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涛
(厦门溢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住宅小区而言,许多居民不仅要求住宅小区具备良好的居住体验,也要求住宅小区满足美的感受,对住宅小区的景观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景观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概念,从古代园林到现代住宅小区的景观,当前的住宅小区不仅能够优化小区环境,提升居住质量,也能够展现商业和文化特色,从而营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小区景观。住宅小区景观关系到居民的品质生活,也关系到居民的居住体验,良好的园林景观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有益身心健康[1]。因此,为了满足居民对于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需求,需要在施工阶段开始园林景观进行管理,合理配置绿植种类,选择合适的苗木栽植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绿植存活率,改善住宅小区环境,为居民创建宜居的生活空间,
奥体金茂悦景观工程是典型的住宅小区项目,该项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地带,毗邻公园与体育中心,周边交通边界。住宅小区主要是以健康生活为理念, 以高层建筑作为主力户型,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健康舒适、时尚休闲的居住空间,并且创建宁静优美的社区氛围。小区所在的区域位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温变化较大,每年3月~9月的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900mL~1 200mL, 平均气温为20℃~25℃。从城市绿化来看,城市绿化总面积占比为65%,森林覆盖率为57.8%,其中针叶林多于阔叶林,主要是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总体而言,奥体金茂悦景观工程所在的区域雨水丰富,气候宜人,可种植多种绿植。
从住宅小区特点来看,对小区园林景观工程的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绿植景观 绿植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植被、小区道路绿植、园林绿植等,合理的绿植搭配能够改善环境微气候,吸收灰尘,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同时能够创造良好的绿植空间,为居民带来美的享受;绿植景观的关键在于绿植种类的搭配以及绿植施工管理[2]。
(2)道路景观 主要是住宅小区内的机动车道、步行道、车档等景观,道路景观可以为居民创造健康出行的场所,打造休闲的氛围,良好的道路景观将道路设计与居民需求相结合,选择人性化的设计,为居民节省时间,让居民摆脱单调的出行空间,提供运行、休闲、出行和交流的空间。
(3)园林广场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包括台阶、入口造型、硬地铺装、坡道、便民设施等元素,需要结合小区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质和色彩,从而保证设计合理,打造良好的广场景观。
(4)水景景观 水景景观主要是与小区内的水景相关的景观工程,包括景观用水、驳岸、景观桥等方面的设计,能够创建山水相依的园林效果,为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
(5)照明景观 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照明的景观,包括场地照明、人行照明、安全照明等景观工程,在满足居民照明需求的同时,提供景观享受。整体景观造型如图1所示。
图1 奥体金茂悦景观工程俯瞰图
园林景观施工质量关乎园林质量,因此需要加强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在施工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建立施工责任管理制度,从而对园林景观施工全过程展开管理,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到人,提升施工质量。
在施工前期,需要对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平整,为后期的绿植栽种听土层基础。住宅小区建设期间,绿化工程主要是对不适合建设建筑的建筑区域进行美化,因此需要根据小区的设计,采用有效的方式开展土方工程。首先,根据施工色剂图纸,对施工区域的土方进行检验,适度调整土层,从而确保土地形态符合景观工程需求。其次,对土层的表面进行处理,加强坡度调整,使坡型过渡自然,高低起伏,满足美观需求,避免因为坡型和绿地造型的问题引发的积水等问题。第三,为了满足绿植对土壤的需求,采用回填方式改良土壤,在本工程中,外购种植土,确保土壤机质含量≥2%,pH值在6~7.5之间,确保土壤符合要求后才能够进场。根据绿植需求选择会回填,在回填完成后,对土壤造型进行改善,减少积水,为后续工程提供土壤环境[3]。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放样内容多,需要结合住宅小区的需求,明确各方面的放样规范,从而开展有效的放样施工管理。采取以下方式开展放样施工。
(1)规则式景观放样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明确主要轴线,做好轴向定位以及施工图纸定位坐标,并且开展定位误差管理,提升施工品质。
(2)自然式景观放样 平面控制放样是自然景观放样的关键, 需要明确图纸关系,核准尺寸偏差,控制标高以及外形等,从而对苗木和铺装放样进行控制。
(3)综合管线放样控制 尽量选取取水方便的区域开展给水点定位,排水定位在集水井边,管线尽量避开铺装,避免对铺装造成影响。
(4)苗木种植放样 根据施工需求,合理规划苗木构成,对现场的苗木数量和高低进行调整,提升苗木施工质量。
当完成放样工作后要根据要求来挖掘种植穴,种植穴是苗木生长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实际的挖掘过程中苗木情况来对种植穴大小进行控制, 综合考虑苗木根系尺寸以及对土层的要求。通常来说种植穴直径要比根茎直径大20cm~30cm,为苗木的正常生长提供条件。在栽植苗木之前要对其根系和枝叶进行修剪,通常修剪对象为死枝、枯枝和病虫害根系,保证主干高度和分枝,提高苗木成活率。在种植乔木时也需要进行提前处理,包括抗蒸腾和促生更,使乔木能够顺利成活。在种植过程中采用腐烂枝叶来进行垫底,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同时要做好排水设施的建设。在种植灌木时要对种植坑深度做好控制,从而为根系长势提供保证。通常来说,灌木的种植采用裸根种植,在土壤的回填过程中进行提苗,使灌木根系能够进行充分舒展。除此之外,在苗木运输过程中通常在根系中附带土球,为植物运输过程中的成活提供保障。
在住宅小区设计中,除了绿化景观外往往还有水景和其他景观的设置,通过建设水景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美观性,但是水景建设也往往存在着一定不足,例如漏水问题。因此水景建设要做好施工管理,确保密封和加固工作质量,同时做好材料质量管理,避免采用低质量材料。另外在住宅小区中还会进行石板、石砖等材料的铺设,要做到与周边环境的适配,提高美观性。
铺装工程需要对铺装材料进行控制,确保材料符合铺装工程需求。首先,需要根据景观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确保铺装材料的品质、色彩、等级、强度等满足施工要求,入场的材料必须经过试验测试。其次,控制施工进度,根据施工图纸,对施工材料进行优化,精确方向,调整材料模数,提升整体效果。第三,合理控制施工材料的配合,实现不同材料的衔接,对不同材料的衔接阶段进行控制,对不同材料的过渡、缝隙和平整度进行控制,确保材质均匀,过渡平稳,形成美观有序的图案。
奥体金茂悦景观工程所在的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温暖潮湿,适合苗木种植。根据住宅小区的建设需求以及当地气候条件,针对性地配置植物,从而实现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提升小区的舒适度和美观性,为居民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景观工程苗木配置应该满足下列原则。
(1)遵循适应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苗木生存条件不一样,所选择的景观苗木首先必须满足当地的生存条件,苗木选择时,除了苗木的美观和种类搭配,需要针对温度、湿度选择苗木,从而确保苗木满足生存环境,提升苗木的存活率。
(2)遵循艺术性原则 苗木配置应该遵循艺术原则,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基础上,将住宅设计理念和景观环境相结合,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苗木,从而提升景观园林的美感。
(3)整体性原则 苗木配置是小区园林的重要环节,但是需要从住宅小区整体考虑,使苗木的外形、高度以及色彩搭配与建筑相协调,形成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从而满足居民的需求[4]。
首先必须要保证苗木能够长期存活,因此在实际配制中可以尽量选择当地植物。在满足上述配制原则的基础上,避免对当地植物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要注意所营造的景观绿化能够与当地植实现共存。不能片面强调新奇性和美观性,而忽视了生态方面的考虑。通过适当选择本地植物能够将建设费用有效减少,并且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其次,要以季节变化的特点来进行苗木配置,对于不同的气候来说苗木景观也会存在不同,因此要以当地气候为基础来建设特色景观。最后要根据小区建筑布局来进行层次感的景观建设,通过疏密配合来美化小区环境。
根据住宅小区景观工程特点,对苗木进行合理搭配,搭配设计按照以下几点来规划。
(1)小区入口苗木搭配 小区入口主要是小区居民出行的主要出入口,是许多居民的必须经过的地点,而且是住宅小区的门面,因此可以将苗木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苗木与城市景观更加协调,提升苗木的吸引力,带来良好的空间体验;入口处景观如图2所示。
图2 入口绿植景观
(2)功能区苗木搭配 功能区可以选择符合大众审美、耐看的苗木,为居民提供相对平和的设计;入口不宜种植高大的树木,因为高大树木很难打理,容易影响居民心情,也容易影响外界对小区的看法,不同的功能选择相应的苗木,增强功能区的舒适度。
(3)小区道路苗木搭配 道路通常是以常绿树木为主,常绿挺拔的树木能够给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也能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让居民对住宅小区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针对苗木搭配,需要在施工设计以及苗木搭配的基础上,加强施工管理。
(1)选择施工季节 施工季节对苗木存活率具有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栽种苗木,并且选择常绿的苗木作为景观工程主要类型,能够为小区营造四季常春的效果,提升美感。
(2)绿地种植 中庭绿地种植应该考虑大乔木和小调木的搭配,根据乔木冠幅确定栽植间距,避免发生拥堵现象,确保乔木间距统一,提升美感;道路两边的绿植应该与园路分开,避免树叶遮盖园路。
(3)苗木种植施工 为了满足苗木栽植需求,需要控制种植穴,注意苗木的观赏面面向居民,并且按照组合进行统一栽植,种植完成后开展浇水,提升苗木存活率。
总而言之,小区园林景观工程和苗木搭配是一项综合的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完善设计、加强施工管理、多方面考量景观设计与苗木搭配,从而选择合适的苗木种类,合理规划苗木种植,创建丰富多彩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