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晓华 李彩凤 赵文甲 邝伟英 邓江红 张俊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 (北京 100045)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是JIA中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全身高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弛张高热、关节炎、皮疹,部分疾病活动度高的患者可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浆膜炎等。sJIA 的发病率大约是1/10000,发病高峰年龄在1~5 岁之间约占JIA患儿的 10.0%[1]。约10%~15%的sJIA 患者可能合并间质性肺炎或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2-3],尤其是sJIA 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患儿,可表现为全身炎症因子风暴,进而导致多脏器损害,如肺水肿、肺出血、肝衰竭、脑水肿等,具有致死性。
sJIA 患者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感染是导致疾病活动或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sJIA 合并肺部受累因临床表现隐匿更易被忽略或误判为肺部感染,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外对sJIA 合并肺损伤的研究较少且样本量普遍较小。现对北京儿童医院近 5 年明确诊断 sJIA 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随访资料的分析,探究其合并肺受累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并初次诊断为sJIA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16岁;②初诊、初治患儿;③符合2001年国际风湿病联盟提出并修订的JIA分类诊断标准中sJIA 诊断标准[4];④临床资料完整,规律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脏、肺脏、肝脏、神经系统受损等基础疾病及感染性、恶性肿瘤性疾病;②不愿配合访视和调查。依据诊治过程中是否出现肺受累,分为无肺受累sJIA 组和肺受累sJIA组。
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E-098-R),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JIA和sJIA诊断标准 根据2001 年国际风湿病联盟提出的 JIA 分类诊断标准[4],JIA 定义为≤16 岁起病,持续≥6 周的单关节炎或多关节炎,并除外其他已知原因。sJIA 定义为关节炎伴随全身临床症状,典型的弛张热,每日高峰≥39 ℃,持续时间超过2 周,至少合并以下症状之一:①易消散的皮疹;②淋巴结肿大;③多浆膜炎或肝脾大。
1.2.2 sJIA 合并MAS 诊断标准 依据2016 年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国际儿童风湿病试验组织(PRINTO)制定的 sJIA 合并MAS 的诊断标准[5]。①铁蛋白>684.0 ng/mL;②血小板≤181.0×109/L;③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8.0 U/L;④三酰甘油(TG)>156.0 mg/dL(1.8 mmol/L);⑤纤维蛋白原≤3.6 g/L。确诊或疑似sJIA的发热患者,符合以上条件可以诊断为MAS;第1项为必备条件,第2~5项满足任意2 项或以上(实验室数据异常需除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传染性肝炎、内脏利什曼病或家族性高脂血症等疾病)。
1.2.3 sJIA 合并肺部病变诊断标准[6]①呼吸系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伴有呼吸浅快、口周发绀、呼吸困难、三凹征、肺部体征阳性。②肺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包括肺部X线片、高分辨CT,出现间质性肺炎、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出血、肺水肿或其他与感染性病变不同的影像学改变。上述两项指标至少符合1 项,同时除外有病原学依据(呼吸道分泌物、鼻咽拭子及血培养)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有效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1.2.4 临床资料收集 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MAS、发热、皮疹、关节痛、关节肿胀、乏力、胸闷、呼吸浅快、呼吸困难等。检查项目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清钠离子(Na+)、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酸转移酶(AST)、TG、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白介素(IL)-16、IL-18、肺部 X 线片及高分辨 CT。
1.2.5 随访 随访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门诊病例或电话随访记录,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31日,随访内容包括上述指标的转归、发生合并症的时间(肺部病变、MAS)。随访过程中,病情稳定的患者每8 周随访1次;病情不稳定者每2~4 周随访1次。病情稳定性判断标准,参照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估(PGA)[7]、患者的健康调查问卷(CHAQ)评分[8]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活动度评分(JADAS)[9]。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M)和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JIA 合并肺受累发生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收治126 例sJIA患儿,排除53例不规律随访患儿,最终纳入分析73例。男40例、女33例,中位年龄5.6(3.1~8.8)岁。其中无肺受累sJIA组32例、肺受累sJIA组41 例。
与无肺受累sJIA 组相比,肺受累sJIA 组合并MAS、乏力、胸闷、呼吸浅快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与无肺受累sJIA 组相比,肺受累sJIA 组IL 18 水平较高,胸片及肺部高分辨CT 阳性改变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肺受累sJIA组与无肺受累sJIA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表2 肺受累sJIA组与无肺受累sJIA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基线水平比较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乏力、胸闷、胸片与肺部高分辨CT 阳性改变、IL-18 水平增高是sJIA合并肺受累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sJIA合并肺受累发生危险因素
41例肺受累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5 年。临床症状以胸闷改善最快,17例均在3月内好转;乏力共19例,5例在3个月内好转,其余14例均在2年内好转;肺部体征以呼吸浅快改善最快,18例在治疗后3天内体征消失,余7例在随访1年内体征消失。肺部影像学特征方面,合并肺水肿的患儿共8例,其胸片在治疗后2周内均得到改善;肺高分辨CT所示肺间质或条索样改变共34例,且改善最慢,32例在随访3年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例患儿随访3.5年时仍无明显改善。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风湿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弛张高热、关节炎、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浆膜炎等,可伴随全身多系统受累。本研究调查了41 例sJIA 合并肺受累的患儿,尽管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在胸部X 线片及高分辨CT上存在显著改变,包括胸膜、肺泡间隔增厚,两肺透光度下降,毛玻璃样改变。两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提示当患儿出现弛张热伴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时,临床需高度重视,因为此时肺部的影像学改变可能已经发生[10],早期应用肺部高分辨CT对于筛查 sJIA合并肺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肺受累sJIA 组中28 例(68.3%)合并MAS,无肺受累 sJIA 组中仅4 例(12.5%)合并MAS,两组间差异显著,原因可能为发生MAS 时患儿全身炎症因子瀑布式释放,容易合并多系统受累[11-12]。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 MAS并非为sJIA合并肺受累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作为儿童风湿专科诊疗中心,两组sJIA 患儿入组时,疾病均属于高度活动状态,并不能完全反映全部疾病活动状态下的sJIA患者临床特点;②与基线时间相比,两组患儿分别发生MAS与肺部病变的时间及合并MAS的触发因素未纳入本研究。如 sJIA组合并肺受累的患儿,可能在感染因素触发下,在疾病低活动期诱发病情活动合并MAS。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功能等临床常规监测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3]。提示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虽然能较好指导临床医师判断疾病活动度,但并不能预测 sJIA患儿是否合并肺部病变,应结合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早期肺损伤。
临床实践发现,sJIA合并肺受累患儿的乏力、胸闷症状较为突出。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乏力、胸闷是导致sJIA合并肺受累的危险因素。有研究统计了16例儿童风湿病合并肺部病变患儿的症状表现,发现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胸闷、咳嗽、乏力等[14]。近期有研究统计了53例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部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也表明其主要症状为气促、胸闷、乏力等,并且胸部高分辨CT 有助于肺部病变的早期诊断[15]。本研究结果与文献相似。
IL-18是IL-1的家族成员,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其产生被认为是固有免疫系统激活的开始。作为活化巨噬细胞干扰素(IFN)-γ 的诱导因子,IL-18 能强效诱导T细胞及NK细胞产生IFN-γ,参与体内多种炎症过程及免疫反应,能够增强Fas/Fas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调节NK 细胞活性最有效的细胞因子。目前研究认为,与 IL-1、IL-6一样,sJIA活动期IL-18水平升高[16]。此外,作为IL-1家族成员,IL-18与IL-1 β 一样,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IL-6 的有效诱导物,是sJIA 疾病发生发展中异常表达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IL-18水平与sJIA合并MAS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MAS发生发展、疾病活动性及MAS复发的监测指标[17-19]。本研究中,肺受累sJIA 组IL-18 水平升高,多因素分析亦发现IL-18水平增高是sJIA 合并肺受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IL-18的功能解释。
综上,IL-18可能是sJIA合并肺受累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通过检测sJIA 患者的IL-18水平,可能作为监测 sJIA 疾病活动性并预测是否合并肺受累的特异性检测指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肺部高分辨CT监测风湿性疾病相关肺部病变,并已得到广泛认可[20]。因此,基于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乏力、胸闷)、影像学检查(肺部高分辨CT)及血清IL-18水平的联合监测方案,可作为预测sJIA 合并肺受累的参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