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广西三江农民画资料英译研究

2022-11-19 11:26陆昱沙管颖玭
现代英语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农民画三江侗族

陆昱沙 管颖玭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一、引言

三江农民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艺术上,三江农民画吸取了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因素,在造型、色彩上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和民族审美特色。在题材上,农民画呈现的是侗族人民的民族习俗和日常生活。本研究尝试从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翻译广西三江农民画相关资料,以填补此领域的空白;同时探讨文化翻译观在解决文化翻译问题中的可行性,为翻译工作者面临的常见的文化翻译问题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文化翻译观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文化学派异军突起,给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方法或者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种理论和方法上的转变,这种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获得了认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最初是由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于1990在合著的《翻译、历史和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中提出。作为翻译研究中文化方法的重要代表,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对翻译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从语言到文化的转换研究,从而提高翻译文本的文学性。这种研究方法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从而促进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全面发展[1]。

文化翻译通过文化差异来探讨翻译问题。事实上,翻译研究不仅是基于语言问题,也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语境[2]。文化翻译是在尊重和显示文化差异的同时进行翻译的实践。这种翻译解决了部分与文化相关的问题,如方言、习语或食物。翻译不仅仅是替换词汇和句子,从习语和隐喻的翻译可以看出,这一过程可能包括去掉原语语篇中的基本语言成分,从而达到原语和译语语篇之间的“功能对等”的目的[3]。习语的翻译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意义和翻译的问题,因为习语和双关语一样,都是文化的范畴。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建构模式,是文化建构的手段[4]。翻译不仅涉及词汇和语法要素在两种语言之间的替换,还需要传达文本的文化背景。她认为翻译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了满足读者的期望而对原文进行改写的一种方式。改写是一种操纵手段,用来引入新的流派和新的文化概念。文化翻译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既要体现文本的文化差异,又要尊重原文化。在此基础上,文化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语言系统,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充分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意义。文化翻译是在尊重和显示文化差异的同时进行翻译的实践。文化翻译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既要体现文本的文化差异,又要尊重原文化[5]。

文化翻译观在指导文化负载意义较重的文本时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相关宣传资料蕴含丰富的文化特征,本研究将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探究民俗文化负载词翻译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

三、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介绍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因流经境域的榕江、浔江和融江而得名。三江农民画题材鲜明、人物造型多变、色彩或纯朴或鲜艳,地域性与民族性和谐统一,造就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和特色。2012年,三江农民画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江农民画反映了侗族人民的乡村生活,融汇了侗家人乡土情怀,描绘了民族团结。这种民间美术的雏形,最初是具有绘画天赋的三江侗民,借鉴了本地风雨桥、鼓楼的民间彩绘及侗族传统刺绣、剪纸等姊妹艺术,在农闲时折木为笔,用锅墨、蓝靛等做颜料,把自己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原始浪漫的审美情趣戏画在墙壁、纸张或侗布上,美化生活,自娱自乐。最近几年,三江农民画迎来了鼎盛发展的新时期,选题及内容更加反映时代特色,渐渐成为三江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并因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民间文化内涵,成为价格不菲的艺术收藏品。

2019年,独峒镇侗族农民画产值达500多万元,侗族农民画家群体每月人均绘画收入达到3000元,成为侗乡农民致富增收的示范点。创作侗族农民画不仅是脱贫的突破口,还能够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目前,国内对侗族农民画的外宣翻译研究较少,在知网,以“侗族农民画”“外宣”“翻译”“英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相关文献寥寥无几。本研究尝试从文化翻译观视角对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的相关材料进行翻译,以促进侗族农民画的对外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带动农民画的外销和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同时也尝试探讨文化翻译观在解决文化翻译问题中的有效性。

四、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翻译策略探析

例1:“在农闲时折木为笔,用锅墨、蓝靛等做颜料,把自己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原始浪漫的审美情趣戏画在墙壁、纸张或侗布上,美化生活,自娱自乐。”

译文:In the idle time of doing agricultural activities,they fold the a wooden branch as a brush and use colly and indigo as pigments,painting the patterns of real life condition and original and romantic aesthetic interest on the walls,papers and Dong clothes,which make life better as well as entertain themselves.

分析:文化翻译并不是对内容进行简单的译码,而是需要通过对翻译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将民族文化带入译文中[6]。因此,为了保留民族文化,本段采用直译、音译结合的翻译方式。侗布作为侗族人民地方特色文化产物,具有文化代表性,遂可将“侗布”音译为“Dong cloth”。原文中“把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戏画在墙壁、纸张或侗布上”为抽象描写,在译文中需要把抽象变具体,添加名词“pattern”使句子结构完整,更符合英文成句习惯,易于读者理解。这种直译、音译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原有的样貌,风格一致,使读者直观了解中国民族特色,有利于中国文化传播。

例2:该画种传统民族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蕴相融合,传承着侗族的历史文化脉搏,独秀于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之林,成为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当代侗家人的清明上河图。

译文:It combines traditional nation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modern aesthetic implications which pass on the soul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e of the Dong people and is a unique work among Chinese folk art,becoming a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of contemporary Dong people hidden in the depths of the mountain.

分析:《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此处用造诣较高的艺术技巧作品来形容侗画的价值魅力,可谓赞誉极高,肯定了侗画在我国不可或缺的价值地位。译者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将“文化脉搏”意译为“soul”,脉搏形容生命,用soul体现了侗画在历史源流中的核心地位。译文使用从句与伴随状语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保证了译文的忠实与通顺,主次分明,也能突出中心,抓住重点,从成分上直观了解中国文化意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文化翻译观的原则。

例3: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在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每逢节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

译文:The Drum tower,built in the shape of fir trees,is high building in the Dong village and is named for placing the drum upstairs.It is a hall for the Dong people to gather by beating the drum and have a discussion when something major happens.And it is usually a place for villagers'social entertainment and festival parties.During festivals,all the people in Dong Village gather in front of the Drum Tower to“Caigetang Activity”(folk songs and dances in memory of the ancient heroine of Shasui)or watch the Dong opera.

分析:“鼓楼”是因在楼上放鼓而得名,所以在翻译时运用直译,译为“drum tower”。文中“踩歌堂”一词为侗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是这个活动的特有的名称,故音译为“Caigetang”,保留了这一文化的原型,但这并不能使读者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因此,增译了“activity”一次来解释其功能与用途。最后,还对这个词进行加注,详细地向读者解释这个词的含义。结合音译,增译以及加注的方式,让原文能够最大范围内保持其样貌,满足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好奇与期待,进而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例4:鼓楼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被文人誉为“秉凉亭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

译文:Drum tower with delicate structure,nice shape and elegant style,hailed by literati that it takes tranquility of pavilion,while holding wonders of pagoda.

分析:在民俗节日活动文化翻译中,译者一方面要考虑民俗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另一方面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及译文的可读性[7]。“秉凉亭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意为鼓楼既像凉亭能带来宁静清幽之感又似宝塔带来震撼感。原文对仗工整,省略主语,具有中文独特的行文特点。译文将省略主语提出来,结构更加紧密,前后因果联系更加明显,符合英文行文风格。“典雅端庄”意为“庄重而优美,高雅但不粗俗”。原文中主要是指鼓楼的建筑风格,译文强调典雅,对这句话进行意译为“elegant style”与前文“delicate structure,nice shape”结构一致,使译文更加具有可读性。

例5:正月砍柴堆放,二月翻地拓荒,三月浸种下秧,四月耙练田塘,五月耨牛催膘,六月种棉薅苗,七月修割田坎,八月铲油茶山,九月铡禾上晾,十月放禾归仓,冬月修补田塘,腊月齐家欢畅。

译文:The first lunar month to cut firewood and pile them up,the second month to reclaim wasteland and open up virgin soil,the third month to dip seeds and plant the seedlings,the forth mouth to rake daeml yav(wet farmland in which both rice and fish are farming),the fifth month to fatten farm cattle,the sixth month to plant cotton and pull up excessive seedlings,the seventh month to mow ridge,the eighth month to shovel sasanqua mountain,the ninth month to reap and dry ear of rice,the tenth month to put the dried spike of rice to the warehouse,the winter month to repair daeml yav,the waxing month to have happy family reunion.

分析:侗族先民运用自己的才智,依照农历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一年四季农作活动安排。译文并没有直译月份,便于读者将其与公历月份区分开来,使译文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原义。耙练,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田塘”与侗族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有田则有塘。田在村外,是种稻养鱼的基地;塘在寨内或村边,是屯鱼、储种(鱼种)的场所。田塘在侗语中写作daeml yav,对不懂侗语的读者来说难以理解,为了准确表达保留侗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又便于读者理解,译文通过加注的方式对其进行注释。

例6:农民画家继承和发扬了民间艺术传统,吸收了木板壁画、服饰刺纸、织锦等传统美术的用色、构图手法借鉴了一些专业美术的技法做出色彩明快鲜艳、对比强烈、构图饱满、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形式。

译文:Farmer painters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 of folk art,absorbing the color and composition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art such as murals on board,drawings before embroidery and brocading.Farmer painters learn from the techniques of some professional art to make art forms with bright and vivid colors,strong contrast,full composition and decorative.

分析:“木板壁画”是指在木板上画的壁画,“服饰刺纸”即刺绣前描画的图样。在翻译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需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分别译为:“mural on board”和“drawings before embroidery”。这样既可以保留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也可以达到宣传特色文化的目的。译者采取分译和语序调整的翻译方法,使译文逻辑更加清晰,第二句将表达重点“art forms”提前,符合英文行文特点,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7:当仪式表演结束后就是适合大众的“抢花炮”活动了,作为花炮节上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它有着特定的民俗意义,头炮寓意福禄寿喜;二炮寓意升官发财;三炮则是人丁兴旺。

译文:After the end of the ceremony performance,suitable for the public“Fire cracker ball”activities began.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lk activities in the Fire cracker Festival,it has a special folk significance.The first cracker symbolizes longevity,happiness and prosperity;The second cracker symbolizes promotion and wealth;The third cracker is symbolizes has a flourishing population.

分析:“抢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活动,不能够选择直译,而应根据其特色进行意译,译为“Fire cracker ball”。“福禄寿喜”则是传统的祝福语,一般用于表达对人的祝福,寓意健康长寿和吉祥如意。在翻译时则是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目的是把其中的含义显性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其中深深的祝福,同时也能体现我们语言文化的深厚。

例8: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三江侗族农民画的重要题材,如月也、芦笙踩堂、讲款、多耶等民间民俗活动,在春节还特有婚姻习俗如“偷亲”和“送新娘回门”。

译文:In addition,there are many customs in Sanjiang and they are the crucial parts of the Sanjiang Dong Minority's Painting.Such as the Yueye,ye means the guests,yueye i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illages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Lusheng dance,is a traditional folk activity that integrates music,dance and sports.Talk about the“Kuan”,kuan,as a folk autonomous and self-defense organization unique to the ancient and modern Dong ethnic group,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clan rural commune and primitive tribal alliance.Duoye,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s a way of greet of Dong people and Duoye danc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songs and dances of the Dong nationality.There are also marriage customs such as at the New Year's Eve,the bridegroom steals his bride home and the first visit of a bride to her parents.

分析:原文中所含民族特色词汇丰富,要合理运用翻译技巧,将其含义传达准确,做到不偏译不错译。译文中多次运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手法,将其名称用音译译出,再运用意译的方法进行解释说明,进一步阐述这些名词的意思。如“月也”讲起音译为“yueye”,随后加以解释其意思为“It i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villages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让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月也是侗族村寨之间集体游乡坐客、互访交流的一种方式。

五、结语

本研究尝试运用文化翻译观的相关理论来处理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翻译观要求在翻译中显示文化差异的同时尊重源语的文化,因此,为了保留源语文化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翻译策略多次采取音译以及注释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文化翻译观在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选择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农民画三江侗族
宜宾市三江新区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垛田农民画 画苑一“奇葩”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金山农民画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