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重构

2022-11-16 01:04张志宇苏文灏
丝绸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时尚疫情

张志宇, 苏文灏

(1.大连艺术学院 服装学院,大连 116600; 2.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

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打破了社会原有的运行秩序,经济下行趋势日益锐现、医疗卫生压力持续增大、文化间的现实交流处于停滞、网络生活方式成为主流,诸多问题摆在大众面前需要重新思考与解决。疫情的出现与持续同样对时尚文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以潮流消费为核心的产业方向被逐步遏制,如何重新发展时尚文化产业成为了相关专业领域专家与学者重点关注的议题。

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研究属全新课题,至今已形成的相关学术成果较少,无法全面梳理出完整的学术脉络,但近来的研究成果却为持续探究后疫情时代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学术参考与借鉴。前期成果中,部分学者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所表现出的鲜明特征入手,全面分析了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聚焦在因疫情影响,数字文化产业现状所发生的变化,并阐发出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面临的问题、障碍及未来发展路径[2]。此外,一些学者通过案例,释析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3],借助访谈形式探寻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4],阐释与展望疫情期间中国时尚文化产业面对的问题及机遇[5];从时尚发布与时尚消费的视角分析未来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6];结合当下时尚产业的诸多新变化,提出后疫情时代全球时尚文化产业的互动性观点[7]。

因此,本研究根据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时尚产业的客观现状进行相应的现象与数据分析,进阶阐释中国时尚文化产业面临的危机与契机,从“问题导向”的研究范式入手,依据产业所形成的新态势,提出“重思”“重置”“重塑”的逻辑发展链条,进一步论证未来阶段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变革的思路与良性发展的核心要义,以期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疫情前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状况简述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时尚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其始肇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20余年高速发展,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规模与生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俨然成为世界时尚文化产品的加工与制造大国[8]。

在时尚设计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时尚设计师与时尚品牌。他们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促进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通过富有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潮流语言的时尚作品,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时尚文化风貌,其中一些时尚设计师与时尚品牌已在国际时尚舞台留下足迹,如郭培、谢峰、马可、劳伦斯·许、“中国李宁”等。但不可否认,中国时尚产业整体发展仍存在创新度乏力、产品同质化严重、与国际时尚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在时尚文化传播方面,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形成了“多维媒介”的传播态势。1997年首届“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至今,数以千计的时尚设计师、时尚文化品牌在此发布作品、展示才华,行业专家、学者在此共商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国国际时装周”已成为中国时尚文化最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电视媒介、时尚期刊、网络媒介也为中国时尚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传播途径,人们可在不同渠道获取国内外时尚潮流趋势与时尚生活方式,唾手可得的时尚文化讯息拉近了国人与时尚文化间的距离。

在时尚文化消费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影响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逐步迈进全球化时尚文化消费时代[9],大众在时尚奢侈品、时尚旅游、时尚创意产品、时尚网络虚拟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与日俱增,追求潮流趋势成为了人们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据“艾瑞咨询”2019年发布的《中国“升级一代”女性服装消费洞察报告(2019年)》相关数据,第一季度中国女性消费主体网购商品占比最高的类别为“美妆个护”与“服装”,其中一线城市两种类型商品分别占比89%与87%,三线城市也分别达到了77%与73%;同时,超6成女性消费主体购买服装的消费占个人花销的20%~30%[10]。

2 疫情对于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大重构》的序言中曾客观描绘了新冠疫情袭来下社会的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严重破坏经济,使社会、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陷入危险与动荡,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关注,也让技术广泛进入我们的生活。面对这些变革带来的影响,任何行业或企业都无法置身事外。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处境岌岌可危,许多行业前途未卜,只有少数能够逆袭发展。”[11]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对于全球时尚文化产业的冲击不言而喻,而对于刚步入重要上升期的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来说,其影响直接且深远。

时尚文化产业内容涵盖广泛,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时尚文化一词也从最初专指“时尚消费”拓展至日常时尚消费(核心层)、时尚文化体验(扩展层)、时尚文化传播(延伸层)等多元层面[12]。通过对相关产业现象、数据分析,可感知疫情袭来对于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2.1 时尚文化活动的停滞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时尚产业的首要影响即体现在时尚文化活动的停滞。“疫情防控”要求下大部分社会活动被取消,人们居家办公、学习与生活俨然成为常态化,而作为以社会活动为运营方式的时尚文化产业则面临着无法正常进行时尚讯息发布、国内外时尚文化交流与商业性时尚文化推广等活动的困境。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并未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而经历疫情平稳期后时尚文化活动逐步开展,并将活动形式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如“2020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会”“2020年中国流行色趋势发布”),以网络在线直播或网络会议的形式实现时尚文化活动的延续。

2.2 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的转变

疫情之前,中国的时尚文化消费已从过往的实体消费方式逐渐向“网络消费”方式为主体的多元消费方式转变。网络时尚消费平台的“井喷式”增长、“网络购物节”屡次创下消费纪录、网络媒介引起的时尚文化消费等现象,均表明过往实体时尚文化消费方式在日益式微。疫情的到来加剧着传统时尚文化消费方式的颓势,部分时尚文化品牌的亏损、倒闭,一些时尚文化职业的消失,反映出疫情下传统时尚文化消费方式所受到的重大冲击。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2020年12月份的统计显示:“2020年疫情的发生和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加剧了国际快时尚品牌的退出;2020年3月,GAP旗下Old Navy宣布正式退出内地,效仿ZARA失败的Esprit于5月底全面关店,宣告暂别中国市场;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0年综合营业收入为1.544 9万亿日元,同比下降了15.2%,营业利润下降了46.6%,为1 323亿日元。”同时,根据搜狐网的报道,2020年“双十一”总体成交额达到4 98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 298亿元。

2.3 新媒体时尚文化传播方式的兴起

传统时尚文化的传播方式集中体现在“时尚秀场传播”“时尚纸媒传播”“时尚论坛传播”及“时尚网站传播”。时尚文化传播的主体多为时尚文化领域的专业人士负责,以更加权威的形式向大众推广时尚文化讯息。2010年开始,当新媒体传播形式逐渐成为大众生活主要媒介时,传统时尚文化传播方式受到较大影响。“简易化”“碎片化”“创意性”的媒介特点,促使时尚文化讯息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变得更易获得,大众拥有更多的机会感受与传播时尚文化。疫情期间,中国时尚文化传播方式主要依靠新媒体平台,一些时尚自媒体、时尚短视频平台及时尚APP对推动时尚文化的持续传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让大众在疫情期间仍能接收到最新的时尚文化讯息。

2.4 时尚文化认知的转变

疫情不仅改变了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同时大众日常生活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与不确定性,也加速人们对于时尚文化认知的转变,过度追求时尚生活方式是否必要?后疫情时代,时尚文化产业该以何种面貌示人?各种疑问皆需积极应对。

归纳与分析2020年初至今国内出现的时尚文化现象,无论是时尚文化产业从业者还是普通的时尚文化消费者,都较过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时尚文化认知改观。“消费降级”“主播带货”“复古时尚”“断舍离”“绿色时尚”等潮流词汇频繁充斥在大众媒体与社交平台之中,“不盲从”“理性时尚”“可持续时尚”等特征成为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新趋向。当前,网络时尚博主对于传播时尚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充满正向魅力的时尚文化主播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愉悦的互动过程形成时尚消费者可信赖的时尚文化传播者[13];与此同时,价格优势、促销方式、时尚文化意见领袖等网络团购消费方式正在更广泛的群体中盛行[14],更加节约、合理的时尚消费态度符合后疫情时代下大众的心理动态。

时尚文化企业因疫情而至,同样产生了对时尚文化的新认知。传统零售方式无法同频消费者“大数据”生活方式的大势所趋及国际时尚品牌的不断冲击[15],致使部分国内时尚文化企业面临发展困境,部分时尚文化品牌开始加重产品线上直播宣传力度,以更加亲民化、生活化的方式拉近品牌与大众间的距离,各大时尚品牌将“网络直播”视为新阶段品牌竞争的“主擂台”;与此同时,一些时尚文化品牌在疫情期间积极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制造社会热点,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以此实现大众对时尚品牌的重新了解与好感提升。如2020年疫情初期,在社会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以“卡宾”为代表的国内时尚品牌第一时间开辟医疗产品生产线,为抗疫一线输送所需物资,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与好评;而2021年品牌“鸿星尔克”因向“河南水灾”地区捐助价值5 000万元物质,其销售量猛然递增。

3 后疫情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契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所形成的影响并非短暂、瞬间的,由于社会生活秩序的重置、区域疫情的反复、加之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针对性调整,其对于产业的影响是持续且长久的。后疫情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延续发展动力?如何适应后疫情时代背景,转变发展思路?是中国时尚产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后疫情时代也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契机,国内疫情管控状况良好,经济发展势头逐步恢复,社会大众对于“国潮文化”的热力追捧,使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未来阶段发展呈现机遇与曙光。

3.1 挑 战

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时尚文化产业面临着内在、外在及发展角色转变的三重挑战。首先,从内在层面分析。疫情影响下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已发生较大改变,社会大众的生活关注点更加集中在疫情、经济态势、就业、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而对于时尚文化及时尚消费的关注点逐渐降低,转变发展方向是当下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过往的时尚文化产业可定义为以时尚文化为关联点的产业集合,具有“新颖性和奇特性”“人本性和设计性”“城市性和群体性”“时效性与预期变化性”及“文化性和经济性”五大特点[16]。疫情前期的时尚文化产业特点体现出时尚文化与社会大众生活的密切关联,以及由时尚文化产业所主导的时尚趋向发展。然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时尚文化产业与社会大众间的支配关系发生了转变,当人们对于时尚文化的热度开始降温,时尚文化产业需要明晰社会大众的物质与精神渴求,并结合经济发展态势,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与途径。

其次,从外在层面分析。西方时尚文化产业起步较早,至今已形成完善、全面的产业体系,时尚文化的定义也从单纯的流行时尚扩展到城市创意文化与艺术时尚的范畴之中,而多年来国际时尚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也始终倾向于在欧美时尚文化产业一方。相比西方时尚文化产业,中国时尚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虽发展迅速,并在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链上形成完整且技术成熟的产业规模,但在产业构架上仍有欠缺,创新度不足依旧是困扰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的症结。

再次,从产业发展角色层面分析。中国至20世纪90年代获“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发展良机,近三十年的国际生产贸易促发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前期物质基础正是为国际时尚文化品牌进行原始加工所积累而成。与此同时,“OEM”模式所暴露出的利润边际微薄、营销过程难控及自主品牌发展受限等问题[17],迫使中国逐渐失去国际生产贸易优势,多种产业发展步伐出现放缓状态。

时至后疫情时代,全球时尚文化产业受到重创,西方时尚文化产业鉴于前期发展基础,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时尚创意方向,并拓展出“自然时尚”“环保时尚”等新颖产业发展概念。而中国时尚文化产业角色需从“OEM”模式向“OBM”与“ODM”模式转变,深入拓展自身产业的制造工艺与产业核心技术,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文化品牌。疫情之下,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势必会与西方时尚文化产业间的差距再度拉开,若无法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及国家文化精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处境。

3.2 机 遇

新冠肺炎疫情对时尚文化产业既带来挑战,也为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文化趋向于理性态势、经济放缓下重视产业内核塑造等因素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重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及突破口。一方面,从“消费主义至上”到理性消费,大众对于时尚文化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愈发注重民族文化性而非一味追求潮流,让时尚文化产业的标准不再停留于无态度、无节制的消费。从近年来抵制“辱华”时尚品牌,“新疆棉事件”及推崇“国潮”“汉服热”等社会热点即可感知大众对于时尚文化态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攻克阶段,中国国内疫情持续向好,实现了“可防可控”的目标,为国内经济产业的复苏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与机会。因此,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具备充足的时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向的转变;此外,在党中央大力提倡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背景下,传统优秀文化可为时尚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将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精神命脉。”[18]通过时尚传递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借助民族文化的力量提升当代中国时尚文化的价值与属性,是未来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4 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时尚文化产业重构的对策建议

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视角,结合疫情对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及产业形象三方面对未来阶段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重构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具有针对性、前瞻性且内外兼顾的发展规划与方式。

4.1 重思——紧密传统优秀文化与时尚文化产业的关联

“文化传承正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19]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需要传承精髓,同时也需要将其融入当代社会文化范畴之中,加强传统优秀文化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关联。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时尚文化产业予以融合,不仅为文化传承形成一种新的媒介与范式,同时传统优秀文化深厚的文明积淀也为推动中国时尚文化产业转型提供动力。回望过往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受制于西方时尚文化产业构建的影响,始终参照其发展经验,将时尚文化与消费主义紧紧捆绑。过度引进西方时尚文化理念及商业品牌,虽形成一段时间内时尚消费市场的繁荣,但仍主要集中于国外时尚文化的范畴之中,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凸显自身鲜明的特点及优势。

重新思考导致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出现如上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源于西方时尚文化的“输入”,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没有优化、吸收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与文明思想。借鉴西方时尚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不能仅停留在其成熟的产业模式,而应将关注点放在西方文化价值如何通过时尚文化产业向全球的成功输出。当人们消费、享用西方的时尚文化产品与服务时,即开始适应并逐步认同西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在时间的积累下,人们对于此种认同会不断加深,最终将西方文化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西方潮牌文化的流行、“漫威IP”影视作品的全球效应、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平台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等时尚文化现象即可窥见西方时尚文化产业的成功之处。

因此,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应将传统优秀文化视作产业构建的重要资源,开发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思想为核心的时尚文化产品,塑造时尚文化商业主题,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时尚文化产业体系。纵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仅包含精湛的手工技艺、优秀的艺术文脉、丰富的民俗民艺等物质财富,同时也蕴含着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历代人文思想及古代优秀道德规范等精神财富。物质财富能够为时尚文化提供创意资源,精神财富能够为时尚文化提供思想传播的内容与方向(图1)。“国潮时尚”的出现、“李宁”“安踏”等服饰品牌所开发的传统文化联名产品,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在后疫情时代下的突围发展奠定基础。

图1 传统优秀文化与时尚文化产业融合产出效应逻辑示意

4.2 重置——加强文化创意与经济效益的同向同行

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俨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从属性上分析,文化创意是时尚文化产业的核心体现,时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涌入其中,并衍生出能够为社会服务的时尚文化创意产品。

已知的观念中,时尚文化产业的重心在于经济效益的显现,各种类型时尚文化活动的本意即是宣传时尚产品、推动时尚消费,而较少涉及文化内涵的传播。从疫情前西方时尚文化产业在时尚创意方面的拓展,以及后疫情时代时尚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可深感文化创意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创意概念能够扩展时尚文化产业的向度,从单一实现经济效益转向文化传播、城市时尚文化构建、现代生活美学构建的多维发展。

文化传播方面,文化创意能够使时尚产业中的消费文化上升为时尚文化体验,将艺术作品、社会思潮、人文生活作为时尚文化产品的设计主题,让大众预先体验文化氛围再去理解时尚产品与时尚消费,以文化视角走进大众生活而非经济手段。近年来,部分时尚机构策划的“非遗文化服饰秀”“时尚文化大赏”“时尚文化论坛”等活动已率先探索面向大众群体的时尚文化传播,借助专业手段引导人们对时尚文化的再了解(图2)。城市时尚文化方面,文化创意发展范式下时尚文化可以试图从时尚商业的微观框架扩展到城市文化的宏观框架之中,塑造属于城市的时尚文化标签,提升时尚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城市时尚文化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如何将城市本土文化基因与时尚文化模式巧妙融合,形成具有时尚性且富含城市特色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将时尚文化元素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内容之一,让“时尚城市”的概念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城市文化未来趋向的落脚点。以杭州“艺尚小镇”为例,作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其通过建构校(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企(伊芙丽、雅莹等七百余家时尚企业)合作模式,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时尚文化产业创新基地,为浙江省甚至中国的时尚文化产业输送能量与经验。

图2 时尚文化创意与经济效益整合逻辑示意

现代生活美学方面,时尚文化不仅要为大众提供消费产品,同时更应提供一种具有美学色彩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文化创意思路引领下时尚文化应形成一种积极、健康且符合时代潮流的传播态度,让大众感受到时尚文化的创意魅力及时尚文化为生活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双重优质体验,为社会营造出现代生活美学的氛围。从年轻群体热力追捧的“艺术博主”“时尚博主”“美食博主”等自媒体从业者可知,有观点、有态度并提供一定实际经验的时尚文化内容更易受大众的认可,人们能够直接从中获取品质较高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方式。

4.3 重塑——塑造新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形象

从中国的时尚设计如何在全球化态势下表达自身“话语权”与“文化立场”,到中国时尚产业在国际领域中缺乏创新精神,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形象始终饱受争议[21]。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外以多角度重新认同中国文化,是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未来应思考的重要内容。中国时尚文化能否得到外域的共鸣与理解,决定于自身的魅力与独特性,过多“同质化”的时尚文化特征较难在国际层面的交流中取得认同与尊重。因此,中国时尚文化的对外传播,不应如同“铁板一块”地放置到信息交汇的场域之中,而是要对时尚文化重新解构、释析,形成独树一帜且适于理解的时尚文化传播方式,塑造新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的形象(图3)。

图3 重塑新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形象设想示意

4.3.1 内核构建

未来阶段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应确立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核心内容,借助多重时尚文化模式,打造出属于民族文化本色的时尚产品与文化概念,继续扩展民族文化与时尚模式的互融。时尚文化产业的内核构建需要从业者将时尚文化创意植根于本土优秀文化之上,挖掘更多诸如“传统非遗技艺”“古代纹样”“古代色彩”“古代传说故事”等文化内容,填充至时尚文化创意的“资源库”,推动中国时尚文化创意的延续性与多种可能性。与此同时,内核构建还需要政策、社会机构、研究院所、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致力建构稳定、高效的时尚文化创意研发平台与研发环境,并重点投入到“优秀文化与时尚开发的双效并行”“本土时尚IP研发”“中国时尚文化理念的塑造”等重点工作之中。

4.3.2 传播构建

时尚传播媒介已从实物传播、图像传播的单一方式,发展为现实、网络、电视、纸媒等多种传播媒介相结合的复合方式,中国时尚文化的传播具有着丰富的渠道,以及不同侧重的传播方案。近年来,由《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一批优秀电视节目所引发的“国风热”,可感受到传统电视媒介重新焕发出引领时尚潮流的能力。而借助诸多新媒体平台(如Tiktok、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中国时尚文化设计师、时尚品牌与时尚艺术,实现了传播的预期设想,并保证了疫情背景下时尚文化的持续输出。此外,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国际时装周等国内专业时尚文化传播平台多年坚守的“本土时尚推广”,为中国时尚文化从业者提供了传播的平台与契机。因此,关联可行的传播媒介,明确不同时尚文化传播方式的对象与空间,构建符合中国时尚文化产业特点的传播网络。

4.3.3 产出构建

产出构建一方面指创作出更多充满创意,凸显中国文化底蕴、符合当代潮流趋势的时尚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则指培养中国时尚文化产业所需的创意人才、创意品牌。

汲取欧美时尚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并加以分析,视觉创新、适于生活、引领潮流等显著特征是促成欧美时尚文化得以广受认可的关键所在,而此方面正是中国时尚文化产品较为欠缺的优势。在新材料开发、新技术应用、“跨界融合”的创造思想引领下,中国时尚文化产品应突破固有模式,提升时尚文化审美的深度与广度,将创作目标、生产目标拓展至文化理念价值的显现,而非局限于商业价值的体现。

优秀的时尚文化产出需要时尚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撑与自身时尚创意品牌的落地,形成“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创意品牌形成—反哺人才培养”的产业构建模式,此模式的形成离不开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多方合作。现阶段中国部分高校开设了与时尚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课程,也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不可否认,时尚文化的创意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审美观念、创意思维的灌输力仍不足,专业培养模式还需完善。面对如上问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在时尚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过程及时尚创意品牌的构建中显得尤为关键。当前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专业高校已将“产教融合模式”与“校企合作项目”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课业上的学习与输出不仅作为个人成绩评价标准,也为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递升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就业机会提供契机,更加精准培养出行业所需的时尚创意人才。同时,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结合各自优势搭建时尚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促进时尚文化创意实体转化,为打造本土优秀时尚文化品牌提供方式与资源。

5 结 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了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水岭”,疫情前后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在时尚文化活动、时尚文化消费方式、时尚文化传播方式及时尚文化认知等方面产生了较为鲜明的突变。后疫情时代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中的“危”与“机”,一则,国内时尚消费热度的降低、西方时尚文化产业的冲击及“OEM”模式的弊端是钳制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源;二则,理性消费势头的产生、中国疫情防控局面的向好、党和国家对复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政策推行,为中国时尚文化产业重新出发指明路径。

因此,后疫情时代下中国时尚文化的重构应聚焦在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与产业形象三个方面。重新思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时尚文化产业内核的滋养与补给;重新调整文化创意与经济效益的合理比重,并在文化传播、城市时尚文化及现代生活美学方面有所突破;重新构建新时代中国时尚文化产业形象,以传统优秀文化塑产业核心、以多元媒介塑产业传播、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塑产业产出。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时尚疫情
战疫情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