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2022-11-18 05:52:36欧琼妍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发文一流

欧琼妍

(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1)

1 背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伟大教育战略,赋予高校图书馆新的建设使命及发展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阵地,要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优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笔者通过进一步了解“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成果,探究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研究热点和方向,选用2010年—2020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关于“双一流”及“高校图书馆”等主题的文献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后期研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研究动向及发展重点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笔者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源,设定主题词为“双一流”,并含“高校图书馆”,时间范围设定2010—2020年,中英文同义词扩展,采取跨库检索途径,剔除会议、征文、资讯等重复及无效文献,最终获取主题相关文献676篇。

2.2 数据分析方法

可视化分析通过JAVA应用程序分析和可视共被引网络,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科学发展规律,采用引文分析方法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利用曲线、图谱等形式将科学发展规律绘制成二、三维的知识图谱、知识地图等,可以进一步体现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最终达到揭示学科领域研究前沿热点、识别学科发展过程中关键节点的研究目的[1]。运用CiteSpace5.7可视化统计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10—2020年关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计量文献数据进行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揭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热点、合作关系、前沿和发展趋势[2]。

3 文献计量结果可视化分析

3.1 发文量分析

笔者对CNKI数据库中2010—2020年关于“双一流”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检索出的计量文献数据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初步评价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2016年1月,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等最先在论文《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中对“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院校的要求和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双一流”战略的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为地方高校超越发展提供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可能[3]。2015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构建“双一流”高校的初步构想,至2017年9月21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12月月底各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此后,我国图书情报界学者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关注度逐年提升,发文量逐年增多。如表1所示,CNKI数据库2010—2020年与“双一流”和“高校图书馆”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发文量累计达676篇。随着发文量的逐年递增,“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和问题研究逐渐成为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3.2 期刊来源分析

笔者对676篇文献计量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10—2020年与“双一流”及“高校图书馆”相关主题期刊的来源分布情况,*表示核心期刊,其余为普通期刊。从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学研究》以47篇发文数量居于榜首,所占比例为16.61%;《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分别以41篇、40篇发文量稳居第二、第三;《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情报学刊》以31篇发文量、10.95%的比例并列前四。在高校图书馆“双一流”背景研究主题发文量TOP5的期刊来源中,核心期刊来源占3位,且名列前茅。由此可见,“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研究议题在图书馆界得到基本认可,发表在图情类核心期刊文章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表2 期刊来源分布情况(前10)

3.3 发文机构分布及比较

笔者分析发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主题相关发文量排列前三的发文机构分别为曲阜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发文量前五的发文机构情况见表3,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发文量为7,并列前四;天津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并列前五。这些高产发文机构构成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热点的主力,揭示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表3 发文机构发文量分布情况(前5)

3.4 作者分布比较

高产作者不仅代表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也是积极推动该学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发文作者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可了解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4]。通过对CNKI中2010—2020年“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的计量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知,中国药科大学的张静和徐春发表论文12篇,部分论文单篇被引达到1,540次。中国药科大学的卞祖薇发表论文7篇,曲阜师范大学马秀峰发表论文6篇,哈尔滨商业大学赵雪岩等也发表多篇论文。从下页图1可知,张静、徐春、卞祖薇、马秀峰、赵雪岩等作者是该研究分析报告中作者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中的核心作者,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且已经初步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共同体。

3.5 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学术研究领域以较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支撑,研究主题越成熟,该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越完整。由关键词、主题词、参考文献等分析数据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能够较好地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经验和先验知识。其原理是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对关键文献的关键节点进行研究,推断出某一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5.7对CNKI数据库文献样本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选择节点类型Keyword,聚类modularityQ=0.7994,meansil-houette=0.6306,modularity和silhouette值越接近于1,表示聚类结果越明显,见下页图2。

图2中圆点表示关键词研究热度,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示研究趋势变化。由可视化分析可知,2017年“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有了最初的进展,这一阶段高校图书馆研究由传统的“图书馆联盟”“信息素养”“双创背景”“信息资源共享”及“图书馆体验空间”等研究重心逐渐向“双一流”“学科服务”“双一流建设”及“创客空间”等研究方向转移;“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和“双一流学科服务”这三大研究热点成为该时期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的主流。2020年,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研究主要围绕智慧服务、协同创新、精准服务等新观念、新技术展开。未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将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5G技术推动智慧型图书馆的协同发展,强调服务创新和服务转型。

4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分析

4.1 理论研究取得初步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

从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558篇期刊论文样本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及“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等方面。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更深入的情报信息分析服务,如可视化分析软件、信息分析与挖掘工具等,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课题仍处于初步阶段,研究深度不足,尤其是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课题项目的界定、激励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4.2 高校图书馆与研究机构之间缺少协同合作

高产发文机构与高产作者基本实现一一对应,高产作者张静、徐春、卞祖薇皆来自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作为高产发文机构,累计发文量达12篇。通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可知,中国药科大学的张静、徐春、卞祖薇及曲阜师范大学马秀峰、哈尔滨商业大学赵雪岩等作者形成了现阶段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核心作者,但发文机构之间与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学术研究团体,高校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及技术互助等尚未实现统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研究应注重建立跨学科协作式科研空间,将学科服务嵌入科研服务,组建学科科研服务团队,加强学科馆员与科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5 结语

本研究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7分析CNKI数据库2010—2020年“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对样本数据的发文量、主题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关键词共视网络分析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揭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紧密结合“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尽快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积极探索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的跨界合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创新构建新型知识服务体系之路,大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

猜你喜欢
双一流发文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 10:51:34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07:59:31
My Favourit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