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娜
(汕尾技师学院 广东 汕尾 516600)
在农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模式,将互联网技术与各个行业结合在一起,增加农村信息传输的渠道,使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尤其在农产品销售上,要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合理利用各项资源,转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使农民有更多经济来源。通过电商扶贫的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落实三农服务,帮助农民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使农民可以利用电商模式推销产品。
1.1 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经济迅速崛起,电商成为商品销售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城市中,电商发展迅速,设施、技术都在不断完善。为了带动农村经济,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努力向可持续、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建设,使农村可以开辟全新的经济发展渠道[1]。电商经济是当下的主流,可以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有助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落实,能够改变农村落后和贫困的问题,使农村也可以跟上时代步伐,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1.2 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贫困人数逐渐减少,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三农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采取电商扶贫的策略,引导农民开展与电商有关的生产服务,包括物流运输、包装、加工等等,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也增加了收入来源。很多农民具有生产管理的经验,掌握了现代化种植的技术,通过电商销售的方式推广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品价值,还可以提升销售效率。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使农民有更加开阔的眼界,从而转换身份成为电商从业者、农业经纪人等角色,为农村致富贡献更多力量。
1.3 提升农民综合素养。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脱贫是首要步骤,应该从帮助农民就业、提升农民经商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电商扶贫的方式,强化贫困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使农民认识到电商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为农民提供各类电商服务、培训活动,使农民更加了解信息时代的技术和知识,开拓农民的视野,为致富奠定基础。贫困农民不仅可以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也可以从事相关工作,包括物流、包装、市场经营等等,为农民提供更多展现自身特长、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与此同时,农民可以学习更多新技术,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采用多种电商销售方式,创建电商品牌,稳步提升农业收入。
2.1 主要政策。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村扶贫的一条新思路,采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村地区发展电商平台,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更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在2014年,我国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重点对“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行分析;2015年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策略思想;同年还发布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确定了农业电商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其后,又出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的意见》等等文件[2]。同时举办“2018 全国电商扶贫精准论坛”等活动,对电商扶贫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重点探索具体的实践方法。
2.2 有效措施。为了实现电商扶贫,要制定有效的措施策略,包括产业扶贫、利益联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监测体系等等。
2.2.1 产业扶贫。为了实现脱贫目标,积极引导贫困地区产业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应积极打造品牌、规划设计、传播营销,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品牌效应,将电商作为切入点,增加产业范围,构建特色扶贫小镇,形成跨域产业经济共同体,包括服务业、旅游业等等。
2.2.2 利益联结。在利益联结方面,可以促进政府和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等各方联合,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引导东部企业帮扶微小企业,建立加工基地、生产基地,构建园区带动生产托管、订单帮扶等模式,促进贫困群众收益的增加[3]。
2.2.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开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培训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等,提升其农业技能、强化致富能力,使贫困群众可以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发挥自身潜能和内在动力。
2.2.4 构建监测体系。政府可以构建监测体系,并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促进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的开展,使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避免出现返贫的情况。
3.1 加强统筹规划,健全电商体系。在传统理念的作用下,很多农村基层领导、贫困户、农户并不了解电商,企业对电商缺少投资的积极性,电商发展缺少资金和资源,造成体系不健全、发展难度大。所以,要先解放思想,针对生态破坏、文化荒漠、素质低下等问题制定有效的治理对策。要强化基层治理工作,使电子商务成为新业态,与精准扶贫政策、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在一起,促进电商经营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资源进行整合,使体系机制更加完善。针对电商扶贫制定相应的发展意见,市级单位和基层单位都要落实相关政策方针,做好统筹协调的工作,转变传统生产、发展模式,增加农民创业积极性,同时整合技术、资源、人力等,建设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包括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等,使电商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扩大电商运营网络的覆盖面积,包括乡镇、农村等各个区域,使贫困群众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同时推进各种联合政策,与特色旅游、当地特产、金融服务等联合在一起,使“互联网+”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线上和线下销售模式的相互结合,发展电商的同时也要开拓实体店铺,为电商扶贫提供良好的物流配送、仓储等服务,保障产品顺利销售、运输、存储[4]。可以与著名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构建合作关系,兴建农村淘宝服务站,通过服务站获取销售、物流、培训等服务内容,利用电商平台完成电商活动,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使更多商品下沉进入农村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的路径和空间。
3.2 做好教育宣传,培养电商人才。应该从交通、网络、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奠定良好的电商扶贫基础。为此,要发挥农村的自然环境优势,同时利用各类优惠政策,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各类大型企业、公司到当地建设生产基地,为加工、生产等环节提供便利,并且拓展线上交易市场,实现大宗农产品、生鲜产品的交易。可以依靠网络构建批发平台,联合规模较大的市场、超市,建立配送中心,提供配送、包装、销售等服务。可以采用“互联网+ 农产品”的形式,构建农业品牌并进行线上销售,发挥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外来投资[5]。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在利用当地教育机构的同时,还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扩宽人才招聘、培训、教育的渠道,同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使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到电商扶贫工作中。例如,汕尾市组织开展了“领头雁”农村电商青年人才培训班,通过培训班对电子商务现状、直播带货、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手段进行宣传讲解。学员可以到扶贫中心、青年创业园等社会机构中学习、交流。通过培训的方式,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使电商扶贫的从业人员更加专业可靠,满足电商扶贫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3 提供渠道路径,搭建线上平台。首先,要搭建完善的线上平台。虽然农村网络覆盖率日益提升,但电商扶贫需要较高的投入成本,快递网点覆盖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否则电子商务难以发展。其次,重点突破电商封杀、实体困境等难题,使产业可以快速升级转型。例如,某市推出“民创康融”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利益链的完善构建,增加当地就业体会,提升贫困群众的创业能力,满足升级转型的要求,使供给侧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解决。最后,整合调配平台上下游资源,使产业可以持续发展。应该加强平台建设,构建互动式电视平台、本届新零售平台等等,通过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消费者、商家、平台各方的利益需求,并为各方谋取更多利益。此外,要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根据产品、消费升级的具体情况,改进农产品质量。应该深入调查当地农业市场,强化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更多有机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