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700多岁
收藏地: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玉瓮亭
渎山大玉海是中国元代玉器,又名玉瓮。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宫廷玉器,高0.62米,最大周长4.93米,腹部壁厚约0.12米,质量在1053千克到1178千克之间,容积为0.722立方米。它是一件巨型贮酒器,相传为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忽必烈曾经用它盛酒,犒赏群臣及军中武士。
后来这件宝物为清朝乾隆皇帝所得。乾隆命人四次修复宝物,对其纹饰进行了一些修改,并在其膛内镌刻自己的诗文。从宝物膛内的序文可知,它最早置于万岁山广寒殿内,后迁移到西华门外真武庙中,庙中的道人不识宝物,将它当“菜瓮”来用,是乾隆“命以千金易之”,置于承光殿中。现在,它置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
据专家研究,渎山大玉海所采用的玉料是独山玉。独山玉,因产自河南省南阳市北郊的“独山”而得名,为我国独有的玉种,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渎山大玉海的制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琢玉工艺“量料取材”和“因材施艺”的传统技巧。它由整块大玉雕刻而成,颜色青绿,石质细腻,图案精美,形神兼备。它周身雕刻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龙、猪、马、鹿、犀、螺等神异化动物出没浪涛之间,整体风格既粗犷豪放,又细致典雅,兼具写实气质和浪漫色彩。
渎山大玉海代表了元代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划时代的艺术珍品,它承载的历史记忆非常丰富,被很多专家学者评为“镇国玉器之首”。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沈兼士在北大讲中国哲学史时,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学生们问他,照这样的速度讲下去,什么时候可以讲完。他说:“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完,一句话可以讲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他独自去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发现出错后,他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就改名为“李四光”了。
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在谈判期间的一次宴会上,周恩来与毛泽东形影不离,代毛泽东一杯接一杯地喝酒,挡回国民党人士一圈又一圈的“攻势”,以至于有记者发出了“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的由衷感慨。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与妻子杨步伟感情很好,相濡以沫几十年,堪称神仙眷侣。杨步伟去世后,赵元任深受打击,他说:“以后再也不能说‘回家’二字了。”因为,在他的心里,有她才有家,没有她的家只是一个住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