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红
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提升参与积极性,促进幼儿知识、情感的学习,能够寓教于乐,让幼儿从游戏互动中学习与同伴交流沟通,提升社交能力与社交行为,提升幼儿自主交流沟通、探索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游戏活动的乐趣,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而快乐。那么,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培养过程中,应该如何应用游戏教学手段呢?
在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并结合幼儿培养目标细化社会性发展培养阶段性目标,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计划以及落实。以小班幼儿为例,刚步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在社会性交流沟通能力方面明显不足:一方面,幼儿缺乏集体生活经验,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还不能够掌握分寸;另一方面,幼儿面对陌生的事物、人,表现出天生的抗拒以及胆怯,这也使得幼儿交流沟通不顺畅。
对此,老师可以组织适宜的游戏活动来让幼儿熟悉周边环境、人物,打开心扉,从而为社会性发展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比如说,老师明确小班幼儿首月的社会性发展培养目标:1.学会自我介绍;2.找朋友,相互了解。那么,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动物大会》扮演游戏。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装扮成动物,带领幼儿到户外草地,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扮演的动物是什么,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扮演的动物特征、爱好等。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告知同伴为何扮演该动物。可爱的动物是幼儿普遍喜欢的事物,以角色身份的交流可以让幼儿放下害羞和胆怯,以动物面貌积极参与、大胆交流,最后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会介绍自己以及扮演的目的,结合动物的喜好找到好朋友,并积极交流沟通。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能够踏出社会交往的第一步,从自我介绍开始,让别人了解自己。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老师应该做好每个阶段的教学规划,结合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游戏,让幼儿能够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学习不同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逐步提升社会性发展,为日后步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游戏活动是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也是打造快乐课堂的重要途径。传统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活动中,老师会讲授社会性发展小知识、小诀窍,告知幼儿社会交往中的注意事项,但这样的教学课堂很难吸引幼儿。单一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而游戏教学活动,轻松愉快,让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转变学习状态,从被动学习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一分子,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实施[1]。
比如说,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校园环境会感到失落,在活动中表现消极,还有部分幼儿出现哭闹的现象。如果这时候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一味强调“幼儿要适应新的集体环境”等,幼儿根本听不进去,反而产生更大的反抗行为,还会因为一个幼儿的负面情绪影响整个班级,导致多个幼儿出现大哭大闹,想要回家的场面。
此时,老师可以转变教学思维,利用游戏活动“提线木偶在说什么”,让幼儿利用自己手中的提线木偶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老师用自己的木偶来耐心引导。
幼儿A:“我想妈妈了,想回家了。”
老师:“我们来到幼儿园是为了学习本领,等放学了,就可以见到妈妈啦,还可以告诉妈妈我们今天学习了新本领哦。”
幼儿A:“那我很想妈妈,怎么办?”
老师:“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发三张电话卡,想妈妈的话可以带着电话卡打电话给妈妈,你会打电话吗?哪个小朋友会打电话,打电话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
……
老师:“打电话的时候,我们要先打招呼,说你好,然后介绍自己,说下自己想找谁,说清楚事情,小朋友们可以互相打电话试试看哦。”
通过这样的游戏化活动,既可以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忘记刚刚的失落,又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如何打电话,如何与同伴交流,能够让课堂热闹起来。相较于传统课堂,游戏化课堂中幼儿的参与度更高,更加积极主动,能够全面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交往过程中,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相当重要,在游戏活动中,老师也要做到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当幼儿表现出挫败、失落时,及时给予帮助、安慰、鼓励;当幼儿表现优秀时,及时给予赞扬,逐步培养幼儿交流沟通、社会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幼儿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幼儿本身处于学习的认知阶段,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呵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多鼓励、多表扬可以树立幼儿自信,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以及活动参与度。
比如说,老师可以组织运动游戏,以足球游戏为契机,引导幼儿游戏合作、交流沟通。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足球游戏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也能够激发幼儿的交流沟通,提升游戏中幼儿之间的配合。在游戏过程中,有幼儿参与度不高,与同伴交流较少,老师应该多鼓励,并赞扬交流较多的幼儿,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多学习,多交流,从而激发整个团队的交流沟通能力。
在游戏活动后,老师可以发现幼儿从开始的羞涩交流,到后期的主动、积极沟通。老师应该在游戏活动后及时总结,鼓励幼儿在后续的游戏活动中保留表现,不断提升。鼓励积极交流沟通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共同成长,让幼儿明白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踢出好球。
幼儿像一颗等待成长的种子,耐心和爱心像是水,可以提供成长的养分,鼓励、表扬像是阳光,是成长的动力与希望。在游戏活动中,老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时间,同时也要守候在幼儿身边,以及时的鼓励、帮助、赞扬正面引导幼儿,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对于幼儿而言,社会生活、学习经验较少,对于社会行为、社会情感的理解还不成熟。很多幼儿由于家庭的溺爱,在与人交流、交往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别人的情感,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导致很多幼儿社会交流沟通、社会行为发展障碍的主要原因。作为幼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幼儿性格、成长背景等,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去了解、体会情感,从而激发幼儿情感共鸣,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
以劳动游戏活动为例,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动手游戏,让幼儿体会劳动过程,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引导幼儿学会尊重身边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如幼儿园里工作的清洁工、保安、阿姨。老师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的契机,组织一次“我来帮你值日”的角色体验游戏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去到校园清洁处,让幼儿了解清洁工的每日工作,并帮助清洁工值日,一起去校园的每个角落捡起垃圾,一起去更换垃圾袋,做好垃圾分类,一起扫一扫教学楼等。通过游戏体验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清洁工的一天,了解劳动的不易,引导幼儿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学会尊重清洁工,在园内要积极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同时,老师要鼓励幼儿爱护环境,爱护校园,保持清洁教室、清洁校园。这样的社会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了解清洁工的情感,从而让幼儿获得更多情感体验,能够让幼儿关注到身边的人、事,并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幼儿阶段是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幼儿多去接触正面的、积极的社会情感,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的情感体验更加快乐、更加自然。老师巧妙应用游戏活动积极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社会情感,对于未来幼儿的成长、学习都有着积极帮助与影响。老师还可以组织不同的社会实践游戏活动,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社会情感。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幼师通过多种游戏活动组织、多元化游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体验中、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起来,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幼儿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交往等,为幼儿未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