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杨
(新正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食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针对此种现象,对食品展开检测,明确食品质量十分有必要。目前,食品生产厂家的规模不断扩大,食品种类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检测难度。且就现阶段食品检测状况来看,部分商家并未加强对食品检测的重视,甚至在市面上存在三无产品。利用科学的食品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其中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控制食品检测的质量、处理食品检测细节问题可从整体上提高食品检测质量及效率,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
(1)仪器因素。食品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若未合理管控仪器设备,可能会影响食品样品检测的最终质量。①仪器设备自身损坏。若设备损坏,会导致性能受到影响,检测所得的结果会存在偏差。②仪器设备磨损。仪器设备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存在零件磨损,若未及时更换,可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③仪器设备维护不及时。若没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会导致仪器设备数据存在偏差。
(2)人为因素。食品检测人员的能力、素质等,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在食品检测过程中,若食品检测人员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不熟悉食品检测的流程,对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够熟练,可能会导致检测行为不规范,影响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目前,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加强了对食品检测的重视。在食品检测中,控制检测质量十分必要[1-2]。重视食品质量检测,从质量角度上优化食品检测内容,可以从细节层面上发现食品检测问题,更新食品质量管理内容,规范食品检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可有效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能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为保障检测质量,应结合当前食品检测现状,完善食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通常来说,制度构建具有约束性和规范性作用[3]。食品检测质量管理内容相对丰富,涵盖食品质量本身、检测数值等。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需要有相对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使食品检测工作有据可依。因此,应综合测定样品的选取、检测等方法,提高食品检测作业的规范性,从根本上保障食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食品检测期间,将质量检测与控制应用到检测技术中,可以实现对检测方法的有效改良,从而保障食品检测质量。在现阶段的食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取样量、提取溶剂、提取温度等相关指标均需有一定的完善。
控制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时,务必要规范食品检测的工作流程。检测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检测章程操作,确保各检测环节有理可依。规章制度是食品检测需要强化的关键点,也是评价检测结果合理的依据[4]。若检测流程规章内容与检测标准和规范不符合,将会降低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对食品检测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①现场监督。在食品检测操作中,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食品检测现场进行监督,确保食品检测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化学试剂等均与相关标准相符。②做好记录。详细记录各食品检测环节的过程、检测结果等,便于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查找原因。③定期检查。通过检查的方式,明确食品检测操作规范,及时排除违规操作行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食品检测中,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对食品检测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组建优质高效的检测团队[5]。①加强对检测人员招聘的重视。明确食品检测中所需要的检测人员数量、能力等情况,结合岗位需求,制订合理的人才招聘方案。在招聘过程中,通过笔试、面试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对检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核。同时,对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进行核实,尽量选择有能力且有经验的人员,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②加强对检测人员培训的重视。在食品检测正式开始前,统一对在岗的检测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检测专业知识、检测流程、检测注意事项、国家最新政策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对接受培训的检测人员展开考核,考核结果合格后方可投入工作岗位[6]。通过以上方式为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提高食品检测质量。
在食品检测环节中,样品采集是初始环节,是开展后续食品检测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采集食品的样品质量会极大地影响食品检测结果。因此,在处理食品检测细节问题时,应充分重视样品采集问题。通常来说,样品采集多采用随机方式[7]。采集时,采集人员的专业性、采集流程、采集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食品采集的样本质量,为样品采集工作增加难度。在处理样品采集细节问题时,为进一步保障检测样本的质量,随机抽取的样品要有代表性。同时,对采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调查,统一对样本采集人员展开培训,使采集人员掌握专业的样本采集流程,能够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规范操作,确保采集流程的有序性。此外,要对样品采集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样品采集的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在环境对食品样品造成污染,以从根源上确保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制备。若没有结合样本情况及检测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将可能会对食品检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制样时,要坚持均匀性与随机性的原则,要提高样品的精确性,使制样流程科学规范。不同的食品样本,制样过程存在明显差异[8]。例如,液体样本选取操作相对快捷简单,而选取固体样本时,需要按照特定的标准对固体样本实施粉碎处理后,再对样本进行检测。因此,在制样时要根据所选取的样品类型进行合理制样。样本检测项目、检测方向不同,样品制备方法也存在相应的差异。因此,在制样检测时,制样人员需要依据样品检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科学合理的制备方法,以提高最终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食品检测离不开试剂的选择。通常来说,分析食品样本时,化学试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挥发性试剂占据很大比重,包括强碱和强酸等。在化学试剂保存时,若未关注保存环境,忽视试剂有效期,将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相关检测部门要充分重视化学试剂的质量[9]。对于容易变质或是容易挥发的化学试剂,需要选择正确的存储方式,将其密封于干燥环境中。对于无法密封保存的化学试剂,试验检测时容易发生氧化现象,可对此类化学试剂现场调配、使用,如在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检测过程中,为避免碘基试剂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一般在检测现场现配现用。除此之外,在正式对食品样品检测前,需要分析检测试剂的实际性能,使试剂性能与检测要求相符。
在食品检测中,涉及检测设备的使用。因而,处理好食品检测设备的细节问题十分必要。应依据待检食品的类型及相关检测要求,合理地选择检测设备,及时校准检测设备[10]。食品检测工作完成后,大多数检测设备会随之恢复到初始状态。正式检测期间,检测设备也可在检测的同时自动校准,使食品的真实状态能够通过检测数值精确地反映出来。对于需要人工校准的设备,需要处理的细节问题是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要求及食品检测需求规范校准设备,确保设备初始状态处于正常范围内。检测设备属于精密仪器,食品检测工作结束后,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与养护,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避免设备运行故障,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食品质量检测对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明确食品检测质量控制价值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完善食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食品检测的工作流程、组建优质高效的检测团队等方面总结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对样品采集、制样过程、试剂选择及设备选择等细节进行处理,以期为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