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德国经验借鉴*

2022-11-19 07:25徐龙志
南方农机 2022年21期
关键词:常州市常州装备

徐龙志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1 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点

1.1 常州装备制造业拥有“强硬件”基础

常州制造业底子厚实,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其中,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常州的长项。2021年,常州市5 1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速超过2019年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产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97%。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江苏省平均2.3个百分点,位列苏南第一。

1.2 常州装备制造业发力“优软件”工程

基于工业明星城市的“硬基础”,常州陆续实施了“互联网+”行动和“千企上云”等工程。目前已有10 000多家企业上云用云,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彰显融合应用成效。已有5个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获批建设,标识注册量超过5.82亿个,标识解析量累计近9 000万次。常州已有9.8%的企业具备发展成为智能制造企业的基础,约占全国的5.1%。

1.3 常州装备制造业优化“智量”增量

1)以安川(中国)机器人、金石机器人、铭赛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企业。其中,金石机器人是我国首批研发和生产桁架式工业机器人的专业公司,其研发的“火车车轴全自动生产线定制项目”让马钢晋西轨道交通公司成为了国内首次采用2吨级桁架机器人组建的公司。

2)以数码大方、鼎捷软件、天正工业、汉软工业等为代表的工业软件服务企业。其中,江苏汉软工业主要为机械制造、光伏、汽配、电子等行业提供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并已成功服务多家大中型企业。

3)以北自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航天云网、固高智能等公司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企业。其中,北自所制造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常州)有限公司制造的“洗衣机离合器装配自动线”为无锡小天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中国最先进的高端数控装备集成洗衣机离合器装配自动线[1]。

1.4 常州装备制造业培育“匠才”基地

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的目标,常州从政策激励、示范引领、合作培育、多元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助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6月,由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武进国家高新区、江苏宇邦工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设的“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正式启用。培训中心借鉴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助力培养工匠人才[2]。

2 常州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力度不足

2.1 生产性服务业和“三新”经济发展较弱

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国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据调查,尽管当前常州生产型制造业发展体系比较成熟,但是常州生产型服务业的增加值不足服务业的一半。虽然近些年常州市加大了生产型制造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为推动生产型制造业的发展制定了诸多政策,但是其效果相比德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常州“三新”经济发展比较弱,“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当前“三新”经济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装备制造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为了促进“三新”经济发展,常州市出台了《常州市“三新”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但是由于起步晚,“三新”经济整体发展相对发达国家比较弱[3]。

2.2 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常州制造业链仍然处于中低端环节,“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投资类产品多、消费类产品少”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常州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还不高,尤其是装备制造服务高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虽然常州已有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有200多家行业“隐形冠军”,但是“顶峰企业”数量比较少;另一方面,常州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端智能产业发展相对薄弱。虽然常州市经过多年发展,在装备制造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但是高端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以智能制造为例,目前常州创建的省级智造企业数量名列全省第三位,与常州市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相比,暴露出常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建设的滞后。同时,由于装备制造产业竞争的加剧,中低端市场竞争越来越突出,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导致装备制造产业贡献值不断减少。

2.3 产业聚焦度和聚力度不够

产业集群是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调研发现,常州市装备制造企业主要聚焦在省级以上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产业园区与园区企业的匹配度不精准,导致装备制造产业的服务效应偏差。部分产业园区的企业并不属于装备制造企业,结果导致装备制造产业的聚焦度不高。同时,装备制造产业的聚合度不够,园区内具有国内品牌的企业比较少,尚未形成合力[4]。

2.4 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效率低

一方面,常州自主创新能力相比德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核心技术、关键工艺方面过度依赖于进口;另一方面,常州研发投入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常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投入比较高,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较低,制约了常州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德国制造经验借鉴下的常州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1 德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

据调查,机械制造31个门类中德国有17个门类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处于前3位的门类达到27个,尤其是汽车、机械以及医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都具有高技术、高利润、高回报的特征。德国装备制造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于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德国制造业以质量和品质取胜、集中于工艺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德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其稳定的市场制度、严谨的工艺标准、多元化的科研创新体系以及以“双元制”为核心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有关。尤其是在大数据经济背景下,当前德国在大力推进工业4.0战略,抢占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话语权。综上所述,德国装备制造发展经验可以总结为引擎、骨干、基石和支撑四个层面。

3.2 德国经验对常州的借鉴意义

3.2.1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大中小制造企业协调发展

德国装备制造产业依靠完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生态体系发展,尤其是发挥大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依托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以行业竞争的“隐形冠军”企业作为支撑。因此,常州市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大中小制造企业的协同发展,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常州要支持产业链中的龙头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政府相关部门应着重在税收、市场营销、规划用地、投融资、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帮助与引导,以提升常州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层次[5]。二是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以培养更多世界级的“隐形冠军”。“隐形冠军”企业是衡量区域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德国装备制造产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依赖于“隐形冠军”企业的支撑。

常州已有的2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但大多局限在国内范围,需要多渠道壮大“冠军”含量,由“中国冠军”发展至“世界冠军”。一是要完善相关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提高常州“隐形冠军”企业含金量离不开完善的政策体系,常州市应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台针对“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给予“隐形冠军”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常州市要加快推进“三新”经济发展,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基于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常州市要借鉴德国经验,大力培养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中小企业核心技术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三是要立足于特色产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制造业核心技术,提升行业市场附加值。常州市中小制造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专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提高市场地位。四是要借鉴建设“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创新中心经验,继续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园区或中心,以开放的胸怀、国际化视野,为常州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集聚与整合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培植更多世界性的“隐形冠军”企业[6]。

3.2.2 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品牌附加值

德国强大的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了制造业持续繁荣。德国拥有诸如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德国电工委员会(DKE)、德国机床标准委员会(NWM)等30万个行业协会和联合会组织,并充分发挥了其纽带中介作用。要促进常州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各界力量的共同支持。一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度供给,鼓励企业集聚自身创新要素和创新团队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强化“工业互联网+”思维,借助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改造传统企业[7]。二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牌附加值,构建强供应链体系。针对常州市装备制造产业高端产品少的特点,要加强对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提高核心关键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8]。

3.2.3 优化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完成“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德国企业管理注重较高的工业标准和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从而确立了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与德国企业相比,常州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公司制发展相对滞后,为转型升级设置了障碍。应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公司制改革,引导企业广泛开展以规范化为核心的公司改制行动,从公司治理、经营决策、生产组织、市场营销、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健全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深入学习德国企业严谨的工匠精神和精细的现场管理,从而提高员工凝聚力与创造力,推动制造企业向中高端发展[9]。

3.2.4 深化“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

一是常州高职院校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双元制”教育模式。具体就是常州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突出工匠精神的培养。德国装备制造业具有严谨的行业标准,因此常州市要强化职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让高职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三是要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八大工程”,使常州每万名劳动者中的高技能人才比率更上一个台阶[10]。

4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常州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常州市要积极借鉴德国经验,立足于本区域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深化“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常州市常州装备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学生作品
教师作品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常州梳篦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