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瑾
中学阶段属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处于由不成熟逐渐变为成熟的青春期,其情绪起伏较大。抑郁是困扰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1-2],不仅会引起学业不良和社会功能损害,还会导致自伤、自杀等高危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3]。有研究显示,积极情绪、沮丧、生气3种情绪的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相互影响[4]。初中生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可以提供安全基地作用。它不仅提供了情感支持,还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建立自我同一性,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发展。有研究发现依恋关系良好的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及孤独感更低[5]。同伴依恋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回避及疏远的交流方式[6]。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的抑郁情绪与依恋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上海市某区2所中学6~9年级的1 119名学生。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整群抽取上海某区2所中学6~9年级的学生。其中,1所中学在城区4个街道中随机抽取,另1所在8个镇随机抽取。每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3个班级,共24个班级。共发放问卷1 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19份。其中男生有563人,女生有556人;年龄为11~l7岁,平均年龄为(13.6±1.25)岁。
1.2.2 调查工具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7]:该量表共18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过去1周的抑郁状况,得分0~36分,适用6~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3,半个月后重测信度为0.65,分半信度为0.72。以15分为临界值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状况。
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8]:由包克冰和徐琴美修订。每个分量表各包含25个题目,包括信任、交流和疏离三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1=从不”到“5=总是”),总分越高表明个体与父亲或母亲的依恋程度越高。本研究中三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0.9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9]:由Caprara等编制,王玉洁、窦凯等修订。该量表包括17个条目,分为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POS)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NEG)两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的信心程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两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 0.76 和0.89。
1.2.3 测试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心理测量师实施团体测试,完成一份问卷约30 分钟。
1.2.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1.0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在抑郁问题检出率方面,有254名(22.7%)学生存在抑郁问题。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初中生抑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依恋关系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6年级学生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表达积极情绪管理自我效能感上显著高于7、8、9年级,而7年级的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最低(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初中生的依恋关系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比较()
表2 不同年级初中生的依恋关系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比较()
因子 6年级(n=320) 7年级(n=250) 8年级(n=268) 9年级(n=281) F P母亲依恋 82.51±11.30 78.85±10.55 79.89±11.08 78.99±10.38 7.351 <0.001父亲依恋 80.89±12.32 76.50±11.68 78.26±12.34 77.62±10.51 7.404 <0.001同伴依恋 88.42±12.57 84.63±12.98 85.86±13.97 85.36±11.87 4.903 <0.01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 26.24±4.47 25.23±4.66 25.29±5.10 25.44±4.37 3.056 <0.05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 41.40±10.48 38.39±10.01 40.39±10.78 41.57±9.98 5.296 <0.01
为进一步了解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以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引入性别、年级、依恋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抑郁问题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初中生抑郁得分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0%~40%[10]。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22.7%的学生存在抑郁情绪。提示女生比男生的抑郁问题更严重,这与国内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与选取的样本有关。本研究中的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抑郁问题更严重,则与国内的一些报告相似[11-12]。这可能是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有关。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抑郁分也越低。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往往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而高教育水平的母亲能给予子女更全面客观的教育信息和正性的养育方式,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及良好发展[13]。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是青少年依恋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良好的亲子依恋能够给予个体足够的安全和自信去认识和探索世界[14]。有研究显示,亲子依恋能显著正向预测情绪健康[15];安全的亲子依恋与积极情绪(如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则与消极情绪(如抑郁)呈负相关[16-17]。本研究显示6年级的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上显著高于7、8、9年级的初中生。作为预初阶段的6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相对稳定,还没有面对很大的升学压力,处在心理相对放松的时期,加上其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质量较高,良好的人际支持也有助于情绪的稳定。因此,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6年级学生的表达积极情绪管理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7、8、9年级的初中生,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效能。而7年级的中学生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上最低,在对管理生气、愤怒、沮丧、痛苦、内疚、羞耻等负面情绪上的信念不足。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同时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相互交错的矛盾,再加上7年级学生从学习、环境相对熟悉的预初阶段进入初一,容易产生一些情境性、状态性心理问题,导致学生的种种不适应。在进入8、9年级后,其心理逐渐调整过来,开始进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在logisi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中,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认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模式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健康,其中个体与重要他人的依恋状况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心理表征,积极正向的依恋关系会使个体获得需要的温暖和支持,与有效的情绪调节和良好的适应相联系[18]。因此,针对不同特点、时期的中学生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早期成长的重要关系,父母与孩子更多的信任和沟通、给予家庭的温暖和情感支持才能使初中生提高安全感,从而更好地管理压力,进一步降低其抑郁和焦虑感。
本研究中被试取样相对集中,区域、城乡等因素可能会影响部分研究结果。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取样范围,注意样本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