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精
(上栗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 上栗 337009)
硬膜外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当前首选分娩镇痛方式,是利用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以此达到麻醉镇痛目的[1],其给药方式可分为单次法与连续法,其中以连续法最为常用。既往研究认为[2],持续性硬膜外给药方案的麻醉效果较为稳定,但其麻醉药物用量较大,可引起运动阻滞,进而影响产妇的正常分娩,对其分娩结局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有研究显示[3],规律性硬膜外间歇注药可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麻醉用药量,降低药物对产妇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而改善其分娩结局。目前,临床报道多侧重于分娩镇痛效果的研究,关于其运动功能及分娩结局的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结合2021 年1 月-10 月于上栗县妇幼保健院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60 例产妇,观察硬膜外间歇注药对产妇运动功能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10 月于上栗县妇幼保健院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60 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硬膜外麻醉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硬膜外连续注药,30 例)与观察组(硬膜外间歇注药,30 例)。对照组年龄22~34 岁,平均年龄(25.57±3.72)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25±1.12)周;BMI 24~28 kg/m2,平均BMI(26.34±2.95)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11 例。观察组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5.68±3.80)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35±1.20)周;BMI 24~28 kg/m2,平均BMI(26.47±2.89)kg/m2;ASA 分级:Ⅰ级20 例,Ⅱ级10 例。两组年龄、孕周、BMI、ASA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孕周≥37 周、单胎、头位初产妇;②产检资料完整;③ASA 分级<Ⅲ级;④符合阴道分娩条件。排除标准:①高危妊娠产妇;②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者;③严重内科疾病者;④免疫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分娩前服用镇痛药物者。
1.3 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麻醉,第一产程开始后,产妇取左侧卧位,经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确定无局麻药中毒及全脊麻征象后,注入首剂0.06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226,规格:20 ml∶0.4 g)+0.417 μg/ml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2 ml∶100 μg),共计10 ml,观察产妇麻醉情况及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 分视为硬膜外阻滞成功。
1.3.1 对照组 采用硬膜外连续给药方案,首剂注射5 min 后持续注射0.06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417 μg/ml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剂量为8 ml/h,给药速度0.133 ml/min,胎儿娩出后停止给药,分娩镇痛全程需维持VAS≤3 分。
1.3.2 观察组 采用硬膜外间歇给药方案,首剂注射60 min 后,规律间断1 h 再次注入0.06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417 μg/ml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8 ml/次,给药速度6 ml/min,胎儿娩出后停止给药,分娩镇痛全程需维持VAS≤3 分。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VAS 评分、运动功能、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器械辅助率、转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运动阻滞情况:采用改良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分级法(Bromage)[4]评定:0 级(无运动神经阻滞)、Ⅰ级(不能抬腿)、Ⅱ级(不能弯曲膝部)、Ⅲ级(不能弯曲踝关节),Ⅰ~Ⅲ级视为存在运动阻滞。新生儿Apgar 评分[5]:8~10 分表示无窒息,4~7 分表示轻度窒息,0~3 分重度窒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表1 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两组镇痛前后各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 观察组镇痛后3、5 h 时运动阻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n(%)]
2.4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器械辅助率及转剖宫产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n(%)]
表4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n(%)]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常用的疼痛管理方式,可利用低浓度罗哌卡因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特点达到麻醉目的,且不影响子宫收缩及产妇对胎头下降的主观感觉,可帮助产妇在无痛或微痛条件下完成分娩,最大化改善其分娩体验[6]。目前,间歇注药与连续注药均是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常用给药方式,其应用效果通常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连续硬膜外给药的镇痛效果较为稳定,可充分满足产妇的分娩镇痛需求,但其麻醉药物用量大,不利于产妇的自然分娩[7]。而硬膜外间歇注药则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镇痛效果理想,满足分娩镇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药物对产妇运动功能的影响,对其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改善价值[8]。此外,相较于连续给药方式,间歇注药更有助于麻醉药物在硬膜外间隙的均匀扩散,综合效果更为满意[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硬膜外间歇注药可减少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这与姚腊梅等[10]研究一致。而在镇痛效果方面,两组镇痛前后各时间点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杨坤渹等[11]报道结论相吻合,说明硬膜外间歇注药与连续给药的镇痛效果一致,二者均可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分析认为,间歇注药下,麻醉药物在硬膜外间隙的扩散程度更为均匀,其药效动力学发挥更为充分[12],因而镇痛效果理想。在运动功能方面,观察组镇痛后3、5 h 时的运动阻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硬膜外间歇注药可减少药物造成的运动阻滞。分析认为,运动阻滞的出现多与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及浓度有关,其麻醉用药量越大、浓度越高,运动神经阻滞的发生率越高。此外,连续给药方案下,神经外持续性高浓度局麻药可透过神经鞘膜渗入神经内,导致运动神经内的局麻药浓度长期趋于镇痛阈值的饱和状态,引发运动神经阻滞[13,14]。而间歇注药大大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因而运动阻滞风险较低。分娩结局方面,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器械辅助率及转剖宫产率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硬膜外间歇注药有助于缩短产程,同时降低器械辅助率及转剖宫产率,对产妇分娩结局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究其原因,连续注药的麻醉用药量大、运动阻滞率高,对产妇腹肌、肛提肌及下肢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分娩过程中的屏气、用力等操作,由此可导致产程时间延长、器械辅助分娩及转剖宫产等情况[15]。而间歇注药可保证药物的均匀分布,促使产妇宫颈松弛变软,有利于胎先露的下降,对产妇精神状态及配合度均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有助于自然分娩的顺利完成[16],因而分娩结局更佳。
综上所述,硬膜外间歇注药可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麻醉药物用量,减少产妇运动阻滞,改善其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