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俊
理论应当面向现实,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但现实是否也应当趋向理论呢?学界还存在争论。事实上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应当说,理论面向现实与现实趋向理论是理论与现实关系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二者的双向互动和转化,方可共同促进理论与现实关系问题的解决。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著名的“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的问题。对此表述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不想就概念和术语本身进行辨析,只想就这一问题的实质进行一些解读。马克思提出这一问题的实质就在于,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彼时对理论与现实关系问题的独特见解。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当英国和法国已经行进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时候,德国仍然处在封建贵族的统治之下。在此情势下,一些追求进步的自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围绕着如何变革德国社会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探索。马克思按照当时政治反对派对哲学理论在变革社会中的作用所持的态度,把它们大致分为两大派别,即理论政治派和实践政治派。理论政治派“从哲学的前提出发”,开展了宗教的批判,得出了彻底的无神论结论,但又天真地以为单纯地进行理论批判就能够改造现实社会,就能够实现人的解放。实践政治派提出的要求就是,“人们必须从现实的生活胚芽出发”,为争取君主立宪制而奋斗,或者为争取民主主义共和制而奋斗。马克思对这两派的观点都不完全赞同,并揭露了它们的致命缺陷,批判了它们的错误观点,而且在批判中阐述了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独特看法。
起源于哲学的理论政治派看不起实际的政治斗争,一味地强调理论批判的作用,把复杂的政治斗争简单地归结为“哲学同德国世界的批判性斗争”。这一派别主要是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功绩是批判了宗教,提出个性自由和政教分离问题,彰显自我意识的积极作用,启发人们大胆地运用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确立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批判了德国封建的国家制度,提出了激进的政治观点,主张社会改革,为资产阶级革命孕育了一定的政治和思想土壤。但青年黑格尔运动始终局限在意识形态领域,其代表人物只想到用思想来改造现实,从来没有想到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的联系,“没有想到迄今为止的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而且是这个世界的补充,虽然只是观念的补充”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从来没有想到用实际行动改造现实世界的问题,因而他们没有找到从抽象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马克思认为,该派的根本缺陷是,它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这里所谓的哲学即指黑格尔哲学,同时也包括青年黑格尔派自己的哲学。青年黑格尔派虽然对黑格尔哲学中保守的思想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批判改造,力图使老师的学说适合资产阶级的要求,但它始终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基地,始终固守着从思维出发来解释世界的抽象方法。从这样的前提出发,当然只能是为意识而意识,为批判而批判,只能将变革德国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上。他们以为坚持现有的哲学立场,保留黑格尔哲学的既有观点和他们自己的理论,通过理论批判,“把一切谜底都放在自己的书桌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张开嘴等着绝对科学这只烤乳鸽掉进来就得了”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就能够使德国现实按照他们设想的蓝图发生改变。他们被理论迷住了双眼,正如有一位好汉曾经想象“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理论政治派一直“都在同关于重力的幻想作斗争”。试想,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变德国现实吗?如果不消灭如此富有幻想的理论,不清算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基地,能够改造德国现实吗?当然不能。所以,对于理论政治派来说,首先的任务就是必须摒弃他们的哲学幻想,必须彻底克服黑格尔哲学的思辨性质,必须面向现实本身,把理论批判变成改造现实的实际行动,把哲学中的理想世界变成客观的现实世界,实现理论的现实化。惟有如此,方能推动德国社会的发展。在此意义上说,“不消灭哲学”,就不能够改造现实。
实践政治派很注重实际斗争,而看不起理论,并且提出否定哲学的要求。在马克思看来,该派要求对哲学的否定是正当的。因为这里所谓的哲学亦即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代表德国资产阶级利益的,它所蕴含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实际上作出了否定德国封建主义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结论,它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论证了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合理性;但黑格尔哲学所向往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与德国近邻的英国和法国已经变成了现实,而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给全社会带来福祉,资产阶级并没有兑现它在革命前许下的美好诺言。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政治派提出不仅要否定封建主义制度,而且要否定哲学的要求是合理的。但该派只是提出了这个要求,仅仅停留在这个要求上,而没有将此要求实现出来,没有把这个主观要求变成客观现实,实际上它也不可能将此要求实现出来。该派代表人物压根就不了解德国哲学的丰富内涵,不了解黑格尔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进步因素,不了解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的关系,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没有把德国哲学归入德国的现实范围,他们以为“只要背对着哲学,并且扭过头去对哲学嘟囔几句陈腐的气话,对哲学的否定就实现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事实上,他们要求人们从现实的生活胚芽出发,可是他们忘记了德国这个富有理论思维传统民族的社会变革往往是从思想变革开始的,诚如马克思所言,“德国人民现实的生活胚芽一向都只是在他们的脑壳里萌生的。”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他们不知道合理的实践必须以合理的理论为指导。所以,对于政治实践派而言,如果“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这里所谓的哲学仍然是指黑格尔哲学。与先进的英国和法国相比,当时的德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处于落后状态,而德国哲学却能够与时代保持一致,“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与正式的当代现实保持在同等水平上[al pa ri]的德国历史。”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而政治实践派却没认识到这一点,它以为德国哲学是“低于德国的实践和为实践服务的理论。”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使哲学成为现实”,意即以理论为指导改造现实,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实现现实的哲学化,使现实打上理论的烙印,亦即把黑格尔哲学中的主张和理想变为现实,使德国发展到与英国和法国等先进国家同等水平的国家,使德国现实发展到与德国哲学所表达的高度,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谈得上“消灭哲学”的问题。
总之,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马克思这里所谓的“消灭哲学”,不是要消灭一切哲学,而是指要彻底清除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糟粕,转变黑格尔学派的思维方式,用变革现实的实际行动代替纯粹的理论抽象,实现理论的现实化和哲学的自我超越。马克思这里所谓的“实现哲学”,即“使哲学成为现实”,实现现实的理论化,在理论的指导下改造现实世界,把理论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地拒斥理论的作用。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就是首先要把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辩证法思想变为社会现实,从而推动德国社会由落后的国家发展到与英法同等水平的先进国家。
在批判重理论轻实践和轻理论重实践之两种片面的错误观点基础上,马克思论述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并且提出了至今仍然被广为传颂的脍炙人口的一些经典名句和论断。
首先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理论只是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革命理论也只是从革命运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体现革命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实践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革命实践即是进步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社会革命和改革的物质力量。实践与理论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改造现实,创造现实中原来没有的事物。正如列宁指出的,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7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3页。在这个意义上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无论哪种理论,无论理论多么彻底,多么科学合理,多么鼓舞人心,它毕竟是一种观念的东西,它不能代替实践本身。所以,“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对于德国来讲,“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面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德国的现实问题有哪些呢?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社会发展缓慢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进行理论批判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摧毁封建制度,建立新型的国家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德国的落后状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德国封建贵族尚掌控着国家政权,是国家机器的实际操控者,手中握有军队、警察、法院等专政工具,这些东西都是一些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用现实的物质力量才能加以摧毁。所以,“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其次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8、7、8、9、4、9页。虽然理论不能代替实践,要改变社会现状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没有任何意义,恰恰相反,任何自觉的实践都必须以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且,“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精神变物质的重要思想。精神或理论是观念的东西,它本身确实不能直接改造世界,但如果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可以利用事物的发展规律引导事物向有利于人的需要的方向发展,就可以改变事物的现存状况,甚至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实现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但是,马克思认为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理论必须彻底。即理论必须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不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必须是科学的认识。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讲,就是要从宗教的批判转入世俗的批判,研究人本身,探索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规律。其二,理论要掌握群众。一方面,理论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否则,就会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另一方面,理论要灌输到群众中去。科学理论往往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个别先进分子首先提出来的,它不会在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同样,马克思主义也不会在工人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它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和说服等形式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才能被他们所掌握。正如列宁针对俄国当时的情况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科学的理论一旦说服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够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再次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的出发点是实现人的解放。青年黑格尔运动在哲学批判中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践政治派和理论政治派实际上已经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问题,但马克思认为,仅仅实现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是不够的,还要实现人的解放。“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所谓人的解放就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就是实现彻底的革命和全人类的革命,使德国不仅要“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而且要“摧毁德国特有的障碍”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的解放呢?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现哲学理论和无产阶级的结合。在马克思看来,德国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实现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这就是无产阶级。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一个赤贫的阶级,它如果不解放全人类就不可能解放自己。“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因而,只有无产阶级能够担当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但是,解放不是群众自发的盲目的行动,而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的革命运动。“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理论是革命的指南,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体,当理论和无产阶级相结合,当工人群众自觉地掌握了共产主义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革命,革命就能取得成功。“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理论如果不能被群众所掌握,理论就只不过是一种观念而已,就不能变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当然也就不可能改变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低下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6、16、10、12、15、16、16、16、16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入把握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是不无启发的。比如,理论如何以理论的方式面向现实?我们经常讲,理论要面向现实,为现实服务。在一般意义上说,这个提法当然是对的。问题是理论如何面向现实呢?比如,曾几何时,理论喜欢跟着形势跑,什么形势讲什么话,总是变来变去的,讲得老百姓也无所适从,不知道哪是对的,哪是错的,老百姓戏称这种理论为“辩戏法”,还说“不怕你讲唯物论,就怕你讲辩证法”。与此相联系的是,还有一种做法便是原理加实例的论文写作,即运用某个原理说明、论证某种提法或做法的合理与否。这种做法在时下高等学校的学位论文写作中,甚至在一些期刊论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表面上看,这两种做法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还貌似时髦,常常会得到一些赞扬。比如,就第二种做法而言,在形式是既讲了理论,又讲了事例,美其名曰理论联系实际。但事实上,既没有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对策,也没有在理论上有什么创见。这样的论文有何意义?最主要的问题是理论在这里失去了为现实服务的本质功能,理论没有以理论的方式面向现实。
反映现实的理论在为现实服务时,最主要的本质功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解释功能、批判功能、规范功能和引导功能。所谓解释功能,即对现实世界作出合理解释和说明的功能。但这种解释最主要的不是解释事物的表象,因为表象是普通人都能知道的事实,勿须作过多的解释,而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概念的逻辑体系再现现实世界的一般图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只有抓住事物的根本的认识才可称之为理论。黑格尔坚决主张理论和现实的统一,但他所谓的现实并非现存的一切事物,而是具有必然性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物,而他所谓的理论也并非对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物表象的认识,而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有抓住事物根本的认识即理论认识才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而创造符合人们价值需求的现实世界。因此,理论面向现实,首先就应当在总结人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透过现实事物的表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们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提供前提条件。
批判功能,即对现实事物进行考察、质疑、抨击和反思的功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现实事物中有许多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面,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人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创造正效应,也可以创造负效应。理论肩负着对现实事物进行内在反思并指出其根本缺陷的职责。2参见孙正聿:《以理论方式面向现实探索和回答时代课题》,载于《求是》2011年第7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不仅进行了宗教批判和哲学批判,而且批判的矛头直指德国封建社会,进行现实的批判。不仅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狡诈、阴险和腐败,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不仅指出了理论政治派脱离实践的根本缺陷,而且指出了政治实践派轻视理论的狭隘性,精辟地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辩证关系,为人的解放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马克思对当时德国社会的猛烈抨击和深刻反思,为我们如何借助理论批判功能对待现实事物提供了范例。理论既要对那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进行讴歌和扶持,又要对那些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正在走向消亡的事物进行批判和鞭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不只是一味地说好话,论证现实事物的合理性,迎合现实事物的发展,更多的应该是要对现实进行内在的反思,向现实发问,指出现实事物的弊端和不足,使现实在总体上沿着既符合少数人的利益又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既符合当代人利益又符合后代人利益的方向发展。因此,理论面向现实,也应当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经常的考察和反思,指出人之行为的失范,纠正人之行为的偏差,促使实践活动的自我超越。
规范功能即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合理调控的功能。现实并非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既成事实,恰恰相反,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正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而实践活动往往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个蕴含着人的认识和价值需求的目的,便规范着实践发展的方向、路径和步骤,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亦即人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而不做那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皆受理论和观念的支配和调控。马克思说:“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德国革命向何处去?是走英法革命的老路,实现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即可,还是既要“摧毁德国特有的障碍”实现政治解放,又要“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实现人的解放呢?这首先取决于人的头脑,取决于革命的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如果以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为指导,必然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革命的结果必然是实现英法式的政治解放;如果以共产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导,必然是共产主义运动,其结果也必然是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主张应该把人的解放作为目的来争取。革命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应该如此,也应该用理论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否则,就只能是盲目的行动,就只能是“脚踏西瓜皮,走到哪里算哪里”,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理论面向现实,还应当用理论来规制和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实践活动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能满足人的价值需求。
引导功能即对现实事物的发展、人的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引和导向的功能。现实事物总是变化的、发展的,但变化和发展的方向不是惟一的,它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不好不坏的方面发展,它可能向有利于多数人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有利于少数人的方向发展。即使向好的、有利于多数人的方面发展,其发展路径也不是惟一的,有多种路径可供人们选择。而在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方向和路径上,理论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马克思说,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就是说,德国人的解放不能满足于资产阶级政治解放,而要“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从而实现人类的解放。这就为当时德国人的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时代应该有该时代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精华。只有以这一理论为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因此,理论面向现实,就应当用科学的理论引导现实事物和人的实践活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方向发展。
总之,应当从理论的本质功能上去理解理论如何面向现实的问题。理论不同于经验,它是从深层次上和普遍性上把握现实的一种认识形式,离现实比较远,因而,理论只能从宏观上服务于现实,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方向性指南,不可能具体地指导人们的实际操作。理论应当以理论的方式面向现实。在这里,我们要反对两种片面倾向。一种倾向是理论拒绝面向现实。理论把自己封闭起来,自语自话,自娱自乐,“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秋冬”,不关注现实,对现实采取一种超然漠视的态度。殊不知,理论本身来自现实,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理论只有为现实服务才能体现理论的真正价值。另一种倾向是实用主义地面向现实。理论跟着现实跑,见风使舵,犹如“屋顶上一兜草,风吹两边跑”,哪边势力强就往哪边倒,就为哪边说话,为哪边做论证。理论成了一种万金油,似乎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殊不知,在理论和现实之间尚有实践观念等这样一些中间环节。一般来说,以概念的逻辑体系展开的理论需要将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实践观念,才能具体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实践观念。正是由于以往有人误解了理论的本质功能,才出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理论跟着形势跑和原理加实例的论文写作等不良现象。
所谓现实趋向理论,即指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接受理论的指导,推动现实事物向理论指示的方向发展。现实是不完美的,但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相对完美的事物中生活。这种追求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的一种对象化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并且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必然要受到人的主观意志等主体因素的影响,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十全十美、都有局限性一样,实践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首先,实践要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现实生活中只有具体的实践,没有抽象的实践。所谓具体的实践即凡实践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环境,都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我国劳动人民和能工巧匠建造了居家实用、风格各异的房舍楼宇,甚至建造了像大明宫、故宫这样的雄伟建筑,也修建了万里长城这样世界罕见的伟大工程,有的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但始终未能建造出几十、乃至上百米高的“摩天大厦”。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建筑材料、设计能力和建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那时没有钢筋水泥,没有吊车、挖掘机、推土机、载重汽车等机械电气设备,没有具有建筑力学等相关知识的设计师和建筑师。这些条件便制约了历史上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马克思说过,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人们生产实践的结果,生产力中的工具、生产技术、在多数情况下的生产对象等对于当代人来讲都是既得的,都是前辈人遗留下来的,人们只能以此为起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继续创造新的生产力。当然,从宏观方面看,实践还要受社会制度、管理体制、国民教育、发展理念、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都是历史地生成和发展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或大或小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作用。
其次,实践要受到实践者主体因素的限制。实践的发动者是作为主体的人,人是有意志、情感、情绪、动机、理想、想象、灵感、直觉等这些不同于理性认识的非理性因素的。这些因素对于人们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习惯性的影响作用,有时甚至会左右人们的行为。比如,发生在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当事人受到利益的引诱所致,致使一万多婴幼儿深受其害。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往往为一己之私利,不顾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乱用农药化肥,超标使用添加剂,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任意排放废水废汽,随意堆放垃圾等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扰乱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和安全。理性地看,全人类利益总要大于个别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国家和民族利益总要大于集团利益,集团利益总要大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总要大于短期利益,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受到实践者非理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是个人利益优先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优先于长远利益,自己的利益优先于他人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上述各种怪异现象的发生。
如何克服实践的负态效应突破实践的局限性呢?最根本的是要进行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与理论相比,虽然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但是,如果是盲目的实践,缺乏理论自觉的实践,就是非理性的实践,而非理性实践的结果大多要创造负态效应。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虽然强调,“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同时他也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德意志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序言》中总结德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时说,德国工人同欧洲其他各国工人比较起来,有两大优势。其中一个优势是,他们属于欧洲最有理论修养的民族,他们保持了传统的理论感。正是有了这种理论感,才使科学社会主义像时下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才使德国工人运动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走在欧洲工人运动的前列。这与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英国工人运动虽然在各个行业中有很好的组织,但是发展得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一切理论的漠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而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由于受到蒲鲁东主义的影响,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由于受到巴枯宁进一步漫画了的蒲鲁东主义的影响,亦即受到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因而,这些国家的工人运动也落在德国的后面。恩格斯的分析说明,工人运动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而且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样,其他实践活动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是由理论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理论既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又蕴含着多数人的价值需要。理论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来,但这种抽象不是对事物个别方面的和个别现象的认识,而是对事物的总体、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事物发展趋势的认识。正如列宁所说的:“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的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2《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同时,理论,特别是一些社会科学理论还要反映人们的实际需要,但这种需要不是个别人的需要,也不是少数人的需要,而是社会多数成员的需要;不仅是短期需要,更多的是长期需要,不仅是当代人的需要,而且是后代人的需要。只有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理论,在指导实践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说,人的活动优越于动物活动的地方在于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就是说,既要按照事物的客观尺度,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按照人自己的主观尺度,按照人的主观需要,来进行实践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往往表现为科学知识形态。我们经常讲按客观规律办事,实际上就是用科学理论指导人的行为。比如,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建造100多米高的“摩天大楼”,是因为有了现代科学的指导。以现代材料学理论为指导就能够制造满足建造大楼的材料需求,以建筑力学理论等为指导就能够设计美观适用并且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以机械力学、电学理论等为指导就能够制造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很难想象能够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更加突出,它往往超前于生产过程,引导生产力的发展。许多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直接从实验室中产生,尔后再运用于生产。例如,人们先创立了量子理论,尔后运用于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的电子运动过程,建立了半导体模型理论,使半导体产业和电子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而且还促进了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发展不仅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具有向前拉动的作用。社会历史领域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设计了许多模式,如匈牙利模式、南斯拉夫模式、亚洲四小龙模式等,但这些模式是不是适合于中国呢?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是不是科学合理呢?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争论和摸索,后来邓小平在充分总结国内外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正是在这一由邓小平提出后经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得以丰富完善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理论指导实践不仅可以克服凭经验办事的盲目性,而且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的随意性。人的行为总要受意识的支配,不以科学理论为引导,不以合理观念为规范,就要受到非理性因素的支配。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是由于理论引导不够,或者是由于理论和观念准备不足、缺位造成的。理论研究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为实践,特别是为一些很难预测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提供比较完备的预案。2020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并且现在尚在流行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从反面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观念的研究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它在对实践的引导和规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论为什么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呢?这是由理论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正像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遵循的外来的规律而同现实世界相对立。”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4页。对于恩格斯这段话,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我以为,这段话重点阐述了理论思维的相对独立性问题。理论在一定阶段上可以脱离现实。理论与感觉、经验不同,感觉、经验不能脱离当下的现实,而理论则不然。理论可以落后于现实,也可以超越现实。例如,非欧几何学的创立就走在实践的前面。罗巴切夫斯基最初把他创立的几何学称之为“虚影几何学”,这就意味着他自己对这种空间关系的存在与否也表示怀疑,直到后来它在星际空间物体运动中得到运用时,人们才认识到它反映的对象也是客观事实。可见,对于理论思维来说,人们并非一定要先看到认识的对象,尔后才有关于对象的认识;而可以是先有了理论,然后才看到理论反映的现实。正因为理论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所以它可以作为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改造现实。在人们以理论为指导改造现实时,往往会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客观世界必须适应某种外来的规律。而事实上不管理论多么抽象,归根结底它反映的内容是现实世界。当理论被运用于改造现实的过程时,理论就又与现实相统一,而不是相脱离。当非欧几何学被运用于星际空间物体的高速运动时,它就又与现实相统一而不是相脱离了。因此,理论思维只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
理论的超前性特点就决定了理论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第一,理论可以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各种可能性。“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只要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根本,了解事物发展的新动向和新信号,就能科学地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第二,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实践的目标。理论所构建的世界是尚未实现的理想世界,亦即提出应该怎么样发展才满足人的需要的理想蓝图,亦即为人的实践活动设定目标。第三,规划目标的实现方法和途径。根据实践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方案、方法、措施和对策等。
概而言之,理论的超前性特点说明,理论借助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够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为人的行动提供引领和规范,使实践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理论的优势正好弥补了实践的缺陷,超越了实践的局限性。所以,仅仅依靠理论面向现实是不够的,现实同时也应当趋向理论。
思想领先,理论引导,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条宝贵经验。我们党从建党初期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具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团结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不能不说是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指导密不可分的。但值得警惕的一种倾向是,有时候,当我们在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时,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时,有意无意地轻视了理论的作用,轻视了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观点的重要性。赵家祥教授曾把这种现象叫做,“唯实践主义”和“泛实践化”现象。1参见赵家祥:《准确把握实践界限,克服泛实践化倾向》,载于《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我以为,赵教授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容有任何怀疑的。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缺失、理论错位密切相关。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有人根本无暇顾及理论和理论研究,即便是学了一点理论也要立竿见影,马上取得实际效果,即便进行理论研究也主要是进行一些短、平、快的对策性研究,不愿意进行深入的具有长远意义的理论研究。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75页。列宁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2页。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党来说,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理论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习近平从战略的高度,在多种场合不断强调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最后,让我们借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引用海涅的一句诗,来结束本文,“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让理论和理论研究在雄鸡报晓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