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生长:儿童教育的学校叙事

2022-11-19 13:46王学金
名师在线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木村群落葫芦

学校生态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成长生态,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应该像一个促进儿童生长的丰满完整的生态群落,这个群落的价值在于它应该是可持续的、相互促进的、具有本体意义的教育设计。群落生长首先是“改良土壤”,即学校的文化创新与文化行动;其次是“群落构筑”,即课程的结构化设计与完善。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神髓,课程是学校文化的身形,基于尊重儿童的“精耕细作”是儿童快乐成长的保证。

群落的生物学含义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提到这个词总让笔者想起日本青森县的木村秋则先生种苹果的故事,以及那道著名的“木村先生的苹果汤”。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木村先生用11年的时间种出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奇迹苹果。所有人都感动于他的“匠人精神”和“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的执念,做教育也需要这样一份信念。

我们更需探讨和关注的是木村先生成功的道路——摒弃农药与化肥,倾力精耕细作、悉心养护到大豆固氮、改良土壤,倾力研究病害、手工捉虫到培养生态、生物制衡,过去虽然辛勤却收效甚微,是治标之法,现在睿智又顺应自然法则,恰为治本之道,这就有一点东方哲学中“顺天应人、天人合一”的意思。

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亦应如此,循道而为——校园就像苹果园,儿童就是那一棵棵苹果树。追寻教育真谛的过程,也是印证这条种植“奇迹苹果”的探索之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的十余年中,我们太多地关注技术层面的改变,关注苹果树“枝和叶”的健康。而近年来,我们才真正逐步转向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果园生态”的修复,转向对儿童发展最本质部分的关注与努力。这个转向的原点和标志就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与愿景目标,它的要旨是关注学生发展应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发展。这是儿童教育发展的目标引领,也是儿童教育改革良好时机。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劳作用功”,才能对“苹果树的生长”起到真正适合、适性的关键作用呢?

首先是“改良土壤”,培植有生命力与行动力的文化。文化虽然无形无色,却切实地影响着学校里的一切,它是晶核,让教育有个性化的主张与气质。文化的延展需要传承与智慧,能根植校本,富于深意,不断发展。我校正在做着这样的工作。

一是提炼生长基因,架构文化系统。“立壹”是我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和学校文化的主旨。它是学校教育的人文传承,是学校文化生长的基因,教育内涵丰富、哲学解读深邃:“壹”代表一个整体,代表学校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代表儿童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壹”代表每个教育元素,代表起始、第一步、第一次……引领教育儿童努力做“NO.1”、做最好的自己;“壹”代表生长的原点、事物的本原,它启示教育者要崇尚自然法则,敬畏儿童生命,关怀儿童生长……“壹”看似简单,但无比丰满,带给教育者无限的启迪。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梳理生成了系统的文化架构。我校的教师文化特质是“幸福的教育智者·从容的教育行者”,期望每位教师都要从容幸福、气度雅致,既要充满智慧、创想无限,又要踏实践行、反躬自省;我校的儿童文化特质是“更自信的儿童·更美好的童年”,这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随后,我们制订了《立壹文化发展纲要》,从基本内涵、理念构架、课程建设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及办学行为的整体设计。

二是丰富理念内涵,孕育文化张力。我们从“壹”的教育指向设计出发,在文化架构与目标设计定案之后,思考如何让文化生动可感,让全体师生能领悟、悦纳。于是,我们从大家熟知的几千条成语和词语中遴选了“知行合一”“一日三省”“一诺千金”等23个体现文化承袭、修身立人的词条,形成“立壹”文化的核心语汇群,作为儿童终身成长的指引,使“立壹”的文化呈现与解读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翔实,进而从文化的概念建构进一步走向行为设计与操作设计。

三是打造物化地标,形成文化濡染。我们在走进校园的醒目位置设计建造了“立壹”主题雕塑,雕塑由23根弧形“1”状立柱组成,形态像刻苦学习的笔尖、乘风破浪的船头、振羽高飞的翅膀、茂密茁壮的森林……充满了对儿童成长的美好寓意,而每根“1”状立柱又对应一个语汇词,与23个“立壹”语汇群对应。同时,我们建造了“立壹主题文化墙”,以体现中华文化发展的不同字体把含有23个“一”的“立壹”语汇群做成石雕墙,让儿童每天都能看得见、感受到,进一步营造了“立壹”文化浓郁的环境,形成了丰富立体的视觉影响与文化濡染。

其次是“构筑群落”,设计真正为了儿童与发展儿童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文化的客观呈现与具体行为,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具象。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威廉F.派纳认为:“课程不再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过程,它已经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个人意义及一个公众希望。”

中国第一部童话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在我校拍摄完成,反响热烈,影响深远。“宝葫芦”已经成了学校教育文化的成长基因与个性标识,寓意着快乐的童年、智慧的宝库、成长的奥秘、无穷的可能。“宝葫芦”更是儿童教育最美好和最形象的寓意与期望,由此有了我们的系列“宝葫芦课程”。

第一系列是“宝葫芦主题课程”。它是以中国葫芦的传统文化教育、民间工艺创作、现代科学认识、生活实践体验为基础的主题性的课程。这个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结构完整,有《诗经》里关于葫芦的诗句文学课,有葫芦纸膜、葫芦实物等绘画创作课,还有葫芦植物学课、音乐欣赏课等。

第二系列是“宝葫芦项目课程”。它是以学校已有的课程传统和特色项目为基础形成的,包含魅力足球课程、珠心算课程、手风琴课程、公民实践课程等。

第三系列是参与度最高、创意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宝葫芦节日课程”。校园节日课程贯穿全年,有每年4月2日在安徒生的诞辰日开幕的“宝葫芦童话节”、与著名作家一起创办的读书节、亲子共诉的心育节、创意无极限的科技节、活力四射的体育节等。

第四系列是“宝葫芦社团课程”。结合学校的资源、围绕学生的需求,我们还开展、开发了丰富多样、以学生体验性和实践性为主的社团课程,如羽毛球、科学实验、童话表演、绘本阅读等,其中包含一定的动态课程、短期课程与个性课程。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保证,丰富合适的课程就像是木村苹果园里的“原始森林”——杂草、昆虫、青蛙、蛇……是儿童成长的“生态群落”,充满着平衡与生机。

再次是“精耕细作”。木村的管理哲学是崇尚自然,从手工捉虫、培养生态到生物制衡。学校的学生管理,也应“把儿童看作儿童”,从儿童的本位出发,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尊严,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崇尚润物细无声的自然管理法则。我们的管理信条是推崇儿童立场,启发儿童自觉。

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指出,“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是更好地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其目的是更好地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学校管理者应站在儿童的角度规划课程、组织活动、开展教学,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感受,理解儿童成长中的每个愿望,把握未来的每个可能,让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生长,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性全能。

最后,关注儿童的个性化学习,运用个性化课程,使用图式前馈性学习单,鼓励儿童自主学习、自由表达、放飞思想。教师要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通过开展“葫芦娃”小卫士等活动,培养自律精神、自觉意识。我们坚信,每个儿童的初心都是向善向美的,从儿童的本心出发,启发引导儿童顺应自然,是儿童成长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文化是教育的神髓,课程是文化的身形,管理是成长的保证,作为教育者,我们早已认识并躬行。但是今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与提升。我们都希望收获“纯净健康”的“苹果”,希望校园里的儿童真正地快乐成长,希望能在校园里生长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群落,静待苹果花开、秋实满枝!

猜你喜欢
木村群落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搬酒工木村翔:这棵“杂草”打败邹市明,卫冕金腰带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考题分析
宝葫芦
画葫芦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