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平 赵佳鑫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构成了党的根本问题,它是党对自己的身份与使命的精准认知和深刻追寻。回答“是什么”,主要看党的性质本质。“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理论表述和“三个从来不代表”的历史警示,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党的性质本质。回答“要干什么”,主要看党的宗旨使命,即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前进,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牢记党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汲取国际共运史经验的重要启示,是把党建得更坚强有力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再续伟大成就的客观需要。新时代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务必澄清理论误区,明晰百年大党的历史身份;务必饱含赤子情怀,巩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务必勇于自我革命,确保自身永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务必锤炼斗争品格,增强新征程上的赶考和应考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革命党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4—0043—07
[作者简介]黄红平,男,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党的建设;赵佳鑫,男,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引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級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在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就是提醒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自我、迷失了方向”[1]。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这次全会重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本质上是对全党发出的“灵魂之问”,关乎党从哪里来、是什么样、向何处去,彰显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凝结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前行的旗帜。当前,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党的根本问题之精髓要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牢记党的根本问题、怎么样牢记党的根本问题”这三个重要议题可谓是意义重大,有助于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确保自身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并在新的赶考路上更好地肩负起时代使命,开创出新的历史伟业,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答卷。
一、党的根本问题的精髓要义
从哲学层面上说,所谓根本问题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统领地位和起着关键作用的本源性问题,体现事物的本质,涉及事物的全局与长远。之所以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作为党的根本问题,是因为“是什么”涉及党的性质本质、“要干什么”涉及党的宗旨使命。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罢,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在历尽沧桑之后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往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3]强调牢记“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实际上是党对自己的身份与使命的精准认知和深刻追寻。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表明,牢记“是什么”,党才不会变质;牢记“要干什么”,党才不会迷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如何实现长期执政,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开创更加璀璨新的历史伟业,这些都是党必须要回答和解决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来说,唯有把“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想清楚、弄明白并铭记于心,才有坚实的安身立命之基,才有不畏艰难困苦、无惧风险挑战的精神依靠,才有不断走向辉煌未来的引路航标。但要解决这些难题,却又必须回到一切的原点,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时刻扪心自问的问题。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4]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主要看它的性质本质。现行党章在总纲部分中用“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理论表述高度概括了党的性质本质,精炼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两个先锋队”特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特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特指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概括,从正面理论分析内在地规定了党的性质本质。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具有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的勇气和能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宣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5]。“三个从来不代表”的概括是从反面历史教训对党的性质本质做出的深刻警示。正面理论分析与反面历史教训,是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的两把“钥匙”,较好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或政治集团的显著标志。
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客观来说,“是什么”与“要干什么”是一对逻辑关系紧密相连的命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讲的是党的性质本质,它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是什么”决定“要干什么”。一旦搞清楚了“是什么”,那么正确理解“要干什么”这一重大问题就很容易了,它主要看党的宗旨使命。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聚焦这一根本宗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就可以找到未来中国共产党立志于“要干什么”这一重大问题的答案。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创造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根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接续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即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历史蕴含着未来的走向。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毫无疑问,就是要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党的根本问题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反映党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历史自觉。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党不断用实际行动回答和诠释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辉煌业绩史。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价值观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内在意蕴丰富:第一,它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百年来,无论时代怎么变、环境怎么变、要求怎么变,但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的坚守却是始终未变。为了心中的远大理想和肩上的沉甸责任,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以铮铮铁骨和赤子情怀守初心,以血肉之躯和忘我精神担使命,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且铸就了气吞山河的历史伟业。第二,它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制胜密码。回望过往,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所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奥秘之一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勇于回答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时代之问。第三,它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的动力源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优秀政治品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勇气、坚韧意志和高超智慧,把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熔铸为宏阔进取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立起践行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时代标杆。党的根本问题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
二、新时代牢记党的根本问题的内在逻辑
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模式上,不同于西方,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然,中国走的是一条比较独特的“党建国家”道路——先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然后经过长达28年浴血奋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接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万千重担系于一身,恰好验证了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反复强调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7],“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8]。作为党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本身就是一个涉及立党兴党强党的重大内部问题。在党的根本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了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又是起点。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吹响。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势之所为、史之所鉴、时之所驱,意义深远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
政党起源于西方。从词源学上说,英语中“政党”(Party)源自拉丁文Pars,意指社会一部分,被称之为代表特定阶层或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典型的是资产阶级政党,仅代表社会上的部分人利益。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虽然也叫政党,但二者性质截然不同,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性政党出现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特有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明确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并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牢记、忠实践行。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申明,党的最终目标在于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党的七大修改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它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10];党的八大修改的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的目的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1]。党的十二大修改的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将党的特有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这些论述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日起就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始终把自己视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利益代表,深度镶嵌于百年自身建设之中。
(二)汲取国际共运史经验的智慧启示
牢记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成功经验。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农民占絕大多数的情况下,通过思想建党确保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勇敢承担起反对“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全面执掌政权,牢记“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保持了革命本色,带领人民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直面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统筹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回望百年党史,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惊涛骇浪,正是因为党始终牢记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并一以贯之坚持下来,才成就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际共运史上,有不少曾经取得过无比辉煌业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譬如苏联共产党,在外无强敌入侵、内无人民起义的情况下悄然走上变质、变色、变味的邪路,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未能做到始终如一牢记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留下的惨痛教训值得深思。
(三)把党建设得更坚强有力的重要保障
把党建设得更坚强有力,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任务。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坚强有力,一要靠数量和规模的保障,二要靠质量和精神的提升。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但“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数量应该没什么大问题,难的主要是提高质量”[13]。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逐步发展,已经从最初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壮大成为拥有9671.2万名党员、493.6万多个基层党组织的超大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史经验表明,数量和规模上的“大”,并不等于质量上的“优”和“强”。落实新时代把党建得更坚强有力的重大任务,固然需要一定数量和规模作硬性保障,但更需要软性意义上的精神提升,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然而,随着党长期执政,当前有一个需要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种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消极颓废心态,譬如“有的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14]。在历史上,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凭的就是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进入新时代,强调全党务必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为新时代把党建得更坚强有力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新时代再续伟大成就的客观需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铭记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与潮流大势同向、与时代脉搏同频、与广大人民同行,已引领中华民族于“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实现站起来,亦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走向富起来,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般的伟大新征程之中迎来强起来,再续新的伟大成就,让初心与使命永远熠熠生辉、屹立不倒。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简单实现的,它需要应对更严峻的考验、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前进的道路上,党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一些人们难以想象和预料到的惊涛骇浪,“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15],对于这一点要有高度清醒的政治认识。而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更好地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之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它是思想认知上预判风险挑战的“清醒剂”,是实践行动上化解风险挑战的“定心丸”。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刻,已到“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阶段。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说:全党要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16],要有防范风险挑战的先手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做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备之战,掌控预判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权,为再续伟大成就保驾护航。
三、新时代牢记党的根本问题的现实理路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17],强调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进而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任务,充分彰显了党的性质先进、宗旨崇高、使命伟大。党清醒地认识到,“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18],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更不等于永远先进。正是有着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党才在不同历史时期将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从未辜负民族的托付和人民的期望。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值得我们自豪,但决不能因此而自满”[19],全党要把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
(一)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务必澄清理论误区,明晰百年大党的历史身份
一段时期以来,有些人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有意或无意曲解、淡化革命的本真含义,简单地把革命等同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暴力革命或革命运动等,认为革命不合时代潮流、革命精神已经过时。这种错误思潮投射到对党的历史身份的理论认知上,就是大肆渲染“革命党”与“执政党”二者之间的非兼容性,进而片面鼓吹“政党转型论”。实事求是地说,“革命党”与“执政党”的论争绝不是什么简单的词语之争,而是关乎党的性质本质和宗旨使命的重大政治原则之争。其论争焦点之分歧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方位上是否需要继续发扬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今天“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虽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曾有过关于“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20]这样的重要论述,可仔细辨析,“这里面并没有区分‘革命党和‘执政党,并没有把革命和执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因此“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无论时代潮流和任务要求怎么变,都要牢记党的根本问题、明确自身的历史身份,“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21],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
(二)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务必饱含赤子情怀,巩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讲话指出: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22]。“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充分展现了一个大国领袖心忧天下的坚定自信和责任担当,深刻彰显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公仆意识和赤子情怀。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百年大党不断发展壮大、无往而不胜的内在逻辑和克敌密码。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深知古训“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的深层意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3]。百年来,为了忠实践行初心与使命,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之火永不熄灭,党为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和平建设时期,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譬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近400名党员、干部为抗击疫情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脱贫攻坚战中,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24]。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进入新时代,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就是要永不脱离群众,始终坚持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赢得人民信任,获得人民支持,唯有这样,党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才能做到战无不胜。
(三)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务必勇于自我革命,确保自身永不变质变色变味
敢于直面自身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显著特征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25]。党的根本问题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与奋斗目標的高度理论概括,事实上无论哪一个问题,都是关乎党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的重大内部问题。历史经验和事实表明,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26]。历经百年的发展壮大,今天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但大有大的难处,那就是对于“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视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这是因为“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27]。进入新时代,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在从严管党治党上始终保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审慎态度,决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勇于自我革命,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自身永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四)牢记党的根本问题,务必锤炼斗争品格,增强新征程路上的赶考和应考能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8]。在过去的百年中,党对人民和民族、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如何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难题。这既是“国之大者”,也是回答党的根本问题必须思考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最初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开始就铭刻着强烈的斗争烙印,百年来一直在艰苦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敢于斗争、勇于斗争构成了党的优良政治品质。但现在,“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譬如,“有的做‘老好人‘太平官‘墙头草,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甚至“有的是‘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29]对这种消极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批评指出:“这哪还有共产党人的样子?!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30]因此,新时代要善于总结和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与教训,正确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锤炼愈是艰险愈要勇往直前的斗争品格,不断增强在新的征程上持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的赶考和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1][3][12][16][17][20][2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15、6、20、20、14、299、300.
[2][18][2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4]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77.
[5][6][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1).
[7][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38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10]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文献通典:第1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44.
[11]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文献通典:第1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11.
[13][19][25][26][27]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23、44、19、48、21-22.
[14][1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44.
[2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N].人民日报,2021-08-27(01).
[29][30]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80-381、381.
责任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