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赤城县博物馆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内容提要〕 2018年,通过对河北赤城县七里河遗址、上西沟窑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新石器时代资料,其中以大量彩陶片发现最为突出。遗存年代主要相当于半坡四期阶段前后,不仅填补了冀北白河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而且对于探索燕山南北地区仰韶时期文化格局与互动、庙底沟文化向燕山一带的文化播散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也具有较大价值。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部、潮白河上游,地处冀北山区,西北靠坝上草原,东南临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属于多种文化交汇区。该地考古工作一直较为薄弱,尤其对史前文化了解不多。2018年4月和7月,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城县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调查队分别对上西沟窑遗址、七里河遗址(图一)进行考古调查,发现陶窑、积石墓遗迹,采集到大量陶片,出土遗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兹将两次考古调查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七里河遗址位于赤城县西北4千米的七里河村东侧,所在地属于白河上游东岸。遗址坡地南侧发现陶窑1座,北侧发现积石墓1座,均出土较多陶器残片。
陶窑 仅残余底部,平面近半圆形,直径约1.34米,现清理深约0.1米。近窑壁北端和东端各残留两个火孔,火孔直径约0.07米(图二)。
图二 七里河遗址陶窑平、剖面图
陶窑内部靠窑壁一侧采集到较多陶片,泥质陶占绝大多数,有个别夹砂陶和夹蚌陶。泥质陶以红褐陶和黄褐陶为主,少量红陶、灰陶。内外壁经抹光,一些内壁有修整痕迹。彩陶居多,以黑彩为主,少量红彩,纹饰多样。少量素面。夹砂陶砂粒较细,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钵、罐、盆等。
18CQY∶1,钵残片。泥质黄褐陶。敛口,鼓腹近折。黑彩。口沿饰宽平条带纹,腹部纹饰有多条曲线、弧边三角形、圆点等,似构成多组变体鸟纹。口径52.6、高27.2厘米(图三,1)。
18CQY∶2,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交错弧线形成的成组勾连纹等。宽26、高9.3厘米(图三,2)。
18CQY∶3,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交错弧线纹等。宽10.5、高9.4厘米(图三,3)。
18CQY∶4,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为弧边三角形纹。宽10.7、高5.4厘米(图三,4)。
图三 七里河陶窑出土彩陶器
18CQY∶5,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圆弧纹、折线纹、弧边三角形纹等。宽7、高4.8厘米(图三,5)。
18CQY∶6,残片。有一鋬纽。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有弧线与直线形成的成组波折纹等。宽14.1、高12.5厘米(图三,6)。
18CQY∶7,残片。竖桥耳邻近部分。泥质黄褐陶。器耳两旁黑彩纹饰有折线纹、菱形网格纹等。宽13、高7.9厘米(图三,7)。
18CQY∶8,残片。泥质红陶。器表施灰陶衣,上饰黑彩。局部饰弧线纹、方框纹等,可能系连环纹。宽2.9、高8.1厘米(图三,8)。
18CQY∶9,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圆点纹、连续方框纹、平行斜线纹等。宽6.5、高7.4厘米(图三,9)。
18CQY∶10,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斜直线构成的平行交错纹、菱形网格纹等。宽6、高4.2厘米(图三,11)。
18CQY∶11,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斜直线构成的平行交错纹等。宽5.1、高4.8厘米(图三,12)。
18CQY∶12,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有菱形网格纹、宽平条带纹等。宽3.9、高7.1厘米(图三,13)。
18CQY∶13,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菱形网格纹、平行斜线纹等。宽13.5、高7厘米(图三,14)。
18CQY∶14,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菱形网格纹、弧边三角形纹等。宽4.9、高12.7厘米(图三,15)。
18CQY∶15,罐口沿残片。泥质黄褐陶。喇叭口,高领。肩部饰红彩实心长三角形纹。口径8.7、高5.1厘米(图三,10)。
18CQY∶16,罐上半部残片。泥质红褐陶。侈口,软斜折沿,鼓腹。肩部和腹部饰红彩菱形网格纹、实心三角纹和菱形纹。口径19.4、高12.4厘米(图三,16)。
18CQY∶17,口沿残片。细泥红褐陶。侈口,颈部有一钻孔。素面。残宽9.3、高8.6厘米(图四,1)。
图四 七里河陶窑出土部分陶器口沿残片
18CQY∶18,口沿残片。泥质黄褐陶。敛口,唇部加厚。素面。宽7.4、高5厘米(图四,2)。
18CQY∶19,口沿残片。泥质灰陶。侈口,唇部加厚。素面。宽5、高3.6厘米(图四,3)。
18CQY∶20,口沿残片。泥质红褐陶。微敛口,斜弧腹。素面。宽9.3、高7.6厘米(图四,4)。
18CQY∶21,口沿残片。夹蚌黄褐陶。侈口,高领,斜折肩。宽12.3、高11.3厘米(图四,5)。
18CQY∶22,口沿残片。夹砂灰陶,砂粒较细。敛口,弧腹。器表饰交叉细绳纹。宽11.3、高14.9厘米(图四,6)。
积石墓 被当地建筑高压线杆破坏殆尽,残余人骨碎渣,墓葬具体情形难辨。清理出土陶器5件(图五,1—5),在当地征集到该墓所出陶器2件(图五,6、7)。陶器以泥质陶为主,皆内外壁抹光,素面。器类有盆、钵、壶、豆。
图五 七里河墓葬出土陶器
18CQM∶1,单把壶。夹砂红褐陶。喇叭口,高领,肩部有一个把手,鼓腹,平底。口径11.2、高18厘米(图五,1)。
18CQM∶2,敛口钵。泥质黄褐陶,陶土内含细碎云母。残宽8.8、残高5.5厘米(图五,2)。
18CQM∶3,敛口钵。泥质灰陶。近口部有两个穿孔,应起修补用。残宽26.6、残高8.8厘米(图五,3)。
18CQM∶4,折腹豆。泥质黄褐陶。仅余豆座,喇叭形口。残宽9.5、残高7厘米(图五,4)。
一方面,小麦的现代化种植需要大量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做支撑,即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操作。另一方面,春夏交替季节是防止病虫害的最佳时间,此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突出,而目前大多数青年人都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尤其是学历较高的青年,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短缺,同时也影响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性与专业性。
18CQM∶5,折腹盆。泥质灰褐陶。直口微敞,折腹,上腹壁微内凹,下腹较弧。残宽19.5、残高13.4厘米(图五,5)。
18CQM∶6,折腹盆。泥质红陶,内壁有修整痕。直口略敞,折腹,上腹壁内凹,下腹微弧折收,窄平底。口径33.7、高17.7厘米(图五,6)。
18CQM∶7,折腹盆。泥质红褐陶,内壁有修整痕。直口较敞,折腹,上腹壁近斜直,下腹微弧折收,平底。口径24.2、高12.8厘米(图五,7)。
七里河遗址还采集到陶器残片1件。
18CQ∶01,盘座。泥质黄褐陶,内外壁抹光。圈足较直,足上有4个圆孔(图六)。
图六 七里河遗址采集陶盘座(18CQ∶01)
上西沟窑遗址位于赤城县西北约20千米的云州乡上西沟窑村东侧,所在地属于白河上游西岸第一阶台地,海拔约1200米。遗址南侧紧靠一条季节性河流,现已干枯,仅存卵石河道痕迹。遗址地表、剖面未见遗迹现象,在一处约25平方米范围内,采集到较多新石器时代陶片及石斧1件(图七),怀疑所在地系残留的灰坑底部。
陶片绝大多数为泥质陶,分黄褐色和红褐色,前者略多。内外壁基本抹光。多数为彩陶,纹饰清晰者皆黑彩。少量素面。器形以钵类为主,个别为罐等。另有数件夹细砂黄褐色陶罐。
18CS∶1,残片。泥质红褐陶。内壁凹凸不平。黑彩纹饰为近平行弧线条带纹。残宽7.3、残高4.3厘米(图七,1)。
18CS∶3,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弧线纹、三角形纹等。残宽9.3、残高8.8厘米(图七,3)。
18CS∶4,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有连续弧线纹、三角形纹等。残宽10、残高8.9厘米(图七,4)。
18CS∶5,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主要为两组连续弧线纹组成的环形纹。有彩脱落和溢流迹象。残宽13.1、残高15.3厘米(图七,5)。
18CS∶6,残片。泥质黄褐陶。黑陶纹饰有连续弧线纹组成的环形纹、弧边三角形纹等。残宽10.4、残高6.8厘米(图七,6)。
18CS∶7,残片。泥质红褐陶。黑彩纹饰为多组曲线条形成,近似涡纹。残宽14.2、残高10.2厘米(图七,7)。
18CS∶8,耳部残片。泥质红褐陶。内壁凹凸不平,外壁抹光。黑彩纹饰有长方形格等。残宽9.1、残高7.1厘米(图七,8)。
18CS∶9,罐口沿残片。泥质黄褐陶。侈口,圆唇,弧腹。黑彩纹饰为平行错列实心方格纹。残宽7.5、残高7.6厘米(图七,9)。
18CS∶10,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有菱形网格纹、弧边三角形纹。残宽10、残高8.9厘米(图七,10)。
18CS∶11,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有菱形网格纹、弧边三角形纹。残宽7.4、残高4.1厘米(图七,11)。
18CS∶12,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主要为多组菱形网格纹。残宽14.5、残高13.3厘米(图七,12)。
图七 上西沟窑遗址出土器物
18CS∶13,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有垂弧纹、菱形网格纹等。残宽15.8、残高10.3厘米(图七,13)。
18CS∶14,残片。泥质黄褐陶。黑彩纹饰有垂弧纹、菱形网格纹等。残宽12.8、残高8厘米(图七,14)。
18CS∶15,罐底部。泥质黄褐陶。器壁较厚,近斜腹,平底。素面。残宽8.1、残高6.2厘米(图七,15)。
18CS∶16,罐口沿。泥质黄褐陶。侈口,卷沿,圆唇,束颈。口部原饰红彩,已剥落。残宽7.4、残高5.3厘米(图七,16)。
18CS∶17,双腹耳罐。夹细砂黄褐陶。侈口,微折沿,圆唇,斜弧腹,最大腹径处有对称双竖耳,宽平底。内外壁抹光,素面。口径11.3、高9.5厘米(图七,17)。
18CS∶18,罐口部残片。夹细砂黄褐陶。器壁薄,近直口。近口部黑彩脱落,余饰交错细绳纹,稍凌乱。残宽10.1、残高7.2厘米(图七,18)。
18CS∶19,罐口部残片。夹细砂黄褐陶。器壁薄,口微敞。器表饰交错凹绳纹,形成凸方格。残宽13.2、残高7.7厘米(图七,19)。
18CS∶20,石斧。长条形,上窄下宽,两面出刃,刃略宽。磨制。长9.1、宽4.7厘米(图七,20)。
根据遗存背景和内涵,本次七里河遗址、上西沟窑遗址调查的资料可分为两组。
第一组包括七里河陶窑遗存和上西沟窑采集遗存。遗迹除陶窑外有灰坑迹象。出土遗物较丰富,以陶器为主,还有个别石器。陶片多是泥质黄褐陶和泥质红褐陶,有少量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黄褐陶、夹蚌黄褐陶等。陶器制作规整,内外壁基本经过抹光。纹饰比较复杂,泥质陶大多为彩陶,具体纹样丰富,夹砂陶饰交错细绳纹、交错凹绳纹等。素面陶占有一定比例。陶器多为残片,仅少数可复原,可辨器形有敛口钵、敛口盆、小口罐、鼓腹罐、腹耳罐等。石器见有长条形磨制石斧。
大量彩陶片是本组遗存最富特征的文化内容。黑彩为主,超过彩陶总数的90%,少量红彩。图案除个别似变体鸟形纹外,皆几何形花纹。花纹基本元素有条带、线体和块体,个别圆点。条带弯曲或平直,线体为直线或曲线,块体多三角形变体或方块。纹饰往往由多种元素构成,所见主要有弧边三角纹、连环纹、连弧纹、勾连纹、网格纹、弯折纹、方框纹、条带纹等。彩陶因残缺多难以准确辨识完整构图,局部图案往往由不同纹饰组成。以弧边三角纹、连环纹、网格纹等作为突出内容形成的纹饰组合最为普遍。
第二组以七里河墓葬遗存为代表。墓葬形制为积石墓。出土陶器7件,器物组合为折腹盆、敛口钵、单把壶、折腹豆。陶器以泥质陶为主,个别夹细砂陶,多黄褐色或红褐色,少量灰陶。所有陶器皆内外壁抹光,一些内壁修整痕迹明显,制作较为精细。七里河遗址采集的陶盘座从特征看也应该属于该组。
第一组遗存陶器大多制作比较规整,泥质陶居多,流行红褐陶和黄褐陶,彩陶以黑彩为主,大量出现的是以弧边三角形、曲线、直线等基本元素组成的不同几何形图案,并见有圆点纹、疑似变体鸟形纹等。这些文化特征与渭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的庙底沟文化陶器特征较为相似又呈现一定变化,显示出庙底沟文化之余韵。一些特征较明确的图案广布于赤城周邻地区。如18CQY∶16罐所饰的连缀三角形与菱形纹、菱形网格纹,见于庙子沟F15∶21①、义井遗址采集②、中贾壁T9③b∶5③等彩陶器上。18CS∶9罐所饰的平行错列黑白相间方格纹,见于海生不浪TS11∶7④、城子山T1②∶5⑤等彩陶器上。个别特征点较多的陶器形制在周邻地区也有相近者。如18CQY∶1敛口饰条带纹钵,形制特征似午方T5③∶273钵⑥。18CQY∶16大侈口曲腹红彩罐,形制特征似大坝沟IF9∶3、IH58∶1盆⑦。18CS∶9侈口卷沿斜腹平行错列纹罐,形制特征似盐池、海生不浪⑧、白泥窑子⑨同类器。18CS∶17侈口折沿小双耳宽扁近筒形罐,形制特征似庙子沟H30∶3、M35∶2罐⑩。参照调查或发掘简报、报告及有关研究认识,所对比遗存年代基本不出半坡四期文化阶段。这一范围亦当是第一组遗存的主要年代跨度。考虑到本组彩陶尚流行、庙底沟文化风格仍较浓郁、上西沟窑单位不明等因素,年代跨度可能较大,上限或可早至庙底沟文化晚期。综合而言,第一组遗存大致相当于庙底沟偏晚至半坡四期阶段。
第二组遗存3件较完整的器物中,18CQM∶6上腹内凹窄平底折腹盆,18CQM∶7上腹近斜直中宽平底折腹盆,18CQM∶1喇叭口高领单把壶,造型和制作风格分别颇似石棚山M32∶7、M28∶11、M27∶1同类器。无疑,该组遗存当处于小河沿文化阶段。参照小河沿文化最近研究成果,第二组遗存年代似可进一步精确为小河沿文化中期,相当于半坡四期阶段。
七里河遗址和上西沟窑遗址2018年的调查主要获得了仰韶时代晚期的考古学资料。
两组遗存除上限可能略有差异外,年代范围基本相当。七里河陶窑与墓葬处于同一遗址,该遗址距离上西沟窑地点仅约12千米,均沿白河干线分布,两组地理关系较为密切。不仅如此,两者内容也有一些相似,皆流行泥质褐陶,注重器壁修整,内外壁基本经过抹光,都有素面敛口钵、喇叭口束领壶等器形。两组遗存在时空位置、文化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就目前所见资料而言,难以从文化性质角度将两者区分开,很可能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其间呈现的差异应主要源于遗存单位性质、材料揭露不平衡等因素。鉴于七里河遗址单位明确、内涵较丰富,可将两组内容统称为七里河遗存。
七里河遗存周邻地区已确立的年代相近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有辽西山地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内蒙古中南部一带的庙子沟文化(或称之海生不浪文化),燕山南麓的雪山一期文化。从上文讨论和有关内容对比看,七里河遗存与这些文化关系密切,但目前尚不宜简单归入其中任一。一方面,据现有材料,四支文化皆有前揭相对稳定区域,尚无确凿证据表明它们分布在白河上游一带。另一方面,七里河材料相对上述文化虽甚为单薄,但像变体鸟纹、交错弧线形成的成组勾连纹,弧线与直线形成的成组波折纹,连续方框纹,多组曲线条形成的连涡纹等具体风格却透示出鲜明个性。再者,七里河遗存与四支文化分别对比也具有若干不同差异。如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鲜见连缀三角形与菱形纹结合的菱形网格纹,庙子沟文化、雪山一期文化不见石制葬俗等。
彩陶是七里河遗存重要特征,张家口南部多个地点曾发现有彩陶片。其中,壶流河流域三关、庄窠、筛子绫罗等地彩陶可能会早至庙底沟早期,主体成分或属于庙底沟类型(文化)。桑干河南岸周家山、宋家庄等地彩陶从特征看,年代属半坡四期或稍晚,可能系雪山一期文化。洋河北岸的二道沟、贾家营等地彩陶亦为半坡四期阶段,所饰黑彩图案有圆点弧线纹、涡纹、网纹,与七里河遗存具有较大相似性,很可能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
由上可知,七里河、上西沟窑遗址材料连同二道沟、贾家营等地发现,具有区别于周邻地区年代相近文化遗存的独有特征,但当前受材料所限,尚不宜将其归属或命名。不过,对比周邻遗存、结合自身特征看,不排除系一支约仰韶晚期主要分布于以白河上游为中心,冀北山地的新的文化类型。
多年以来,冀北山地白河上游一带新石器时代考古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七里河、上西沟窑遗址此次调查获得的一批珍贵实物资料,使得对本地仰韶晚期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了解。不仅如此,相对于辽西山地、燕山南麓、张北高原、蔚县盆地等周邻地区大量发现,整个冀北燕山山地新石器时代考古长期缺乏系统工作,这里仅见零星资料信息,致使有关新石器时代尤其是仰韶时期的文化面貌甚是模糊。上述资料信息以及形成的学术认识,为今后冀北燕山山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提供线索的同时,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两个遗址所在的白河上游属燕山南北地区腹地,位于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段核心,文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调查资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仰韶时期有关的区域文化格局与互动。比如,大量证据表明同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与辽西地区文化联系密切,有研究认为,红山文化的平行错列黑白相间方格纹是庙子沟文化传入的,从地理位置看,文化传播应该由七里河遗存同类纹饰实现。此外,七里河遗存连续弧线组成的环形纹与庙子沟文化、红山文化的垂鳞纹极为相似,可能也具有相似传播中介作用;七里河墓葬残余3件素面折腹盆,同类器在庙子沟文化、小河沿文化有较多发现,来源应该就在两者之间,结合伴出的单把壶、积石葬俗等内容来看,直接源于小河沿文化的可能性较大。折腹盆同样见于年代略晚的姜家梁、张家园等地。七里河遗存或还充当了小河沿文化影响雪山一期文化的某种桥梁。
庙底沟文化以彩陶为主要指征的大范围文化扩展与播散,及其引发的不同地方文化格局联动变化,是公元前4千纪史前中国文化演进的突出特征之一。张家口及燕山一带是体现较为明显的区域。本次调查资料为探索有关内容提供了一定依据。首先,七里河遗存除部分彩陶所彰显的庙底沟文化因素外,又存在积石墓、折腹盆、单把壶、双耳罐及交叉绳纹、平行错列方格纹等来自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庙子沟文化等的因素,还有如圈足盘、网格纹等其他文化因素,文化构成鲜明体现出庙底沟文化因素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情形。其次,七里河遗存连同三关等地发现很好地反映了庙底沟文化彩陶在张家口及燕山一带传播的层次性与渐进性。目前,资料显示,庙底沟彩陶在本区域的出现很可能先抵达了蔚县一带,这里不仅彩陶年代早,相关遗存主体成分甚至即可归入庙底沟文化,或属后者直接植入区。七里河遗存所在的冀北山地白河一带虽然庙底沟彩陶因素浓郁,但更具强烈的混合文化味道。而北逾燕山的辽西山地同期文化则与庙底沟文化泾渭分明,仅显示出文化影响与交流而已。再者,七里河遗存透示出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周边地区播散的不平衡性,以及与不同因素相融合的复杂性。七里河陶窑内容对此有所体现。这是一个包含较多彩陶片的明确单位,其中的庙底沟文化因素可能已晚至半坡文化四期,所谓的鸟形纹变异甚大,弧边三角纹等已多形成新的纹饰组合等。这些无疑也反映出彩陶传播过程中的地方化色彩。此外,该陶窑的发现对探索史前陶窑的发展演变以及陶器生产等也有积极意义。
七里河、上西沟窑遗址调查资料,不仅填补了赤城白河一带考古发现空白,对于深入认识冀北燕山山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燕山南北及北方长城地带仰韶时期文化联系、庙底沟文化向燕山一带的文化传播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一定价值。以此为线索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田野考古工作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
附记:本次调查领队为王培生,参加遗址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的人员有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魏惠平、刘文清、张益嘉,张家口市博物馆顾问陶宗冶,赤城县博物馆李沐心、邱广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鹏,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洪猛、王菁等。器物由陶宗冶、王鹏、马雅宁修复。线图由陶彦辰绘制。调查和整理工作得到陶宗冶、王培生、戴向明、任瑞波等大力支持与帮助,谨致谢忱。
执笔:刘文清 洪 猛
魏惠平 张益嘉
注 释:
①⑦⑩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庙子沟与大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44页;第297、第402页;第63、第270页。
②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义井村遗址清理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
③ 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93年第4期。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中南部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学集刊》(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40页。
⑤ 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
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学集刊》(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1—78页。
⑧ 吉发习:《内蒙古托克托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8年第6期。
⑨ 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复查》,《考古》196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