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红色书香之旅

2022-11-18 02:00
藏书报 2022年39期
关键词:左联虹口区书局

金秋10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变得愈发强烈,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也可以去逛逛书店,看看展览,或者走进大自然,感受金秋10月秀美景色。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上海红色访书地,是虹口区的1925书局、多伦路文化街、左联纪念馆以及鲁迅纪念馆。

1925书局是上海首家红色主题书店,坐落于虹口区四川北路856号。1925书局也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其前身是1925年3月建成的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此后一直以书店的业态存在,分别历经青年文化服务社、中国青年社华东营业处、青年出版社华东营业处、华东青年出版社营业部、新华书店上海分店、新华书店四川北路店等,1925书局是上海连续开业时间最长的实体书店。1925年至1927年,在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任店员的陈云同志,接触很多书籍和文化人,平时又刻苦读书。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阅读了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1925年八九月间,已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并且经受了考验的陈云,经董亦湘、恽雨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一天起,陈云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由于四川北路商业街的改造,新华书店四川北路店曾关停了一段时间。2021年6月26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全新打造的1925書局开业。1925书局是上海新华书店打造的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的红色主题书店,店内开辟了一个名为“新华里”的沉浸式红色文化阅读空间,整个空间以“铭党史、砺初心”为主题,囊括了“党史学习”“四史教育”“时代楷模”“展望十四五”等板块,而在外部大厅区域,则打造出一个第三类阅读空间,提供传统文化、人文社科、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等图书。1925书局还辟有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的展示区,是传承红色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沿四川北路再向北就是多伦路文化街。多伦路东起四川北路,向西再折向北到四川北路接东江湾路处,全长不足550米,却蜿蜒而行,曲径通幽。街道两边的小楼鳞次栉比,风格各异,每一栋都好像诉说着一段历史。多伦路弄堂里的左联纪念馆还在,沿路随处可见复古的小洋楼和人物雕塑,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众多文豪都曾在此居住。街道上有许多颇具特色的文物古玩小店、文艺咖啡馆等,是上海一条别具特色的小马路。对多伦路印象尤深的是名著书店(又名内山书店),经营了十几年,吸引了不少的爱书人。在多伦路一家家古玩杂货店内寻觅,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我就淘到过孤岛时期联华广告公司编的《小说月报》还有民国时期的《中学生》,及《秦香莲》《黛玉与晴雯》《黛玉与宝玉》等老戏单,收获最大的是曾淘到本1929年的赵家璧、明耀五编《中国学生》,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29年出版的第一卷第七期。

中国左联纪念馆就在多伦路201弄2号,原是中华艺术大学旧址,纪念馆系一幢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楼洋房。屋前有花园,外有围墙。1930年3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就在此召开。1989年10月,由虹口区人民政府、虹口区文化局及社会筹资,在多伦路145号修缮落成了左联纪念馆。 2001年左联会址纪念馆迁回多伦路201弄2号原址。左联纪念馆现有藏品1万多件、珍贵文物6件。在左联纪念馆的进门处有个左联书店,专门出售与左联相关书刊,我在那里买到过《“左联”论文集》《“左联”纪念集》《左联辞典》等书。

出多伦路文化街,没走多少路就是鲁迅公园,公园内有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于1951年1月正式开放,是“全国爱国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馆内的陈列以专题划分展区,分为“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5个专题展区,凸显鲁迅的重大业绩与主要精神。纪念馆内以前还有家内山书店,专门销售和鲁迅有关的书及文创产品,虽仅十多平方,但好书不少,我在内山书店就曾购到过鲁迅先生出资影印的《引玉集》复刻本,还有上海书店影印的《莽原》等,都是可读可藏的好书,也十分有纪念意义。后来再去时,内山书店已不在了。

当然,上海虹口红色之旅还有许多红色景点可去,如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中共四大纪念馆、山阴路132弄9号鲁迅故居、黄渡路107弄15号李白烈士故居、长阳路62号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有时间也可以去参观一下。只是我更喜欢与书香有关的红色访书地,顺便可以淘上几本书,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猜你喜欢
左联虹口区书局
送快递
四十年“左联”研究情况流变新见
——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为例
虹口区发改委到黄浦区调研建筑节能工作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鲁迅人格就这样渐高渐大
向阳 向上 向善——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第三小学培育新时代好队员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期刊的左联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姚辛:穷尽一生为“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