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新疆 五家渠 831300)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于,有效消除贫困问题,全面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期盼。而且,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也对全体人民群众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即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并将该目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但从可持续角度而言,脱贫攻坚成果的成效还需加强,还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持续用力,不断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群众生活改善,为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3]。由此可见,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必须高质量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能够为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兵团应高质高效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兵团“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按照相关文件,在新的发展阶段,仍将延续“兵团负总责、师团抓落实、连队抓落地”的工作机制,从组织层面和政治层面为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夯实基础。兵团扶贫开发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了兵团机关部门等单位与贫困团场开展了“结对子”帮扶,促进了北疆师市重点支持代管的南疆团场(园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建设,协调了80%援疆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领域,组织了企业参加10余个展会推动产品外销,促进了定点扶贫、代管扶贫、援疆扶贫、社会扶贫和消费扶贫等多种渠道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多部门协调、多方参与的模式势必会促进两大战略的衔接成为兵团上下的共同行动。
一方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逐步建立,对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4],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措施,确保了已脱贫人口不返贫和不发生新的贫困。另一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督战扎实开展,促进了“一户一策”帮扶举措的精准落实。而且,兵团还坚持发挥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等吸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作用,多措并举推动公益性岗位安置、自主创业和组织到北疆师团务工等形式,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98.1%。此外,各团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切实培育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的实力,真正变“输血”为“造血”。由此可见,从兵团宏观政策引导,到各团场的举措创新,可以说从源头上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筑起了有效牢靠的“堤坝”,为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随着贫困连队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的不断弥补,以及实现城乡低保同标,不仅有效促进了职工生产生活的改善,而且成为沉淀于团连的巨大资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撑要素[5]。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储备了雄厚的备用资产。
经过脱贫攻坚洗礼,职工期盼美好生活的信心更足了。这不仅源于党的坚强领导,还来自于参加各类培训后自我发展能力的显著提升。再加之典型的示范引领,持续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职工普遍向往这两大战略能够尽快实现有效衔接,来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全新期待。
农业是主导产业,而影响农业增收的风险较多,增收的持续性稍显不足,而且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难以借助招商引资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欠缺基础支撑,制约了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可持续性。
为稳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供就业岗位是基本做法,但是因公益性岗位有限,政策的不连续以及他们对岗位的依赖而欠缺自主发展能力,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自主求发展的理念有所欠缺,严重制约着团连的高质量发展。
大多数团连欠缺人才、资金、技术的有效支撑,招商引资难度较大,连队经济活力不足,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成效。而且,连队经济以农家乐、民宿为主,规模较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难以持续性地引领职工增收致富。新型经营主体少而不强,合作社“数、质”堪忧,还不足以带领职工走向大市场。
因财力有限,无法为环境改善尤其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后续维护提供有效支撑。而且,面源污染仍然严峻,人居环境还不足以满足职工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和追求。职工“主人翁”意识不强,主体作用的发挥还未充分显现,加之团连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导致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有所欠缺。
以促进就业为核心,以发展产业为牵引,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致/返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地缘优势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团连主导、能人牵头、个人入股、共同参与、合作经营”为形式,以补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为抓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职工稳定增收,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在团镇范围内,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团镇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连队范围内,增加公共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个人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6]。
1)科学谋划产业项目,推进产业振兴,让团连“富”起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打造“粮袋子”“菜筐子”“果篮子”“肉盘子”及休闲文旅基地,努力构建“兴一项产业、活一连经济、富一方职工”的发展格局,跑出庭院经济发展加速度,让连队“美起来、富起来、好起来、强起来”。结合连队实际,以点带面,因连制宜、量身定制产业项目,精心规划产业发展,以农业为基础,遵循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的创新路径,通过要素聚合、叠加衍生和交互作用,利用“旅游+”“互联网+”等模式,全力打造农业电商品牌,构建集品牌、电商、物流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7]。支持连队集体组织创办或领办农工专业合作社等实体,逐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职工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振兴,让团连“美”起来。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为重点,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人居环境优化,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营造“三新生活”宜居“绿”环境[8]。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公路提质、绿化亮化、标志标识、环境整治等方面,切实提升环境质量。
3)改善职工精神风貌,推进文化振兴,让团连“兴”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培育正面典型,持续抓好职工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引导各族职工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利用广播、文化长廊、新媒体等宣传阵地,确保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确保连连有“书屋”、月月有“活动”,不断提升职工精神风貌,引导形成人人遵纪守法、事事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大力弘扬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和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好人心、民心,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文明形象、营造文明环境。
4)建强“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推进人才振兴,让团连“活”起来。大力抓好团连党政人才队伍、生产经营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三支队伍”的建设。以连队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以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职工、适当兼顾培训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职工为目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职工培训需求,进行分类培训,提升职工就业技能,形成师、团、连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的新型职业职工培训新格局。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科技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切实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加大对“两委”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继续选派好“访惠聚”驻连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帮带培养基层骨干力量。发挥“田专家”“土秀才”优势,以“两委”为引领,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职工借助区位优势,开办农家乐等,拓宽增收渠道,有效促进增收。
5)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推进组织振兴,让团连“强”起来。实施“领头雁”“红细胞”“堡垒”工程,打通党组织建设“最后一公里”。加强“两新”领域组织建设,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基层最前沿、延伸到最深处,统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区域化、网格化、全覆盖的基层组织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工作能力,广泛凝聚人心,带头干事创业,积极探索发展壮大连队集体经济新模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借助“能人”“乡贤”“西部志愿者”等充实两委后备力量,完善组织机构,夯实基层基础。落实自治、法治、德治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度,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提高职工参与连队管理的自主权,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9]。推动法治建设,增强基层法治观念,提升职工法治素养。加强连规民约建设,弘扬良好风尚,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职工自我管理意识,切实提升德治水平。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筑牢基层基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次党代会标注历史新起点,擘画兵团美好未来。所以,更要坚定信心、接续奋斗,瞄准主攻方向,做好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10],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兴、职工富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