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机鉴定员,一个社会上大多数人不熟悉的平凡岗位,她一干就是三十五年,这个岗位培养了她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坚韧不拔、求知创新的优秀品质,让她在事业的道路上满载收获,虽已年过半百,仍旧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吴淑琴在牧业机械科、科技办公室和农业机械科三个和鉴定相关的部门工作的经历,是她在鉴定工作中不断收获的过程,牧业机械科涉及国家和农业部的任务比较多,所以要求严,起步高,科技办公室涉及管理体系的制定和运行,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样品管理都是鉴定工作的一部分,她不仅是鉴定员,同时兼内审员、监督员、安全员、生产条件审查员、检验报告审核员。一个合格的鉴定员要具备全要素的理论基础和现场运用的实践能力,由于业务知识全面的积累,在农业机械科才有了熟练运用的能力,除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之外,编写了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0项,其中主笔4项,10项标准均已发布实施。从2001年开始主持制定NZ 31/39-2001《铡草(切碎)机推广鉴定大纲》,共计制修订推广鉴定大纲23项,主持13项,为及时准确实施推广鉴定提供技术支撑;参与了管理体系文件制修订三次换版,保证推广鉴定工作质量持续改进;2000年主持完成MJZ-1型铡草机试验台、2015年主持完成单粒精密播种机台架试验台、参加了DS-1000型电器动作特性试验台、鸡用乳头式饮水器、挤奶机试验台和5kW风力发电机特性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六项成果均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验收,提升了鉴定站的检测能力。单粒精密播种机(台架)试验台被广泛应用,为企业研发和技术改进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力求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吴淑琴获得一种牵引式四行甜菜收获机等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探析自动导航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等论文8篇。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做出了贡献。
鉴定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农业机械的生产者,内蒙古的农机生产企业大多数规模小,人员素质不高,对政策、大纲理解和把握都不到位,总是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接到受理通知书就要求站里技术人员马上去给做鉴定。吴淑琴能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把服务贯穿于鉴定工作的始终,在接到鉴定任务后,会总体平衡各盟(市)的任务量,合理安排分组和行程,尽最大能力在作业季节完成下达的任务,重点实施同一地区同类产品的鉴定,避免出现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攀比,能严格保守企业的技术秘密,多年来深受区内外客户好评,从未发生过客户投诉现象;在现场试验之前,耐心的与企业沟通商量具体的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地块、样机、配套动力和物料的要求,为现场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现场试验时,为企业的技术人员讲解大纲的要求,尤其是安全要求,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在生产环节保障农牧民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经常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探讨产品的结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创造产、学、研的技术合作机会,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2021年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项目负责人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企业合作申报“甜菜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已批准立项,拨款一百万元研发经费;已经完成的“优质牧草减损收获关键技术及系列化智能化装备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得科技成果登记,为企业解决了技术升级和科研创新的问题,真正的为企业办实事。
从事农机鉴定工作的人都知道,鉴定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就是在农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吴淑琴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女同志,三十多年始终如一从事这一项工作,从不叫苦叫累,2013年任农业机械科科长,当时科室六个人,平均年龄52岁,全站平均年龄最大的科室,她带着几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经历风霜雪雨、酷暑严寒,出入在田间地头,最多的时候连续出差四十多天,几乎每年的中秋节都是在外地过,老同志一个一个退休了,年轻人逐渐被培养起来,人少事多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加班加点就是经常的事情,农业机械补贴政策为农牧民消费者带来实惠,农业机械的需求逐年增加,申请鉴定的数量有增无减,鉴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农牧机生产企业,但实际受益的是广大农牧民消费者,产品早一天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农牧民消费者就能早一天选购使用上称心满意的产品。2019年开始,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春耕春播不能停,在疫情防控风险允许范围内,她都是第一时间奔赴试验现场做鉴定,为了能安排更多企业在作业季节能做上现场试验,尽量把一个地区的机器集中在附近的试验田做试验,春天大地刚刚复苏,田地里冷风刺骨,一层一层的往身上套衣服似乎也被吹透了,在测量深松联合整地机的深松深度、土壤膨松度和土壤扰动系数时,要跪在地上把垂直机具作业方向横跨工作幅宽的深松沟底的土全部拔出来,测量沟底的深度,刚刚解冻的土壤散发着冰冷的寒气,做完一台机器,腿就冻麻了,手脚冻得生疼,做完一台机器的试验,接着又做下一台,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早已忘记自己的性别和年龄。为了能保存体力坚持工作,出差经常自己带着豆浆机和谷物,早晨在宾馆做好热粥放到保温桶里随身携带,午餐就有了着落,这样的节奏重复着,直到把下达的任务都干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受到客户的好评。他们感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个时候不顾个人安危下来做鉴定,吃住行都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真是从内心敬佩啊!其实平时鉴定的现场试验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式,春季耕整地播种抢地块,秋季收获抢时间,还要平衡到自治区的各个盟市,只要地不冻,人就不停干。累计完成国家推广鉴定、自治区推广鉴定、自治区定型鉴定、到期换证现场试验共涉及农牧业机械31种产品500余项,出具检验报告300余份,为农牧民选购合格的农牧业机械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她还负责站内检验、鉴定报告的形式审查,完成检验报告形式审查审查600余份;完成检验、鉴定报告一级审核400余份;2021年授权审核内蒙古农机鉴定站资质认定农牧业机械检验报告,审核报告30余份,长期的集中低头工作,落下颈椎病,最忙的时候恨不得脑袋上面吊根绳子,来缓解颈椎的酸痛,当职责落在身上的时候,病痛都要给工作让路,从未在关键时刻掉过链子,带领科室的同志,每年都圆满地完成下达的任务。
吴淑琴工作历程,其实就是所有鉴定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平凡而普通,有压力也有动力,有挑战也有收获,有病痛也有成就,就像春播秋收一样,年复一年。随着新生力量的不断流进,鉴定员从知识结构、学历层次、人文素养都有了很高的提升,吴淑琴作为从事农机鉴定工作时间最长,累计完成鉴定数量最多,兼职岗位(报告审核等)最多的女农机鉴定员,坚持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途径,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注重传帮带的人才培养工作,帮助年轻人更快地成长,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