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拉拉
1
《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穆侯迎娶了一个齐国女子,之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仇”,小儿子取名“成师”。晋国人师服评价他们的名字说:“国君给孩子取名真的很奇怪啊!太子名叫‘仇’,代表仇恨的意思,小儿子却叫‘成师’,代表成就他的意思。(顾名思义,弟弟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当国君,弟弟篡位,哥哥自然与他反目成仇。)这两个名字的意思刚好相反,以后晋国能不发生叛乱吗?”
其实,作为一名认真的读者,我早就被《史记》里的名字弄蒙了。从何时开始蒙的呢?大约从“商朝”开始。
商朝有一任国王叫武丁,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得到了一个圣贤的臣子,叫“说”。于是他描绘了梦中“说”的样子,让画师画了下来,命人到处去找,果然在一个工地上找到了一个叫“说”的人,并且和画像中人长得一模一样。
“说”后来帮武丁成就了霸业,促成了“武丁中兴”,国家一时非常繁荣。这件事说起来灵异,其实很有可能有智慧在里面。谁知道武丁是不是早就认识“说”?没准他害怕贵族们反对他任用这个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人,才想出这个好主意。
2
“说”也就算了,毕竟人家在古文中通“悦”字。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看到周朝的部分,还有人叫“不”。
周文王有一位先人叫“不”。“不”在夏朝时当一个主管农业的小官,后来这个官职被朝廷撤销了。“不”就带着家人去了戎狄,子孙在戎狄发展农业,老百姓在他们的率领下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设想一下,如果可以隔着时空对话,按照当代人的阅读习惯,“说”和“不”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说”说:“‘不’,你说说你今天干了什么?”
“不”说:“‘说’,你先说。”
“说”说:“不,就要“不”先说。”
“不”说:“不 嘛,‘说’先说嘛!”
……
不仅人名奇怪,那时的国名也奇怪。《史记故事》里的这段话:“西伯征伐犬戎部族,过了一年,征伐密须部族,接着又打败了饥国。”大家评一评,这是好好发展的国家的名字吗?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3
还好,时代在进步,终于到了文化灿烂的春秋战国时期了。然而,《史记》中主人公的名字是这样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叫小白;鲁国鲁文公的长子叫姬恶;晋国晋文公叫“重耳”,而他有一个儿子叫“黑臀”,(黑屁股吗?)他还有一任先人叫“小子”,而那位先人的侯名就是“晋小子侯”。
国王、王子叫这些,那些宦官能叫什么,估计只配叫鞋啊、袜子了吧?还别说,晋文公重耳逃亡时,有一个来刺杀他的宦官,名字就叫“履”。对,“郑人买履”的“履”,不用怀疑。
这些名字不仅怪,有时还是一双一对出现的。除了开篇中写的“仇”和“成师”,还有一对特别有意思,那就是郑庄公的两位公子。郑庄公娶了邓国美女,生下了太子“忽”;后又娶了雍氏女子,生下公子“突”(好忽然也好突然啊)。然而,人家并不是忽然这么突然的,因为两位小公子的爷爷,也就是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叫:“掘突”。
4
走过春秋战国时期,似乎一切都好起来了吧?尤其看到陈胜吴广这样朴素且大众化的名字后,简直要安心了。
结果,看到项羽跟着叔叔项梁起义,为了名正言顺,叔侄俩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拥立他为楚王。而这个楚国王室血脉在亡国后隐姓埋名生活,名叫……“熊心”。(喂,“熊心”,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造反?)
熊心是亡国王子叫这名字不算什么,然而正经的皇亲国戚的名字也很拉风呢。比如: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叫“吕雉”,“雉”是什么?俗称“野鸡”,而她有个娘家人叫“吕种”。吕后当权后,颇费周折地封吕种为王。
有人要说了,汉初的那群人本来是普通百姓啊,后来通过起义才得天下的,他们的名字奇怪一些很正常。那再举个例子,汉高祖刘邦的孙女,也就是汉文帝刘恒的女儿名叫“刘嫖”。(唉,那时“嫖”字是现在人们理解的意思吗?)
5
王室如此,大臣们的名字更不说了,比如说叫“商鞅”。“鞅”字我特地查了一下,是指去了毛的兽皮,就是指马脖子和马肚子上的皮带,泛指牲口拉车时的器具。另外通“怏”,即:不愉快、烦闷的样子。
“商鞅”也就算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那个大臣名字更奇怪,叫“公叔痤”。“痤”是什么?痤疮?青春痘?公叔青春痘?
至于“楼缓”“肥义”“狐毛”“晁错”“董翳”……简直不胜枚举。有时难免会令人怀疑是否看错了,并笑出不友好的猪叫。
当然,这些名字也起到了缓解气氛的作用——当我们在史册中看到了太多权术的阴暗和人性的真实,浏览到这些名字也能噗嗤一笑、暂且忘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