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萍,遇世友,韩 冰,韩春然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
毕业论文(设计) 是本科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类环节,这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将大学所学的各方面基础知识和理论及各种数字资源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06 年起,中国高校开始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工程认证标准中,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论文) 中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工科类毕业设计课题应该占有一定比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现在的高等院校新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国家和企业对新工科专业毕业学生的要求。因此,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要求,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快速从学习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为就业奠定基础[2]。
1.1.1 毕业论文(设计) 选题比较单一,很难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面,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 这一实践课程当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课题为一人一题,每个人都要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资料查阅、方案制定、实验和设计、论文撰写等相关环节,避免以小组形式出现的学生之间互相依赖,很多学生不积极参与,而是坐享其成别人得到的成果,直接挂名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复杂工程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仅靠常用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就可以完全解决的,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经济、环境、安全、社会等其他因素,需要多人有分工有合作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和完成。因此,一人一题可能会限制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3]。
1.1.2 懂工程设计的中青年教师比率低,难以满足指导工程设计课题的要求
近年来,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招聘基本都要求博士学历,这些入职的青年教师在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基本都是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对企业或者行业实际工程问题参与较少,导致进入高校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重科研、轻工程实践的问题,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选题上,基本都是从自身的研究方向和拥有的科研项目出发来选择,对企业、行业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不能实现有效对接[4]。另外,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和成果是评判教师工作能力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职称评审必须拥有的;而工程设计能力与教师实际工作和职称评审相关性很小。所以,教师主动参与学习工程实践的积极性较差,导致懂工程设计的中青年教师比率低,难以满足指导工程设计课题的要求。
1.1.3 工程设计类题目学生选题较少
近年来,毕业论文(设计) 中工程设计类题目在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题人数持续下降。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首先学生培养计划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主要侧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实践型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实践类课程的开展没有使很好地学生掌握基本的企业和相关领域工程设计类知识,导致学生很难自主完成工程设计类题目的课题;另外,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课题),供学生们查阅文献资料的都是各种收录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实验类毕业课题的文献查阅相对容易,可以得到较多的参考依据,但是工程设计类可以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使得学生拿到题目无从下手,所以选择这类题目的学生越来越少。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的选题是在第7 学期的9 月份末进行,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选题完成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第7 学期或者第8 学期完成相关工作,方便考研、考公务员及就业学生不同的时间安排。拿到题目后,学生会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确定方案。毕业论文(设计) 过程主要包括:首先,学生确定的实验方案后开始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由答辩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评审,提出相应问题和建议。其次,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相关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要持续跟踪学生的工作情况,到第8 学期5 月初会进行中期答辩,汇报前期的准备工作、毕业论文(设计) 的结构框架及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答辩教师关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进行的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和给出建议。最后,学生撰写论文,指导教师指导修改,在6 月初进行正是答辩。整个过程对于论文和实验研究的学生来说,基本能够监督学生认真完成,并且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应问题;但是,对于工程设计类课题的学生来说,由于懂工程设计的教师较少,能够查阅的资料文献有限,使得整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学生难以高质量完成工程设计类论文。
每年的6 月初为学校毕业课题答辩时间,答辩会将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分成若干组,然后学生陈述所做的工作内容,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解答。由于懂工程设计的教师较少,所以工程设计类的论文会集中在几个教师中评审,参与的教师数量有限,有企业、行业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5],从而在成绩评定的时候并不占优势,所以一般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中青年教师对于工程实践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设计) 中工程类相关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师在工程设计相关领域的能力。首先,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非毕业年级有工程设计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及相应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其次,中青年教师被要求参与相关的课程和实习环节,通过亲自学习参与相关过程,提升中青年教师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同时,将利用教研室活动,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工程培训,结合学生课题案例,定期对工程设计课题开展研讨活动。并利用生产实习和开展教师实践活动,使教师进入一线生产企业,实地学习。通过以上活动,培养一支懂工程、会设计的教师队伍。此外,可以从工作能力评定和职称评审等规定中适当向工程设计类成果倾斜,也有助于教师积极主动学习和提高自身工程设计能力。
针对高校毕业论文(设计) 在选题上重科研、轻工程实践及题目过于单一等问题,可以采用与对口企业、实习基地合作的方式解决。针对食品行业特殊的卫生要求,企业不愿意学生深入企业打扰企业正常的生产。因此,近年来各个高校为了满足学生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都与很多对口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6]。另外,很多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实践类问题都会及时和高校与科研院所沟通,寻找解决途径。可以利用这些途径和关系从企业实际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出发来立题,既锻炼学生解决目前实际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企业及时排忧解难。
目前,对工程设计类课题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工程设计。整体监督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投入不足,影响最后设计完成质量。通过申请专门的工程设计课题指导教室,每周有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和指导。设立设计节点和预警机制,将整体设计分成若干小节点,要求学生定期完成节点,如果未按要求完成将开启预警机制给予警告,对于严重情况将不允许其参加最后答辩。
对于答辩环节,将组织专门的工程设计类答辩。邀请经验丰富教师严格把关答辩。查找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认真修改,高质量完成工程设计类论文。
将工程设计类论文与毕业要求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等要求建立对应机制。通过设计论文参与比率、过程管理情况、完成质量的细致分析实现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确定。建立相应的反馈与预警改进措施,如达成度发生降低,及时查找相应问题,加以改善,不断推进持续改进。
基于专业工程认证的要求,为了提高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使得本科毕业学生进入社会能够迅速适应国家、企业和相关行业的要求。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提高中青年教师工程设计相关知识的学习,解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选题人数减少的问题;通过高校毕业论文(设计) 在选题上与对口企业、实习基地合作,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单一,不能联系企业和行业实际等问题;通过建立独立的工程设计类毕业课题的管理和答辩体系,能够及时解决毕业设计学生资料查阅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类论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