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星(长沙市明德中学语文教师)
一首经典的诗词,在挥笔而就时,往往与诗人、词人的情绪是浑然一体的,有着连贯流畅的情感和意脉,是一个满蕴诗意的整体。
本期,让我们与长沙市明德中学张星老师一起,学习如何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意蕴”,对古典诗词进行妙赏。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阅读《城市、山水、人文的和谐辉映——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一文,初步感受诗词赏析的特点:
城市、山水、人文的和谐辉映——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文/张星(整理)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
整首词精选意象,形成了繁华、广袤的城市山水意境。“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使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则通过山水意象,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百姓生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辉映的意境。重湖叠山的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意象。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弄晴”“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的场景,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全词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精选意象,形成了城市、山水、人文和谐辉映的意境,是这首词突出的特点。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灵动而开阔。
这首词的背后,有着独特的历史意蕴。据传,此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这虽然是记录都城汴京的景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确有“太平气象”,因而纸醉金迷、竞尚豪奢,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普遍风气。
《望海潮》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现实。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正确。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意象,意境,意蕴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般来说,是以“意象”为基本单位,在写景抒情的交融中,形成具有中国艺术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在独特的“意境”中,融汇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乃至历史背景,形成一首诗词的“意蕴”。
因此,赏析一首诗词,可以按照意象、意境、意蕴三个层次,步步推进,进行精准分析,提升自己赏析诗词的能力。
首先,将诗词拆分成不同的部分,如意象、议论、抒情、用典、首联颔联等,对每一部分进行精确的把握;其次,诗词是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应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从整体的意境、意蕴上进行把握,才不至于“一叶障目”“见木不见林”。
通过阅读以上诗词赏析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意蕴”的赏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于对关键意象的赏析,在赏析中发现意象之美、之妙。
意象是一首诗词最基本的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抓住了一首诗词的关键。
如《望海潮》中的意象大多美丽、繁盛,但仔细分析却有不同。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城市周边的地理特点和风景,“云树”“怒涛”等,壮阔而有力。“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城市内的山水风景,“桂子”“荷花”等,清秀幽美。
2.经典诗词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诗人有着独特的艺术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事实上,只有独特的景语,才能构成富有特色的“情语”,才能打破艺术的惯常俗套,成为经典。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牢牢扣住意象、意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进行赏析乃至对比,发现经典之作的“经典之处”。
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描写出一幅山水自然与人民生活和谐交融的场景,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向往之意。
3.既要从个别意象来把握诗词,也要善于从整体的高度总结和分析诗词。
从整体来看,《望海潮》上阕写城市的地理、商业、居住等各方面的景象,以景为主;下阕虽也写风景,但更多地聚焦于山水之间的百姓,带出了人的生活场景和心情。因此,整体来分析,词的重心其实落脚在“人”,是以“人”的观察视野和生活感受来描写城市。
4.诗词鉴赏,不仅要结合意象、意境来分析,也要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人生遭遇等多方面、多维度来分析,透视作品背后所包含着的丰富意蕴。
《望海潮》的特点,在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理想的江南城市风景。在这样的城市风景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都体现出了和谐与交融,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理想城市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