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优质的语言活动情境

2022-11-16 09:25:54卞志娟
江苏教育 2022年65期
关键词:课文目标情境

卞志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言运用”的理念——“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关注教师“教什么”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设计优质的语言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活动,主动建构和发展语言,获得“个体语言经验”。

“情境”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手段,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使学生得到发展。

传统的“情境教学”的“情境”,往往是单一的“小情境”,它常常以单篇课文作为情境背景,或围绕课文的难点内容设计,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困难。而新课标则赋予“情境”更多的内涵和功能——情境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包含一定学习元素和相关背景信息的语文学习任务、活动或问题场景,是驱动学生进行真实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并获得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它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驱动,丰富复杂、开放创新、富有魅力的语言学习时空。

如果说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特定情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那么语文教学,就是以优质的语言活动情境设计,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丰富和发展个体语言经验。

1.把握目标,分层设计

教学目标是语言活动情境设计的依据,是语言活动情境设计的灵魂。优质的语言活动情境一定是体现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为“语言运用”服务的。创设适切的情境,设计出目的性、功能性、趣味性强的语言活动,需要教师对语文课程整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整体把握。

例如,统编教材四下第六单元安排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三篇课文,主题是“成长”,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读写经验和年段学习目标,确定“讲述童年故事,感受成长”为主题的单元学习目标,并设计这样的单元语言学习任务和情境:

任务1:列小标题,接龙讲故事

活动一:小英雄雨来;活动二:精彩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

任务2:讲讲身边的男子汉

活动一:讲讲作家笔下的男子汉;活动二:罗列一下“男子汉”的标准;活动三:讲讲我们身边的男子汉

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除了列小标题、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还可以设计这样的语言活动任务和情境:

活动一:读整本书《小英雄雨来》,选择相关章节列出小标题,并接龙讲“雨来的故事”;活动二:我与雨来比童年——我的童年和雨来的童年,哪个更幸福?活动三:雨来能称得上英雄吗?——“英雄”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对照整篇小说中的雨来,你觉得他够得上“英雄”的称号吗?阐述你的理由后再说说“小英雄雨来”对于今天的我们的意义。

这样的单篇教学的语言活动情境设计,是单元整体语言任务情境设计的延伸和深化,与单元整体情境设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整合要素,突出语用

好的情境,是“场景”“脚手架”“过程”几个要素的整合,突出情境活动的语用功能,为学生语言实践提供时空条件。“场景”,是指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设计现实场景,保证学习活动真实发生。“脚手架”,是为保障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学习提供资源和方法。另外,情境设计要充分考虑时间顺序,保证学生在相关系列的场景中学习和运用学习资源和方法,完成语文学习体验,总结学习经验,获得个体语言经验的积累。

例如,统编教材五下第六单元由《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组成,单元主题为“思维的火花”“故事情节的转折”。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情节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语言活动:

活动一:第二场比赛结束后,齐威王“目瞪口呆”。挑战一下作者,结合你阅读的人物资料,给课文补上这段“第二场比赛获胜后的孙膑和齐威王”。小组交流后推选最贴合人物特点的描写语段在全班交流。

活动二:这个古代的体育游戏,孙膑用调换马匹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胜利,反败为胜。某军事专家说: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是有条件的,弱势一方要想获胜,一是要战术正确,二是要有国际支持,三是自身力量要不断壮大,四是敌人必须要有根本性的失误。试分析孙膑能够“以弱胜强”,实现逆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对手有根本性失误,试分析齐威王的失误之处。

教师设计的语言活动情境,贴近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认知水平,贴合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又精准指向单篇课文的内容。课外补充的人物资料及军事专家的观点,又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脚手架”,学生需要仔细揣摩文本,结合人物资料,深入体察人物的思维和行动,感受故事情节逆转的魅力。这样的语言实践过程,以鲜活的元素,撞击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整合材料和分析梳理中,思维走向理性和深刻,语言表达在实践中逐渐清晰、准确。

单元教学结束,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从单元整体出发,设计为期一周,以“名著中的人物智慧”为主题的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一:重读《史记》中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故事,说说人物谋略的高妙之处;活动二:重读《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故事,推测诸葛亮缜密的思维过程。

实践证明,优质的语言活动情境是宏观视域下的“大情境”,又是“大情境”统领下的指向文本细节、解决学生字词句段等语言实际运用的一系列“小情境”,也是整合“场景”“脚手架”“过程”要素的语用时空以及以“任务群”形式分层推进的实现整体赋能的语文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设计优质的语言活动情境,让语言学习真实地发生,使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得到不断积累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目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们的目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