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军
(阳曲县西山国有林场 山西 阳曲 030100)
1.1 地理位置。项目位于阳曲县黄寨镇北郁利村黄东线北,黄泥路棋子山附近太原市国兴荣建材有限公司旧址受损弃置地。
1.2 地形地貌。项目区内最低海拔为1 027.017 m,最高海拔为1 231.607 m。场地内最大高差约205 m,其中林业用地261.82亩,工矿建设用地319.06亩。受损弃置地质为岩质,较坚硬岩,有缓坡、陡坡、崖坡、陡崖等类型。
1.3 土壤条件。境内土壤分为褐土、草甸土、盐土3个土类。
1.3.1 褐土为本区地带性土壤,分布于东北部二级阶地以上,主要在东部丘陵区。其特征是土层深厚,土质较均匀,灰棕色或褐色,剖面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粘化现象和钙积层,全剖面呈微碱性反应。褐土土质疏松,自然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1.3.2 草甸土为本区主要土壤,分布于汾、潇二河的一级阶地,肥力高,水分足,是主要的农业土壤。
1.3.3 盐土系境内隐域性土壤,主要分布于各河流的一级阶地低洼处,发育在河流的冲积沉积母质上,与盐化浅色草甸土复域分布。土壤母质为黄土冲积物,土壤冷湿,土体板结紧实,地力贫瘠。土壤含盐量在1%以上,作物生长困难,植被为耐盐碱性强的盐生植物。
2.1 整地模式
2.1.1 道路整地。设计2 228 m的作业道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修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避免了开发时对植物的破坏,合理的保护了现在的植物资源,道路两侧回填1 m种植土,种植行道树。
2.1.2 土质山坡整地。土质山坡整地以挖鱼鳞坑的方式进行,鱼鳞坑穴大小为60 cm×60 cm×50 cm,坑内回填种植土。
2.1.3 石质山坡整地。以修筑石质鱼鳞坑为主要方式,修筑的鱼鳞坑穴大小为60 cm×60 cm×50 cm,坑内回填种植土。
2.1.4 缓坡平台整地。以整理微地形坡面平台为主要方式,并覆土1 m左右。
2.1.5 陡坡坡面整理。陡坡坡面较陡,根据地形整理基部碎石,顶部先用人工、电锤、撬棍对破损面进行排险,之后用挖机、铲车在破损面底部进行碎石整理,将石质破损面整理出石质平台,根据具体情况整理后,在整理出的水平台阶上覆土种植。
2.2 整地方式。①穴状整地,栽植穴大小为80 cm×80 cm×60 cm,适用于道路栽植国槐;②鱼鳞坑整地,栽植穴大小为60 cm×50 cm×50 cm,适用于山体上栽植白皮松。③穴坑整地,栽植穴大小为60 cm×60 cm×50 cm,适用于栽植金枝槐、白皮松、连翘、油松和丁香。
3.1 国槐纯林模式。适用于道路绿化,场地内主作业通道为5 m,道路两侧种植国槐。
3.2 油松、丁香带状混交模式。适用于缓坡平台绿化,用挖土机、铲车平整土地,土层厚度≥1 m,整理造林用地。在整理过程中平整场地时要根据现有地形,结合周边环境状况进行整理,整理后坡度不宜过大,一般为2.5%~3%,形状为龟背状或者斜坡状。然后将绿化树种丁香、油松带状混交栽植于整理出的缓坡平台上。栽植时需要换土的,在规定时间内回填完成,回填土最好为地表熟土,且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为佳。回填厚度一般超出设计高度10~15 cm,防止浇水后发生沉降而达不到设计标准。石砾表层覆土厚度要≥1 m。
3.3 白皮松纯林模式。适用于石质山体绿化,采用石块筑鱼鳞坑种植白皮松,坑内回填≥1 m的种植土。
3.4 金枝槐块状混交模式。适用于土质山体绿化,采用鱼鳞坑种植,坑内回填厚度≥1 m的种植土,栽植金枝槐,与原有油松形成块状混交模式。
3.5 白皮松、金枝槐、连翘株间混交模式。适用于陡坡坡面绿化,陡坡整理完成后,回填土最小有10 m高,逐层夯实,整理出的水平阶上覆土厚度≥1 m。10 m以上的石质破损面用植生袋固3 m高的坡,垂直面保留原有石质景观。水平阶宽度2 m,水平阶上品字形栽植白皮松、金枝槐和连翘。
选择有“三证一签”的苗木,即:检验证、检疫证、生产经营许可证,苗木还需带完整的标签。绿化工程所用苗木,要求生长健壮、树形优美,根系发达且须根多、主根无劈裂、土球无破损,无病虫害,树冠丰满完整,树干无机械损伤,符合设计标准且观赏性高。针叶树要注意观察主枝,要求顶梢完好,枝下高不大于30 cm,尽量不选脱腿苗木。起苗包装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起苗前的准备工作,带全根系。在苗木采购时要与苗木供应商签订足额的苗木供应合同,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分期进行采购,并根据苗木用量提前通知苗木供应商进行起苗准备工作。
栽植时间以雨季、秋季为主,栽植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栽植。实地栽植时如有石块、大坑等障碍物难以避让时,可根据实际地形调整株行距。栽植时,随起随栽,尽量当天栽当天起,如当天栽不完,应进行假植或水浸,以保证苗木不失水分。本地没有的苗源,需要进行较长距离运输的,一定要给苗木遮盖篷布、洒水,避免阳光的照射,减少树体水分的丧失。栽后要及时进行浇水,栽植后浇1次水,半月后再浇1次,第1年冬季浇1次,第2年春季浇1次,第3年浇1次,共浇5次。
栽植后对幼林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幼林抚育管护时间为3年。
6.1 苗木栽植完成后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做好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树坑整理、追肥、杂草清除工作,同时通过培土、覆盖、设风障、涂白、树干包裹等措施,防止冬季寒流引起的苗木冻伤冻死情况。
6.2 穴面保墒覆盖。树木栽植后可就地取材,用枯草、树枝、石片等覆盖栽植穴,遮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既防止暴风、暴雨冲毁表土,又防止太阳暴晒地表影响苗木成活。
6.3 扩穴浇水。树木栽植后如长时间未降雨,需及时浇水,以保幼树成活。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树木对水分的需要结合土壤含水情况进行浇水,如长时间未降雨,土壤干旱时及时浇水灌溉,在天然降水常规年份,每年灌溉6次。浇水后出现树坑冲毁、树木歪斜的及时整坑扶正苗木。
6.4 病虫害防治。苗木生长期病虫害防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时得超剂量用药,也要尽量使用低污染、低残留农药,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伤亡。平时要注意通过施肥、松土、除草、浇水等措施来提高树体自身抵抗力。还可用人工抹杀、剪除病枝、糖醋诱捕、草把诱捕、捆绑胶带捕杀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5 造林后应加强幼树管护。新造林地要加强宣传,提高当地老百姓爱林护林的意识,在树木生长期要防止人畜破坏。采取封山禁牧措施,禁止牛羊进入践踏啃咬,造成苗木死亡。同时要加强看守,严防人为毁林开荒、盗采滥挖毁坏苗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制止,确保造林绿化成果。
6.6 及时补植。在生长过程中如出现死苗或苗木被毁要及时补种。补种时要选择同规格的大苗,苗木高低整体保持一致,补植时间还需结合合同期限和苗木生长期进行,对于死亡苗木,应在当年雨季或第2年进行补植。补植树种为原有造林树种。补植技术措施同原有造林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