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峰 , 徐海波 , 贾 旭 , 赵延阔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11)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铁路运输业及相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己经与公路货运共同成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1-3]。在满足内需的同时,部分产品及相关零部件已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铁路货车及相关零部件的出口量持续增加[4],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铁路机车各部位零部件的性能要求各有不同[5-6]。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高纬度高寒地区对货车零部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如俄罗斯机车车辆公司企业标准一般要求货车使用的低碳合金铸钢-60 ℃冲击吸收能量不低于13.4 J[9]。而我国沿袭AAR 标准开发的铁路铸钢材料B+级钢对-60 ℃冲击吸收能量不作要求。通常,B+级钢的-60 ℃冲击吸收能量低于10 J,则无法满足高寒地区的使用要求。
本研究以B+级钢为基础,研究提升其-60 ℃的低温性能,使之在维持B+级钢的强度与塑性指标的同时,-60 ℃冲击吸收能量达到20 J 的目标性能要求。
对于耐低温铸钢来说,韧脆转变温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成分设计要始终围绕其开展。C 是钢的主要强化元素,但C 会急剧降低钢的低温韧性,使钢的韧脆转变温度提高,因此C 可以做适当下调,调整上限至0.220%。Mn 可增加钢组织中奥氏体的稳定性,细化珠光体,提高钢的淬透性;同时Mn 具有很强的脱氧能力,可以和S 形成MnS,改善钢水的品质,因此Mn 含量不做调整。P、S 作为杂质元素,都会对钢的塑性和韧性起着有害的作用,而P 更会显著增加韧脆转变温度,因此均限制其上限至0.020%。Ni 能提高铸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同时Ni 可扩大奥氏体区域,能显著降低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因此对Ni 含量进行上调。此外,晶粒细化对韧脆转变温度的降低也具有显著效果。Nb 元素在钢中与C、N、O 有极强的亲和力,可形成多种稳定的化合物,从而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度。因此,本研究拟添加微量的元素Nb,研究其对调整成分后的B+钢低温性能的影响,初始设定Nb 含量在0.10%以下。
试验用耐低温铸钢经100 kg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在1540~1590 ℃通过树脂砂造型的基尔试棒浇铸成型。试棒经热处理后,按GB/T 228.1 进行拉伸试样的制备及拉伸试验,按GB/T 229 进行冲击试样的制备及冲击试验,试样开V 型缺口。
为了提高低温铸钢的冲击韧性,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在强度和硬度相同条件下,具有高温回火马氏体(索氏体)组织的钢冲击韧性最好,贝氏体组织较差,珠光体组织最差。所以,低温钢的调质处理比正火、回火处理有较高的冲击值,且使脆性转变温度有明显的向更低温度转移的趋势[10]。但刘德义等[11]采用二次正火的热处理工艺也提升了B+级钢的低温韧性,其机理源于二次正火比一次正火更能细化铁素体与珠光体组织,使晶粒细化,增加了晶界总面积。晶界面积增多,界面处复杂的位错结构对裂纹扩展的阻力增大,在较多的界面上,未溶碳化物及杂质缺陷的偏聚程度下降[12],所以低温冲击吸收能量较一次正火有较大增加。
为了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针对调质处理与二次正火工艺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的试验钢成分为0.220%C、0.520%Si、0.960%Mn、0.020%P、0.016%S、0.420%Cr、0.450%Ni(质量分数),热处理后的性能见表1。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在成分相同的条件下,二次正火后的低温铸钢强度稍低,但断后伸长率较好;调质处理后,强度有了较大提升,但塑性有所下降,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不明显;经正火预处理+调质处理后,-60 ℃低温冲击性能明显提升,达到了20 J 的设计要求,同时塑性也较未预备热处理的试验钢有所提升。据此,确定后续试验钢种的热处理工艺为正火预处理+调质处理。
表1 不同热处理工艺后试验钢的力学性能Table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st steel after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为了验证Nb 元素对试验钢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浇注4 炉不同Nb 含量的低温铸钢材料,经正火预处理+调质处理,试验钢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见表2。
表2 不同Nb 含量低温铸钢试验材料成分与性能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temperature cast steel with different Nb content
图1 为不同Nb 含量对冲击吸收能量与断后伸长率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随着Nb 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冲击吸收能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Nb 含量达到0.040%时,冲击吸收能量达到最高值。但是断后伸长率却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而且断后伸长率数值普遍偏低,因此后续热处理工艺需要做适当调整,回火温度应予以提高。保持淬火温度不变,提高回火温度20 ℃后试验钢的成分与性能见表3。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钢的延伸率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于该炉次C 元素偏下限,回火温度提高,试验钢强度下降明显,但仍满足设计要求。
表3 提高回火温度后的试验材料成分与性能Table 3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st steel after increasing the tempering temperature
图1 Nb 对冲击吸收能量与断后伸长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Nb on impact absorption energy and 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
图2 为不同Nb 含量的试验钢经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可见组织均为铁素体+回火索氏体。当试验钢中Nb 含量为0.010%时,组织中回火索氏体相对较为粗大,组织不均匀且局部存在偏聚现象,其强度最低;随着Nb 含量的增加,回火索氏体与铁素体晶粒细化并且均匀,晶界面积随之增加,裂纹扩展所需能量增大,因此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升高;但Nb 含量超过0.040%,达到0.060%时,铁素体组织开始部分粗化,晶界面积比之前略有降低,同时,出现部分针状魏氏组织(图2c),导致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开始降低;Nb 含量由0.060%增加至0.100%时,钢中铁素体含量由60.14%下降至51.12%,且铁素体晶粒变得更为细长,与多边形铁素体相比,晶界面积大大降低,裂纹扩展所需能量减少,因此其冲击吸收能量下降较多。
图2 不同 Nb 含量试验钢金相组织图Fig.2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test steel with different Nb content
综上所述,当Nb 含量在0.040%时,试验钢的组织均匀,晶粒细化,-60 ℃低温冲击吸收能量最好。随着Nb 含量的提升,晶粒细化效果逐步减弱,冲击吸收能量值开始下降。因此,本试验钢取Nb 含量为0.020%~0.060%。
1)在B+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Nb,优化合金成分,经过正火预处理+调质处理,在保持B+钢强度与塑性指标的基础上,实现-60 ℃冲击吸收能量达到20 J 的目标性能要求。
2)该低合金耐低温铸钢经正火预处理+调质处理后,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回火索氏体;当Nb 含量为0.04%时,组织均匀,晶粒细化,低温冲击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