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斯琪,林贤津,杨谕晨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 内科,广东 广州 511462
颈性眩晕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体位性眩晕,当病患改变体位,尤其是扭转头部时眩晕症状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会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情况。当前临床对颈性眩晕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颈椎疾病压迫椎动脉以及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引发的椎动脉痉挛等[1]。其中交感型颈椎病所引起的颈性眩晕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引起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进而导致后循环血液供应不足,出现恶心呕吐以及眩晕等临床表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所引起的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压迫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2]。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但是近年来受到不良工作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患病率明显升高,并且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颈性眩晕存在多种证候,但临床表现较少,给疾病诊断造成较大困难。当前西医治疗颈性眩晕多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措施,尽管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表现,但是停药后容易复发,疗效存在局限性,严重影响病患正常生活以及工作[3]。我国传统医学在颈性眩晕方面有一定研究,常用治疗方式为针刺,通过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可发挥调节气血以及疏经通络功效[4]。为提升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本文对实验组病患开展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以及针刺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作出如下阐述。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开展颈性眩晕治疗的90例病患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划分成常规组(45例)、实验组(45例)。常规组中,女20例,男25例;年龄40~65岁,平均(55.06±5.21)岁;病程1~2年,平均(1.29±0.21)年。实验组中,女21例,男24例;年龄40~68岁,平均(55.11±5.26)岁;病程1~2年,平均(1.23±0.22)年。在统计学软件内输入每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结果提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在审核研究内容后表示准许通过(伦理审批号IRB-2018-215)。
西医诊断[5]:颈肩部出现不适,发作性眩晕,发作时通常存在明确的诱发体位,可伴有心悸、耳鸣、视觉障碍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
中医诊断[6]:颈项疼痛,伴有目眩、四肢麻木、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脉细弱以及舌淡苔少等表现。
①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所有病患经中医辩证后属于气血亏虚证型;③病患和家属知情,自愿签署医疗文书;④近两周内无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以及抗组胺药物史,一周内无外用此类药物史;⑤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出现供血不足。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病患有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情况,正常言语无法顺利交流;③伴有头颈部占位性病变或颈椎结核病;④机体肝肾功能存在严重异常情况者;⑤对本次研究所选用药物存在过敏症状者;⑥伴有严重血液功能异常情况者;⑦非颈源性因素导致的眩晕症状者,例如耳源性、心源性等;⑧病患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研究。
(1)常规组:予以常规组病患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口服用药,每日3次,每次6mg,于餐后服用。
(2)实验组:予以实验组病患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以及针刺治疗,其中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生产厂家以及使用方法均同常规组。针刺措施有:选择颈夹脊穴、双侧风池穴、双侧人迎穴以及百会穴。协助病患呈坐位,使用75%医用酒精对相应穴位皮肤进行消毒,使用规格是0.3mm×75mm的一次性针灸针,其中颈夹脊穴以及人迎穴采用直刺方式,深度在9.0mm~16.00mm之间;风池穴采用向鼻尖方向斜刺方式,深度在16.00mm~26.00mm之间;百会穴采用平刺方式,深度在16.00mm~26.00mm之间。选择平补平泻手法,直至病患出现酸麻胀感,间隔10min行针一次,保留30min,每天1次。每组病患均持续治疗1个月。
(1)对比每组病患治疗效果情况。治疗后病患恶心以及眩晕等临床表现全部消失,颈部能够自如活动,同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属于效果优异;治疗后病患恶心以及眩晕等临床表现显著改善,颈部能够正常活动,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基本正常属于效果尚可;治疗后病患恶心以及眩晕等临床表现好转,颈部可以正常活动,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属于效果一般;治疗后病患恶心、眩晕等临床表现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无改变属于效果差[8]。本文将优异、尚可以及一般归属于总有效。
(2)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每组病患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主要包含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以及左侧椎动脉。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每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差异[n(%)]
治疗前两组病患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以及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常规组病患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以及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实验组,并且同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以及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治疗一个月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每组病患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
表2 治疗前后每组病患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
注:*P<0.05(表示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P<0.05(表示常规组与实验组比较)。
临床将颈性眩晕称之为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疾病主要是由于椎动脉血液供应异常导致,为非特异性空间定位障碍以及共济失调[7]。临床普遍认为颈椎结构改变、外力侵袭以及肩颈软组织损伤等因素影响,使得椎动脉血流异常,导致后循环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出现内耳前庭神经以及小脑等损伤,平衡系统紊乱,出现眩晕症状[9]。尤其是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导致的血液供应减少,使得血黏度升高,出现供血障碍或“缺血瀑布”,致使眩晕发作。对于病情较轻者而言,可有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脑梗死,对病患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疾病确诊后需及时开展有效治疗。
当前西医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主要是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其中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常用的组胺类改善循环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包含[10]:①能够阻碍自身负反馈调节,对椎基底动脉产生持续性扩张作用;②能够阻碍前庭神经元放电,针对前庭血液循环进行舒张,提升内耳稳定性,改善耳蜗和脑组织血容量;③使血液黏度下降,有利于血流恢复,缓解耳鸣耳聋、眩晕等临床表现。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性眩晕,能够获得良好的短期效果,但是长时间单一用药会降低药物疗效,并且会形成较强的药物依赖性,停药后还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在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的同时,需联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在周艳明等[11]的研究中,其对颈性眩晕病患开展针刺治疗,干预后病患大脑中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阻力指数以、搏动指数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因此其认为实施针刺治疗能够改善病患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本次研究中,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为95.56%,相较于常规组的80.00%高;治疗一个月后在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以及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方面,实验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分析结果可知,中医将颈性眩晕归属于“项痹”“眩晕”等范畴,病因和病机是“风”“痰”二邪等,其认为病变部位主要在脑部,同脾、肾、肝存在密切关系,肝肾亏虚导致气血不畅,颈部肌肉长时间损伤,出现脑窍失养、气血不足等情况,进而诱发眩晕。因此在治疗时需通络、活血、益气。开展针刺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快,病患接受程度高。通过选择相应穴位开展针刺刺激,强化经脉联系,能够对脉络气血进行调理,改善肌肉痉挛情况,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恢复,进而改善眩晕症状。本次研究选择夹脊穴、风池穴、人迎穴以及百会穴进行针刺,其中针刺夹脊穴可阻碍病变对颈部交感神经造成刺激,改善椎动脉痉挛情况,缓解血流阻塞症状;针刺风池穴,能够促进阳经气血升散,针感可直接到达椎动脉和四周组织,改善炎症情况,同时还可解除软组织压迫和椎动脉痉挛情况,促进基底血液供应恢复,因此能够改善眩晕症状;针刺人迎穴能够调节阴阳、疏通气血;针刺百会穴可通络止眩、清利头目[12-13]。通过对上述穴位进行刺激,形成密切的协同增效关系,可共同发挥改善气血功效。针刺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代谢,缓解肌肉和韧带紧张状态,改善脑部血液循环[14]。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未对病患实施长期随访,因此对于远期治疗效果未能有效掌握,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病患开展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以及针刺治疗,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提升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