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2022-11-18 20:08宋建华刘丽云
现代园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园理念绿色

宋建华,刘丽云

(1 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2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 253023)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可以利用的城市活动空间并不充足,而在“公园城市”理念提出后,相关部门以此为指导思想对城市进行生态建设,以期为广大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公园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1 概念

“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城市的结合体,“公园城市”是指城市在公园体系和绿地系统中生长,公园中涵盖了城市,城市成为了构成公园的主要元素之一,无论是城市中生活的人群,还是城市中的各类建筑,亦或是城市中的生活,都被纳入到生态系统中,从而使城市和公园以及人群三者实现有机融合。“公园城市”中的“公”指的是公众,不管是公园还是城市,都不属于个人物品;而“园”则指的是由大自然孕育而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大自然构成的空间营造,重在凸显纯天然的、非人工加工制造的绿化植物等;“城”指的是城市中由钢筋混凝土建设而成的建筑物,主要体现了时代性和现代化;“市”指的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群组成的生活集市。“公园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与公园相关的各种生态绿色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连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绿色化系统[2]。通过这种新的设计形式,改变了城市的孤立性,使其不再以孤岛的形式存在。城市中的人群就仿佛在美丽的公园中生活,紧密连接公园和城市,使其产生微妙的融合感,形成生态绿色化共同体。给人营造一种城市即公园,公园即城市的联想,不仅实现了稳定的生态网络框架,还实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未来理想城市的最佳模式。

1.2 特征

“公园城市”构建具有的优势及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 方面:第一,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市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城市属于公共财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共有的空间,并不是某个人的个人物品,城市为广大人群提供了美化生活的社会价值,让人们可以在“公园城市”的发展中享受美化生活带来的欢愉。第二,提升了城市设计的整体性。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力量,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使设计方案更加具有灵动性,并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整体规划城市,在调整“公园城市”结构时,要从上到下,以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公园城市”体系。第三,“公园城市”即公园+城市和城市+公园的构架,这是实现城市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网络构架。在设计“公园城市”时,需要营造绿色共享空间,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并构建出科学化的绿地系统,实现对城市景观风貌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并在整个设计中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2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转变中遇到的问题

“公园城市”是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是在原有的自然生态基础上实施的改造工程,通过建立“公园城市”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发展目标,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和发展。但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设计城市,使其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面对并改进。

2.1 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人口数量增加迅速

这为“公园城市”的建设增加了难度。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化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对各方面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如水资源、电资源等,而且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平衡。除此之外,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生态资源的分配也遇到了巨大的问题,有限的生态资源无法实现平均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人均公园占地面积也会相应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3]。如在公园游玩的人口数量会增长,同时在公园附近的餐饮店、饮料店、饰品店等商业机构会逐渐增多,这些商业机构的出现会影响公园环境建设质量,尤其是餐饮店的污水排放问题会更加严重,从而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2.2 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公园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如果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总是从经济效益角度改进公园城市布局,不仅会影响城市风貌和生态景观,还会严重破坏景观资源,不利于城市发展。

2.3 随着生态建设的发展,人工改造破坏了景观的生态美

“公园城市”的建设工程随着政策的提出而得到落实。“公园城市”的建设,本是在遵从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发展基础上制定的建设方案,所实施的人工改造也是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开展的人工维护工作,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某些地区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违背了这一建设原则,破坏了生态系统。例如,在刚开始开发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时,由于没有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支撑,当地又较重视经济效益,开展了一系列填埋河道、池塘,开设人工景点等改造工程,破坏了原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结构,一些生态要素不是被重新进行安置,就是被遗弃,严重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宅,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景观生态美。

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设计城市,需要结合现有的设计方法,探索实施城市设计的具体路径,并重点从风貌形象、慢行体验以及人居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设计策略:完善公园城市体系,在公园中构建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游憩服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根据公园绿道规划,从空间设计过渡到重视人的感知,并结合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慢行道,形成多元化的生活场景;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塑造别具一格的景观风貌。从而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规划策略。具体有以下6 种设计方法:

3.1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共享公园城市体系

“公园城市”理念下对城市进行设计,要改变居民以往的生活方式,将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为主要设计目的,让城市居民可以在公园城市中放慢脚步,改变快节奏生活,能够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享受城市带来的美好生活[4]。例如根据规划区域内人员的不同需求合理布局空间体系,精心设计别具特色的公园驿站,供人们在散步、游玩时休憩;餐饮区域进行整体规划,避免混乱错位,形成特色餐饮街道;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咖啡馆,奶茶店等业态,丰富餐饮文化层次,增强对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吸引力度。让人们在公园中可以相互交谈、畅聊,从而释放压力,形成可漫步、可聊天、可休憩的城市空间。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制定适宜的城市公园分级制度,并构建以公园绿地和绿道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园网络体系,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打造适合城市居民居住的美好生活场景;根据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不同需求,完善相关的公园服务能力,尤其是针对老人、孩子全体打造出专属公园体系,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此同时,提升城市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有效整合公共功能、公共空间以及公园绿地,让城市和公园能够更好地融为一体。

3.2 提升绿色生态价值和宜居风貌价值,打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环境

首先,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设计绿色山林水湖景观生态,丰富植被体系,建立多层次、多群落的生态植物网络和绿地系统等。而在布置绿色空间时,则以城市公园为中心,植入屋顶花园、微庭院等小空间,通过水系以及绿道将敞亮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完善的绿色空间网络系统,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生活环境。其次,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设计城市,通过单体设计建筑提升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效果,增强生态本底和建筑融合感,打造城市和公园有机融合的特色风貌。

3.3 提升城市空间体系,营造公园城市特色生活场景

在设计规划交通体系时,要采取分类分级的设计方式保持交通网络的有序进行,明确各个交通道路的功能,构建出网络顺畅的通行结构,避免出现局部拥挤或者过于松散等问题,合理设计城市中的生活、商业等功能区慢行步道,将城市中的居住小区、生活区以及商业区串联到一起,营造出休闲娱乐、商业消费、公共服务等生活场景。基于此,在构建交通体系时,可按照增支路、留空间的原则,打造城市特色慢行系统。在构建这一交通体系时,切记要明确快同慢行的功能,在保证安全行驶的同时,满足居民高效的出行需求。规划区内较大面积的居住区,可以进行模块化分割,道路网络合理连接,形成连贯的区域内部路网。并结合区域地形要求将增加的支路道路作为居住区绿道载体,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绿道慢行体系的关联性。与此同时,要根据慢行绿道的长度、宽度等不同,设计形式特点符合其规模的商业街道、休闲娱乐街道以及通行优先车道等,依靠设计合理的特色慢行系统,为人们打造特色的生活场景。

3.4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绿色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第一,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建设,仅停留在满足人们的生活休息层面还不够,还要加大挖掘公园绿色生态体系的商业潜力,提升内部绿色经济产业的活力,公园四周的开阔空间地带,以及外部附近区域打造新的消费场所,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构建“个性化、科技化、主题化、体验化”为一体的新型消费场所,创造聚会空间,增加场地价值,包括在高品质绿色空间内融入相关的商业机构,如运动养生、跨界新零售、餐饮住宿、便民生活、亲子游乐、休闲娱乐等与公园具有高匹配度的多层次生活消费场景。第二,融入现代环保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如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建立具有绿色环保功能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培育新的消费形态。第三,打造新的消费场景,促使生态建设能够有效融入到市民生活中,形成宜居生活环境[5]。并在服务、产品、空间和政策等要素基础上创建新的消费场景,为广大市民带来全新的体验感,以此创新市民的生活方式,提升市民对公园城市的认同感以及生活在公园城市中的幸福感。第四,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能够以科学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式和新技术引领城市设计规划,并在城市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贯彻并落实“公园城市”理念,从而为城市发展的转型和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5 促进生态和生活平衡协同发展

新时代在对城市进行设计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公园城市的生态、市民的生活,还是城市的生产,都需要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友好关系。在“公园城市”理念下,需要将以市场为主体的商业逻辑运作方式转变成以市民生活为主,能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式,使公园能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产业区内植入绿色景观,构建屋顶花园、绿色花园等,使生态和生活及生产能够实现平衡协同发展[6]。

3.6 完善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

首先,要构建“公园+配套”的社会服务网络,完善配套公共设施,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合理的健康城市基础框架:通过分析城市的总体布局,建立形态和空间组织,保证通风和疏散通道合理、安全、满足需求,能够在居住区受到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得到快速疏散,保证城市环境健康。其次,形成多样化的生活圈,为人们创建全新的生活方式。为此,需要根据城市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配套服务设施,并设计定制型的生活路线。例如规划区域人口为3 万~6 万,就要构建一个15min 社区生活圈(主要配套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1 座养老机构和中学)和3 个10min 的组团生活圈(社区商业网点、文化活动站、卫生服务站、3个社区中学、1 处小学)。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园城市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设计城市,需要不断探索“公园城市”的建设方法,寻找将“公园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设计建设中的有效路径。通过在公共服务、产业体系、绿色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的有效性建议,主要目的是为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态绿色生活环境,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猜你喜欢
公园理念绿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公园里玩
追踪绿色的秘密
一见如故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