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下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2022-11-18 11:57朱小峰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活化常州故居

朱小峰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47)

常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大多分布在延陵路上,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邻近市区的地理位置凸显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集聚效应,不同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体现着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如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处于城市中心位置,具有商业贸易和文化传承等功能。除此之外,历史文化街区内还集聚着众多文化景点,如瞿秋白纪念馆、人民公园、大运河、西瀛里明城墙、篦箕巷等,这些旅游资源形成了常州的文化特色,也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不可替代的象征。

1 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众多名人资源,如周有光、赵元任、史良等,这些名人故居成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大特色景点[1]。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拥有赵翼、苏东坡等名人,他们的故居也是市级文保单位。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东坡公园、舣舟亭等建筑遗存,这些都是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天宁寺是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的宗教建筑,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具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

目前政府对其进行了修缮保护,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依托文化宫商圈,着力打造具有常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商业文化街区,赵翼故居被改造成为纪念馆,展出赵翼的诗歌作品和史学作品,设置展示区陈列赵翼的生平事迹。苏东坡终老地藤花旧馆得到了修缮,将其开辟成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2 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模式

对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是对其保护开发的重要体现,是一种可以直接应用的开发途径。根据常州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类型和特点,将其从开发主体和开发形态来进行划分。由于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没有进行全部区域开放,只是对街区内部的部分地段进行开放,所以这些模式对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1 整体保留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过程中,注重对街区建筑的功能和设计、材料的使用和修缮技术等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同时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要求,不去破坏整体协调感。在活化利用时强调保持建筑形态的原真性,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建筑进行最大限度的保存。

目前常州历史文化街区中,采用原真整体性保护模式的有舣舟亭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不仅保留有原有的街巷肌理,还保留着老常州的生活状态。一些建筑如红梅阁、天宁寺、乾隆御碑、太平兴国石经幢、文笔塔等,成为原真整体性保护的代表建筑。天宁寺作为舣舟亭街区的代表性建筑,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在街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2 博物馆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式,主要是对名人故居现有建筑形态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为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等,用来展示名人生平用过的物品,表现名人生活的痕迹,叙述名人生平事迹,具有展示和收藏的功能,一般是在名人故居较多的历史街区实行。

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聚集地,名人故居众多,具有汤润之故居、道台府、赵熊诏故居、赵翼故居、吕宫宰相府等,还有文庙大成殿、意园等文物古迹。通过修缮和保护,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焕发了生机,一些名人故居成为博物馆,还有的被改造成为方志馆,展出常州二千多年城池发展史,通过一些光电声等现代技术,将一些动态的影像资料予以充分展示老常州人的市井百态。

2.3 创意园模式。这种模式是依托原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功能,利用原有的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升级,以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形成设计研发、建筑创意、文化传媒等产业的区域,为开展文化创意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交流和展示作品的空间。

三堡街—西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运河两侧,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和工业遗存,主要以展示传统店铺及老字号、民俗文化和传统市井生活、工业遗产为特色。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是以常州第五毛纺厂为基础,厂房建筑改造成为文化创意空间,设置一些创意工作坊,引进创意公司和艺术鉴赏公司等入驻,实行展品陈列、文化创意、演出设计、工业展览等为一体的保护模式。街区充分利用从厂房建筑和仓库大楼等,为企业提供孵化空间,传播城市文化内涵。

2.4 特色商业街区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为商业文化街区,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将商业管理模式植入到街区的运营,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一般是以店铺经营为主,以经营特色产品为主,如古玩商店、艺术品商店等。还有的是为特定人群提供消费需求的商业街,如婴儿街、时尚文化街等。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将文物建筑、商业文化、民俗风情等融为一体,通过挖掘名人故居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建设一些名人展览馆,另一方面引进一些商业品牌进行经营,如片仔癀等,丰富商业街的内涵。整条街区集聚了多家商铺,以经营地方特产、民俗文化等传统特色商品,还将常州地方特色文化植入,比如常州梳篦、乱针绣等,开设专门的店铺进行展示和销售,吸引了外地游客,成为带动常州老城厢复兴的引擎。

3 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对策建议

3.1 制定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相关政策。常州市目前制定出台了《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但是却缺少专门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政策,建议尽快制定出台《常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办法》,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纳入到法律保护范围,制定一定的保护措施。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建立社区参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障机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一些在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予以奖励。

3.2 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常州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统筹和合理规划布局,编制常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规划,对土地、建筑、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常州历史文化街区的监控管理机制,多个部门协同共享信息,实现动态化、数据化保护,提高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科学管理的准确性。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常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结合街区内建筑现状,建立信息化监控平台,全方位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监控,实现常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保护。

3.3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样化的投资机制。政府部门要设置专门资金,对一些需要修缮的文物保护单位予以资金支持,确保街区的传统建筑保存完好状态[2]。同时建立多样化的投资机制,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中,要创新投资模式,让外来企业可以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将其改造成为书店和茶座等,不去破坏原有的建筑形态。

猜你喜欢
活化常州故居
现代知识分子故居与“北京文学地图”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卫立煌故居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黄显声故居纪念馆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