,教师在评语中不妨送上一句:“你的作文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恰当的引用为文章增色三分。”也有的学生作文文采斐然,教师不妨留下这样的评语:“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老师忍不住又多看了一遍,坚持写作,或许若干年后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收获成果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强烈意愿,促使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写作。
“启发性是小学作文评语作用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对写作内容和表达技巧的思考上,真正提高写作能力。”[2]对立意偏离的作文,或者文中出现的表意错误、画蛇添足、病句等情况,教师要明确指出并点拨,使用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和改进。如一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篇记叙文,题目叫《我帮妈妈做家务》,文中写道:“今天周末,我帮妈妈做家务。上午我帮妈妈收拾房间、拖地、浇花,下午我和妈妈一块把厨房清理了一遍,累得满头大汗。”教师的评语是:“老师要表扬你,你很勤快,动手能力很强,看来你已经是个小大人了。但是老师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做家务的过程。做家务重在‘做’字,把过程写出来,事情才完整、真实。”这位教师没有直接用“中心不突出”“内容不详实”这样的字眼,而是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指出具体问题。这样,学生看了评语后,马上就可以对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达到纠正提高的目的。
小学生正是爱玩好动的年纪,思维活跃,更愿意在趣味生动的语言中收获知识和成长。适度的幽默可以让学生心领神会,明确自己的不足,也有助于培养师生默契。一句幽默风趣的评语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直击学生柔软的内心,让学生在一笑而过后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一位学生写字潦草,喜欢连笔环绕,教师的评语是:“看懂你的字可真有点费眼睛,龙飞凤舞,九转曲折。”又如,一位学生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教师的评语是:“句号的身材高大魁梧,看着有点吓人,‘一逗到底’的句子差点儿让老师喘不过气来,书名号好像比书名还要长啊。”这样的评语送给那些错用标点、乱点符号的学生,可使其一笑之余再欣然改正。
作文是儿童认知方式、认知能力和言语输出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作文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言语表达能力,试着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感惑用恰当的文辞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是比较独立的,因而也就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性。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写作基础、知识水平、家庭状况及接受能力等,单纯地批改作文,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和作文潜能的挖掘[3]。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写出的文章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小学低年级作文时的大同小异,“小异”也还是存在的。基于此,教师在写评语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差异,因文而异,灵活多变。
如果说课堂作文讲评应注重共性问题,那么,写在作文本上的作文就应该聚焦个性问题。教师应根据学龄学段、能力个性等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意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得。
作文评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求得改进。所以,教师给学生写评语时绝不能为了激励而淡化甚至漠视问题的存在,有问题就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指摘出来,语气上可以稍微委婉一些。如“这个词意思是能讲通的,可是不太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换成某某词是不是好多了?”“这一段太长了,分分段是不是更好?”要尽量避免一些判决书式的评语,如“你的文章还不如以前写得好”“想好了再下笔”“这一句完全是废话”等;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单调生冷、指向不明确的语言,如“用词不当”“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确”等。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语不仅是对学生作文优劣的评价,还是教师作文教学智慧的凝结,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作文评语应该是带着尊重和善意的、富有激励性、具有启发性、凝聚情感性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实现语言的有效建构与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