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源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躺平”现象备受关注,学生宿舍作为高校最基本的单位之一,其组织管理及学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使高校学生的“躺平”心理以及整体的学风建设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创建民办高校学习型寝室至关重要。其中,创建高效学习型寝室是指以学生寝室为单位,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激励方针,促使高校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积极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超越。
为了解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宿舍生活学习现状,以地方民办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对学生宿舍所待时间、宿舍时间分配、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成员积极程度、学生对于宿舍建设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一)时间管理能力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在670名大学生中,19.4%的同学表示在宿舍进入学习状态需要十五分钟;14.93%的同学表示在宿舍进入学习状态需要三十分钟;10.45%的同学表示进入学习状态需要一小时;22.39%的同学则表示进入学习状态需要的时间更多,自制、自控能力不足。在宿舍时间分配中,只有38.81%的学生用于学习,有71.64%的学生用于吃东西或追剧、看视频,用于娱乐、放松。由此可知,民办高校宿舍成员在宿舍以及生活中存在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现象。
(二)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现象。调查表明,49.25%的学生认为宿舍关系非常融洽,团结和睦;35.82%的学生认为与室友之间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关系还不错;14.93%的学生认为宿舍关系一般。对于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不太明显。但是通过随机访谈得知,虽然一个寝室成员之间并没有很多矛盾,但却缺乏交流。并且有一个“混寝”问题不容忽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专业不同,课程安排不同,作息时间不一致,从而产生相互影响休息和学习、话题不相同、小群体孤立等问题。
(三)集体愿景不明确,惰性增长。在调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情况时,得知宿舍成员之间虽然没有太多的矛盾,但是缺乏交流,缺乏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以及集体愿景不明确导致的惰性增长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调查数据显示:有47.76%的学生选择在宿舍学习的原因是:书籍携带不方便;有49.25%的学生是因为公共学习场所太远了;有46.27%的学生认为宿舍环境舒适;只有38.81%学生是因为可以和舍友进行探讨。在宿舍集体活动调查中,有44.78%为文化活动,如布置寝室、参与寝室文化节活动等;有46.27%为体育活动,如跑步、徒步等;有43.28%为学习活动,如一起复习、考证等;有85.07%为娱乐或其他活动,如聚会、K歌等。由此可知,宿舍集体愿景不明确,且很少有集体活动,活动主要以娱乐为主,然后缺少交流沟通他们的目标、梦想和追求的机会。
(一)时间管理能力欠缺。时间管理能力是指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管理和安排将所做的事情效率更大化。经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效率低下,时间安排缺乏意义。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人生目标方向不明确。迷茫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缺乏人生目标和方向,没有明确的近期目标,缺乏前进动力。二是学校教育注重学业教学,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在我国传统学校教育观念中,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经常传播“听话才是好学生”的思想,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只会听从管理,而弱化了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在中国部分家庭会溺爱孩子或者为孩子安排规划好一切,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性。四是缺乏激励机制。高等教育在学习上以“学分制”为主,在宿舍管理上,以自由安排为主,缺乏激励制度,学生只追求期末不挂科,前进动力不足,时间管理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寝室“负文化”滋长。寝室“负文化”滋长是寝室生活方面产生的阻碍构建学习型寝室组织理论体系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有:在寝室生活即进入了一个小社会,不同地区、不同性格的人聚集在一起,脱离了家长、教师的引导和约束,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还没有很好的为人处世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还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民办高校寝室中开始伴生出沉迷于网络的“负文化”,并且传播蔓延现象严重。比如,有些学生不喜欢打游戏或者刷微博,便会被孤立。相似的“负文化”还有“不挂科就不是大学生、学生会主席最厉害、在寝室学什么习”等等,以至于如今青少年“躺平”现象尤为突出。
(三)师生间缺少交流。师生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强烈的平等沟通意识,师生均以为“朋友”是双方沟通的角色期待,但是却很少有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古人云:“尊师重道”,即尊敬师长,重视道义传授。二是学生对教师的身份变成了敬畏,在学生心中是高高在上的地位,不敢轻易与教师交流沟通。三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不断迅猛发展,网上授课教学机制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网上寻找学习途径,线上请教学术问题,在学生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降低。
(一)“AI虚拟人物”引导自我学习和团队学习。“AI虚拟人物”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AI人工智能编程设置程序,在这个基础上添加3D成像,呈现3D影视效果,将这个虚拟人物呈现在每个寝室中,目的就是将其转变为宿舍成员之一,解决宿舍学习氛围差,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增强宿舍成员的学习信任与合作度,引领自我学习和团队学习,使得每个宿舍成员自我超越,成为更好的自己。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引领学生提升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宿舍成员刚入住在一起互相了解的时候,“AI虚拟人物”自我介绍的时候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近期小目标,引发宿舍其他成员的思考。在日后相处的时光里,“AI虚拟人物”为自身目标不断奋斗,引领和激励找不到标杆的大学生,心中有目标之后,为之付出努力才会有成效。二是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AI虚拟人物”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以有趣全面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其自动学习,爱上学习。三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共同愿景。对于学生宿舍这个小团队,在AI虚拟人物的帮助下,一起参加活动,一起讨论问题,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取得荣誉之后的亲切感和亲和力,使之增强团队凝聚力。宿舍成员更喜欢一起努力,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学生的个人愿景,又高于个人愿景,比如说,互帮互助学习专业知识,分享学习资料,互相监督提醒为了期末不挂科这一个共同愿景。
(二)“AI虚拟人物”注重情绪管理能力培养。高校宿舍中,纯洁的宿舍情谊、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宿舍环境是学生积极进取、齐心协力工作学习的前提。“AI虚拟人物”能有效地解决一些情感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情绪管理能力培养,释放学习生活压力,促进宿舍感情培养,缩短导师与宿舍成员的距离。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混寝”问题的解决。“混寝”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安排不一致导致的作息时间不吻合,常常引起影响休息、互相不尊重等矛盾。“AI虚拟人物”可以设定寝室中不同专业的相关内容,提高宿舍成员的自觉性。比如,不同专业的室友正在宿舍休息,“AI”智能温馨小提示或内容显示,提高宿舍成员自觉性。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宿舍成员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各自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长时间相处下来,难以避免会有摩擦。这时,“AI虚拟人物”会进行情绪管理培养,使宿舍成员合理发泄情绪,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提出建议,进行同学或者教师沟通交流。三是增进导师与宿舍成员的关系。“互联网+”可以增进导师与宿舍成员的关系,该系统由校方管理,导师可以掌握自己管理专业的寝室系统,随时联系和解决日常问题。
(三)“AI虚拟人物”创造健康品质生活。AI(人工智能)现在已经在千家万户、公司企业中普及,比如小度、小爱等智能家居助手、手机上智慧语音助手、智能家电系列等等。将“互联网+”进寝室,通过“AI虚拟人物”播放早间新闻,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当代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健康幸福高品质生活。
1.设定程序,分享早间新闻。每天早上,宿舍成员起床之后,说一声:“早上好!”“AI虚拟人物”按照程序进行回应:“早上好!现在为你播放早间新闻。”学生们在洗脸刷牙整理的时候,听一听时事新闻,可以关注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分析舆论走向、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发展趋势,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同时宿舍成员讨论的话题集中,避免因专业不同、话题不同,而导致小集体和孤立现象,增进宿舍成员之间情谊。
2.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由“AI虚拟人物”统一开展指导,更加有效地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不竭精神,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健康的品质生活。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大学生要不断与时俱进,了解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把合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大学生心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创建学习型寝室,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