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亚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以具备影响力巨大的话语权。我国中华文明的上下跨度足足五千年之久,拥有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留存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料,这也使得国人具有强大的民族认同感。文化底蕴对于国家相当重要,对于个人更是如此,所以如果要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认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就要先行掌握并理解历史文化的结晶——古诗词,并且需要从学生最具可塑性的小学阶段开始。但是古诗词的知识内容都较为晦涩难懂,所以通过何种方式开展是现阶段需要重点探索的。
对情境的创设不能脱离古诗词教学本身,需要明确古诗词教学的主体,而创设打造的情境则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只有不颠倒主次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此方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古诗词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定位,充分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迹,明确古诗词所想要展现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创设具备充足的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地融入情境当中进行仔细且有效的探索,产生充足的学习欲望,并在其中获取充足的关键信息,形成对古诗词的含义的理解和认识[1]。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出现的古诗词均是精挑细选的内容,其中融合来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元素和思想元素,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确定核心元素,确定关键的意见。以此来指引学生领悟并感受来自古诗词的魅力,形成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为学生后续文言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
例如,古诗《题临安邸》中,诗人通过打造的深层意境表达了自我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以及忧虑。在为学生讲解这首古诗时,教师便需要先行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本首古诗,针对性地感受诗歌的内在含义和意象。而后,教师则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得学生可以获得心灵和情绪的放松。在引入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故事情境的方式完成,为学生讲解分析和诗词相关联的创作背景等重点要素,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助力学生形成对古诗词内容的更深刻理解。而在学生了解故事创造背景的前提支撑下,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出示关于南宋与北宋的对比图,通过视觉图像对比的方式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充分明白金国统治下的国家面临着何种悲切遭遇,而达官显贵却丝毫不顾及,寻欢作乐已是常有姿态,正是如此引发了作者的深刻感慨,进而便能够形成这首古诗的深刻思想。在多元化情境的共同指引下,学生可以更为精确具体地认识到作者所想要展现出的情感元素,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形态和方法中,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仅仅是学生自主朗读并结合自我想象,期间偶尔有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指导。在此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是很难真正明确古诗词所想要展现的意境,同时也难于有效地认识到整个古诗词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更遑论将古诗词和作者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进行结合分析。教师在创设打造情境的过程中要综合应用多种要素,以此来保障创设的情境更加具备吸引力和充实性,助力学生充分感悟和领略其中的关键内涵以及思想意境。结合目前信息技术所存在的诸多优势,在构建情境的过程中融合充足的古诗词内容,同时添加包括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要素,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感官认知,使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分析理解,形成对古诗词的深刻认识,这将会极大程度地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能够让古诗分析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便捷[3]。
例如,《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作者苏轼通过巧妙地运用文字的方式充分展现出了江南的美丽景色,给人的感觉宛如画作一般。所以,教师在对这首古诗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必要融合图画和音乐等元素,以此来为学生打造更为充实丰富的学习情境。以多媒体为工具为学生展现《春江晓静》的图片,以此来为学生提供视觉冲击,引入诗词教学内容。在成功导入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动鲜明的图像分析理解古诗词句子的含义,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古诗词的深刻意境,从而更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赞美情怀。与此同时,为保障学生能够更为正确有效地描述古诗的意境,仍然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加以引导,通过动态视频来为学生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和其相互关联的画作,让学生充分结合生动具象化的情境形成对苏轼所描绘的美妙情境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更为有效地掌握古诗词的内在意蕴,充分增强学生的个人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4]。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出现的古诗词包含有丰富多样化的情感要素,文采和美感同步具备,要保障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充分掌控古诗词的应有韵味,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感化式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充分激发学生群体的探索欲望,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使得其可以自主地领会古诗词中的各种思想元素,全方位地优化改进学生的个人情感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古诗词的情感基调,进而充分贴合学生群体的年龄特征和思维习惯。同时,结合学生目前所拥有的情感表现,通过设问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良性思考,满足学生的情感思维成长要求。而后将此种情感和古诗词当中所展现出的情绪和想法相互融合,此举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内心共鸣,深度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满足学生的深度发展需求。通过自我情感记忆点来形成对古诗词的深刻印象,能够为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5]。
例如讲解古诗《赠刘景文》。本首古诗主要是作者写给自己的好友的,旨在帮助好友刘景文形成充足的自信心,最终获得成功。所以教学的关键点自然是引领学生感悟作者当时的思想意识以及创作的根源,小学生由于处于成长初始阶段,所以想要理解此种思想往往还面临着相应的困境,此时教师便需要积极有效地为学生创设情感化情境。在课堂当中为学生讲述有关于古诗词的完整故事,同时借助于画面来强化学生的视觉感观意识,让学生充分领悟故事当中悲伤凄凉的情境,明确作者的心境以及其好友刘景文的心理动态。通过学生内心所形成的实际感悟来分析古诗,进而有效地明确诗人所想要展现的思想情感,充分增强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内容通常比较短,通过简洁精炼的古诗词语句来展现作者的心理状态,表达作者的雄心壮志、报国无门等态度和情绪,但学生却无法轻松地通过短句来形成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要提升在情境创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使古诗词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化和具体化,充分展现出教学优势,为学生的深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古诗词相关知识内容的传递更为详细、具体和生动,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理解效果的提升。教师在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掌握情境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在课堂当中精准有效地定位古诗词的情感以及思想基调,以此为基础打造开放的启发式情境,通过情境来感染学生,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各项思想元素。同时还需要融合应用动画、视频等多元化要素,构建丰富充实的体验情境和感悟情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