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琴
茂名市中医院 手术室,广东 茂名 525000
老年心血管患者相较于其他心血管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生理特征,同时因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性大,手术室护理要求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极多的不安全因素,不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而且危害老年心血管患者预后[1]。因此,要高度重视引起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措施规避医疗事故,消除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患者手术疗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以此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56例)与研究组(56例)。参照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61~84岁,平均(75.24±3.54)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15例,心律失常19例,冠心病22例;NYHA的心功能分级:Ⅱ级24例,Ⅲ级21例,Ⅳ级11例。研究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60~85岁,平均(75.51±3.39)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16例,心律失常20例,冠心病20例;NYHA的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19例,Ⅳ级15例。本研究入选者均掌握研究目的并签订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取得医院医学伦理会同意。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心功能分级、年龄、性别构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均根据相关心血管标准诊断确诊;心功能分级在Ⅱ~Ⅳ级。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参照组给患者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首先对患者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分析与总结,结合患者基本手术室护理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构建风险评估小组:组织手术室相关人员构建风险评估小组,对老年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有效评估,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要求小组成员开展手术室护理相关不安全因素培训与教育,增强其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认识,提高自身行为意向与不安全因素意识;
(2)定期考核:对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定期考核,主要是考核护理安全知识掌握度、操作业务能力、配合医师规范无菌操作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工作责任心等内容,此外还要考核护理人员的理解沟通能力、应急变应能力、风险应对操作技能水平等。
总之,在老年心血管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手术室护士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沟通技巧能力,贯彻手术室安全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性因素。
采取本院资质的调查问卷调查护士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认识程度、工作责任心、不安全因素意识、自身护理操作行为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每项内容均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越好。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士手术室护理管理认识程度、工作责任心、不安全因素意识、自身护理操作行为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等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结局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结局对比(,分)
研究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无人死亡,参照组中出现1例心脏破裂、2例室间隔穿孔、1例心力衰竭,最终有 1人死亡。
(1)患者的因素。心血管疾病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其发展迅猛,极易反复发作,加之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自身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当疾病发作后,若无法及时医治,将会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方式是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快速的治疗方式,但因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特殊性,在手术过程中极易遇到多种突发状况,增加手术室护理室难度,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患者不良情绪都会影响疾病稳定,影响手术疗效与护理结局[3]。
(2)护士因素。因手术室每日都有大量的工作,护士面临着多种类型的手术,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负荷,护士的身心均遭受极大的压力,疲惫不堪。因此,导致护士生出厌烦情绪,服务态度变差,也容易在工作过程出现差错。因医院编制问题,手术室内复式的监制一般较为紧张,而新上岗护士外出学习的机会又少,导致业务能力较低,专业护理知识不足,适应能力差,对于突发事件没有足够能力处理,经验不足,沟通技巧不足,无法和医生有效沟通,配合度较差[4]。在手术结束并要进行体腔关闭前后,出现敷料、器械、物品清理错误问题,标本保存方式不正确或者运送标本过程中出现差错。护士没有严格遵循手术室相关制度,护士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在交接患者时出现差错,将患者推至其他的手术室;对患者体位进行不正确的指导,安置患者时体位错误,易导致患者出现褥疮;止血带、束缚带没有正确绑扎,压迫了患者神经,对患者循环、呼吸造成影响,另过程中使用约束带过紧,会让患者血液循环阻塞,损害患者神经系统[5-6]。
(3)手术室因素。手术室里面安装着很多大型医疗设备,而老年心血管疾病复杂,因此对手术室护理技术要求也高,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运输、体位摆放等都会增加手术风险;近年来高端医疗设备被广泛推广,而护士还未很好地掌握;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护士缺乏管理,而护理安全工作的核心就是质量管理,从而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7]。
(1)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患者极易存在心理问题,因此必须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动与其沟通,疏导其负面心理,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开展手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护士要保持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给予患者人性化管理,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全的手术氛围,降低患者因心理因素带来的风险问题[8]。
(2)护理人员方面。护士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都要具备高超的护理技术,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①手术前:手术之前,护士积极指导患者正确饮食,确保老年患者新陈代谢功能、胃肠功能正常运转,让老年患者有较好的体力下接受手术,防止在手术过程中体力过快流失影响手术疗效;睡前还要嘱咐患者保证睡眠质量,指导患者在床上正确的方便方法,为术后康复提前做好准备;术前提前准备好抢救急救药物;若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护士应当正确指导患者咳嗽,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方式将冠状动脉中遗留的造影剂排出[9]。②手术中:手术过程中,护士要为老年患者全面开展手术室护理,正确配合医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护,对患者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及时为患者开展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对于在手术过程中清醒过来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安慰,缓解患者心理负担[10]。③手术后:完成手术之后,护士要指导老年患者进行康复工作,首先嘱咐患者健康饮食,多食用含纤维素、蛋白质的食物;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同时指导患者家属术后各种应注意事项,要求家属积极配合,以此进一步巩固手术疗效;护士还要做好护理记录书写工整,做到书写规范、准确、细致,如果书写存在错误、漏记、涂改等现象,会使得书写文书失去了真实性与准确性,当出现医患纠纷时不具备提供证据的法律效果[11-12]。
(3)管理方面。①完善手术流程:对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以及手术流程进行完善,护士在手术前积极开展访视核查工作,护士之间的交接班必须确保无误,相关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手术规定,明白自身职责所在[13]。②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组织护士开展岗位培训,加强护士护理知识与技巧,积极指导护士学习先进医疗设备的操作方式,提高护士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让护士能够主动性、预见性的排除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工作与护理工作能顺利开展。③制定弹性排班制度:心血管手术精密度较高,而老年患者自身机体较为特殊,心血管手术室护士会长时间处于应激工作状态下,这是引起护理危险性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夜间的急诊性心血管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会导致护士保持在一个过度紧张与超负荷的状态下,睡眠严重不足,因此心血管手术室相关护士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级别、岗位、类别来制定最恰当、具有动态性的排班制度,确保经验丰富护士与新上岗护士合理搭配,实施有弹性的轮休,有效减降低护士疲劳度,充分考虑到护士身心健康,确保其能够充分的休息,防止超负荷工作,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14]。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健康,而治疗心血管疾病需要极长的时间,因此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现代护理模式下,提倡的是个性化、整体性相结合的护理服务模式,要求患者生理、心理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对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全面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消除患者手术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