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率滨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220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是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当前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将全面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举全党整个社会之力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境界,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德育凝心聚力、铸魂育才的重要作用。
1.1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流动性加强,农民个体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家园共同体意识淡薄。这些问题是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导、没有平衡好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突出表现[2]。原有的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德育,以灌输为主、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而更多地致力于国家和个人层面的德育,重整体性、轻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束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农村德育观念的滞后对农村发展的直接负面作用是“三农”问题凸显。农村德育观念滞后问题日益成为阻碍基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是营造文明农村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第一是目前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不健全,传统的运行机制并不能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其次是由于当前部分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较低,并未意识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环境的直接关联,再加上我国农村目前尚未建立常态化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很难持久。上述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
1.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足。合适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现阶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红色题材的文艺展演等方式开展。这些方式对村民缺乏吸引力,收不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于传统媒介和平台,如宣传栏、横幅、广播、电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缺少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够,并且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使用率不高,农村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都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4 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不完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成体系的配套资源,这是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优良民风民俗、培育农村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保证。但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成套资源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硬件资源和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设计。二是目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资源还只是简单的宣传材料,而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这种简单的宣传形式并没有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三是已有的资源和设施不符合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1.5 思想政治教育土壤不足。随着乡村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农民法治思维有所增强,但是当前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农民的法治思维仍然深受传统人情观念的强烈影响。乡村环境比较闭塞,处在相对独立的农村环境中,传统习俗和观念仍然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人治思想、礼治思维在农民法治思维形成过程中有着重大影响,使得农村缺乏法治风尚,法治意识淡薄[3]。
2.1 基层治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农民思想观念。基层治理工作致力于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会相应地提升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一支以第一书记主导的乡村带头人队伍,以充分发挥党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4]。实行网格化的治理结构,每网格为一个单位,按照各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设置一名网格管理员及责任党员干部,共同承担乡村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实施。
2.2 乡风培养: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2.1 构建文明和谐的乡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影响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文明的农村生态环境可以让村民在积极舒适的自然环境中磨砺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在农村生态建设布局中,可以把农村规划为居民区、休闲娱乐区、公共服务区、产业建设区等分工明确的功能区,各个功能区设计各自的标识及标语,以确保农村生态建设布局的和谐明晰,营造浓郁的乡村德育氛围。
2.2.2 民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挖掘。农村民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这些生动的原始素材可以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素材。传统民俗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优秀事迹、家风门风及家教故事、本土传承下来的美德事迹等,从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素材中优先挑选贴合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素材,以广播或展示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农民。
2.2.3 农耕文化的继承发展。农耕文化是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和乡村特色的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对于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引领道德、淳化民风有着重要作用。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把爱国、重农、勤奋、务实等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要重视弘扬农耕文化的载体建设,使农民对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文体娱乐功能进行再认识,发挥它在弘扬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中的重要功能。
2.3 载体支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也在发生着变革。在传统媒介方面,电视、广播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普及,可通过新闻联播等央视栏目,选择有关乡村振兴政策、几代领导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和讲话、感动中国人物纪录片,在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播放,提升农民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的认识。对于青年群体可以借助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可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活动安排、模范榜样等,农民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主学习[5]。
2.4 配套资源: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6]
2.4.1 开发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注重挖掘对农民而言具有实用性和本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采取通用式和本土式两种渠道完善思政教育资源系统。通用式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通用式教育资源包括美丽乡村文化教育、美好乡风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等;而本土式教育资源的主要特色则是植根于农村本身的民俗风貌,地方性文化,发掘特色鲜明的地方资源,形成独特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素材。本土式资源以生态文化资源、乡土情结资源、地方民俗美德故事等为主。
2.4.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思政教育形式是否别致新颖、喜闻乐见、贴合社会现实,是影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可以通过指令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在指令式教学方面,由各村的第一书记直接承担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并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图书、影视作品、纪录片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渗透到农民的实际生活;情景式教学即通过设计情景的方法,以有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宣传影片、电视节目、纪录片为主题,村民通过角色扮演,在亲身感受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理解;混合式教学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通过线下的集中德育、知识教育讲座,逐步形成农村道德教育环境,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线上以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和门户网站等多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搜集,解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2.5 文化风尚: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丰润土壤
2.5.1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农村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能够产生“文化育人”的效果,还有利于形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可以用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民俗三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为载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方面,通过利用地方志、纪录片等资源搜集整理本地独特的红色文化素材,制作红色文化教育小册子或剪辑录像到文化宣传活动区进行播放,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通过发掘本土的传统戏剧等传统民俗非遗资源,在重大节庆活动中演出,并吸纳更多的农民群众加入到文化活动中,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人文涵养;在传统民俗方面,针对各村庄的民俗特色,建设“一村一貌”民俗文化体验村,把传统民俗文化体验与乡村旅游、美丽村庄建设挂钩,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发扬。
2.5.2 “礼治”“法治”相结合,提升法治观念。“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乎礼法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7]。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看,礼法和法律比较相似。而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法律的实施必须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制措施。而维持传统“礼治”的则是代代相传的人文传统,农民总是对传统道德怀有敬畏之心,利用传统来完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会获得更好更持久的成效,比如世代相传的诚信精神、忠孝文化等。所以要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8]。
2.5.3 弘扬主流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主流价值观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主流价值观必须根植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中,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融合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中,为其注入新时代的内涵,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可以利用宣传月活动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推广,通过公益活动、思想政治知识交流学习等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乡村新风尚,塑造正向的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