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志斌(桃江县农业农村局 湖南 益阳 413400)
淡水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乏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养殖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从现有养殖过程中发现,每年4~6月份是小龙虾病害的高发时期,消毒不彻底、水温突变、饲料投喂不科学、养殖水体的酸碱度调节不平衡等等原因,黑鳃病、软壳病、烂壳病、纤毛虫病等病害多发常见,发病后进一步导致的并发症也越来越急,流行越来越快,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给养殖与疾病的防控带来较大困难。
笔者现将在平常工作中碰到和诊治过的一些虾类病害积累出来的经验办法进行总结,介绍几种常见病害的主要防治技术,供广大养殖户朋友参考并加以防控。
1.1.1 病原与病症
该病的出现多是由于水体质量恶化引发的。镰刀菌在小龙虾的虾鳃部位大量繁殖,并附着于其体壁、肢基以及眼球等部位,造成黑鳃病的出现。患病小龙虾表现为鳃部的明显变化,鳃部由原始的微红色逐渐转变为褐色或淡褐色,最后逐渐变为黑色,直至造成小龙虾的鳃部发生萎缩,使其鳃部功能逐渐退化丧失。患病小龙虾经常浮出水面,行动呈现迟缓呆滞状态,最终会死于呼吸困难或衰竭。
1.1.2 预防方法
在放养小龙虾之前,需要对运虾苗容器进行消毒,放虾苗前,用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消毒,净化水质。
定期更换池水,并采取清洁的水源,为了保障池塘水质,需要及时清除虾塘中的残饵和有机质污染物。
放养小龙虾的密度要合理,避免因为小龙虾密度过高,出现多种病害。
投喂饲料要合理搭配,一般以青饲料为主。
1.1.3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病虾,就要及时捞出病虾,用3%~5%的食盐水浸浴病虾2~3次,每次3~5min。然后用亚甲基蓝和漂白粉溶水全池泼洒。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为小龙虾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另外在小龙虾饲料中拌入青霉素,能够有效提高小龙虾的抗病能力。
全塘泼洒漂白粉,一般每平方米需要600~700g,另外,在投饵区和污染严重去泼洒菌毒净,抛洒底质改颗粒,对于小龙虾生长很有帮助。
遵循饵料投喂“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位、定质,经常清除养殖池内的残饵、污物,及时加注新水,保证优质水体环境,维持养殖环境卫生与安全,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常保持在4mg/L范围值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
1.2.1 病原与病症
该病主要是水中缺钙,水质呈酸性;水质差,如水中含有机锡、有机磷等杀虫剂。
水草太密或水过深或龙虾活动少而造成接受日照太少等原因引起。小龙虾软壳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力不足,运动能力较差,觅食不旺、不肯进食,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虾壳整体偏薄并且比较软。
1.2.2 预防方法
结合虾池消毒,每15~20d用25mg/L的生石灰化水趁热全池泼洒1次。及时刈去虾池内蔓生过密的水草。坚持每年冬季清淤。
把虾苗的投放密度控制在每1,000m2面积15,000尾以下。
投喂饲料多样化,尽量多投些青饲料和鱼骨粉或在虾饲料中添加蜕壳素。
每667m2每m水深施用复合芽孢杆菌250mL,改善水质,调节水体酸碱平衡。
1.2.3 防治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取生石灰粉20g,全池均匀撒施1次。施用石灰粉后10d内,如果更换池水,换水后再补施1次。
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拌用热水浸泡开的豆饼、菜籽饼进灯投喂,1d1次,连用7~10d。
在饲料中添加鱼虾5号0.1%、虾蟹蜕壳素0.1%、虾康宝0.5%、维生素C 0.2%、营养素0.8%。
1.3.1 病原与病症
小龙虾出血病是由一种气单胞菌引起的,该病发病非常迅速,且发病率很高,有很高的死亡率,是危害虾养殖利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螯虾一旦染上出血病,不久就会死亡。
1.3.2 预防方法
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冬季清淤;平时注意定期使用微生物菌剂调节水质、减少水体有害菌数量和小龙虾发病机率。
1.3.3 防治方法
若发现病虾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池水消毒,每667m2水深1m用生石灰25~30kg化水全池泼洒;
每667m2取550g烟叶和200g五黄粉-鱼赋康,用温水浸泡5~8h后全池泼洒,同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杨树花提取物-欣达安1.25~1.5g投喂,连喂5d。
当病情治愈后,使用用生石灰和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交叉轮换全池泼洒,半个月使用1次,这样可有效地调节水体pH值,达到改善水体、降低池中氨氮含量和其他化学成分的作用。
1.4.1 病原与病症
小龙虾纤毛虫病主要是由钟形虫、斜管虫和累枝虫等寄生所引起的症状:纤毛虫附着在虾和受精卵体表、附肢、鳃等器官上。病虾体表有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活动无力,虾体消瘦,头胸甲发黑,虾体表多黏液,全身都沾满了泥脏物,并拖着条状物,俗称“拖泥病”。
如水温和其他条件适宜时,病原体会迅速繁殖,2~3d即大量出现,布满虾全身,严重影响小龙虾的呼吸,往往会引起大批死亡。
1.4.2 预防方法
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要彻底清池,清除池内污物,同时要保持池水清新。
发生纤毛虫病后,养殖人员要经常进行大量换水,从而减少池水种病原体数量。
1.4.3 防治方法
用0.3mg/L的PVI(含PVI150%)溶液全池泼洒防治。
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mg/L全池泼洒防治。
用螯合铜除藻剂0.5mg/L,对小龙虾养殖池药浴2~4h,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用20~30mg/L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连续泼洒3次,使养殖塘池水透明度提高到30cm以上。
用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季铵盐含量为50%)全池泼洒,浓度0.3mg/L。
全池泼洒纤虫净1.2g/m3,5d后再泼洒1次,然后再全池泼洒工业硫酸锌3~4g/m3,5d后再泼洒1次;泼洒纤虫净、工业硫酸锌两种药后,再全池泼洒0.2~0.3g/m3二溴海因1次;对于纤毛虫比较多的养殖塘,可再喷洒1.2g/m3的络合铜1次。
小龙虾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属底栖生物营爬行生活,常在夜间出没,白天潜伏在水底底部或在暗处的岩石缝隙中、洞穴中,即使能看见它们,也会迅速逃离,所一旦发生病害是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一旦发病都是成批量、大面积的感染或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平时养殖小龙虾的的过程中,对病害要遵循“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科学的预防控制疾病方法,将虾类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对于新修建好的水泥养殖池,务必要对其进行彻底清洗。将其盛满清水并连续浸泡一周以上,以此达到去碱的作用。若选择使用长期未使用的养殖池进行小龙虾的养殖,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使用盐水或菌毒净溶液进行清洗浸泡,保证池内没有细菌与病毒的残留,再进行小龙虾的投放。池塘的消毒可以按照每亩150kg左右的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浸泡,避免潜在病毒的残留对小龙虾生长与健康造成影响。在小龙虾被投放进入养殖池内之前,也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重视虾体消毒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其携带病菌,从而造成池塘内部的感染。
小龙虾的生病,多是由于饲养人员养殖不当造成的。无论是饲料的科学投喂还是池内的定期清理,都务必要落到实处,为小龙虾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环境。由此可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十分有必要。养殖人员应尽量保证水质健康清洁,将“四定”投喂贯穿养殖始终,坚持把疾病预防落实到实际养殖过程中。
选择苗种是养殖小龙虾的最关键步骤,选择优质的苗种可有效地遏制住病害的发生与传播,也是预防病害源头的第一步。但由于规模化出苗较为困难,一般都是自然繁殖,所以养殖户对苗种来源也是参差不一,无法有效保证苗种的质量,所以在喂养之前要选择优质种源虾苗。同时注意合理的养殖密度,如果放养密度太大,因虾本身具有攻击性,好斗,会导致互相攻击,虾体受损,给病原乘虚而入的机会。此外,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饵料残渣污物不能及时转化,并生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水体中氧含量不足,使虾体生长缓慢,身体抵抗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对病害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虽然小龙虾对养殖水域环境要求不严苛,但在人工养殖小龙虾时也要根据其本身的生活习性设计与自然相对应的环境设施,要为小龙虾营建食物充沛与隐蔽、遮光、栖息、蜕壳的场地。因为水草不但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又是小龙虾天然的栖息场所,而且具有自动调节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的作用,也可通过改善水域微生态环境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确保水质良好,所以应在养殖水体内适量种植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轮叶黑藻、麦黄草等,同时应挖设沟渠、环沟,便于小龙虾挖洞,也要新建土堆,便于小龙虾爬行浮出水面,再者利用互利共生的生态原则,按照鱼类生态学原理分类,放适量的螺蛳与中下层滤食性鱼类,这对小龙虾疾病的防控和健康养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养殖小龙虾过程中发生病害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只要坚持无病先预防、有病早治疗,注重“防重于治”的健康养殖思路,定期消毒,改善水质,及时清除死虾,控制细菌繁衍数量,就能有效科学的预防疾病。也可投喂含有抗菌药物的饵料,如抗生素、抗菌药、磺胺类、喹诺酮类等。笔者建议抗生素在养殖过程中可与其它药物轮换使用,从而能达到有效预防病害的作用,如若一直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且在预防细菌性病害过程中因其中草药具有高效、低毒、安全、便捷、无药物残留等优点,通过外用“经皮给药”浸泡、渗透的方式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还能提高虾体的免疫预防能力。但应严格控制用药,禁用水产用药如孔雀石绿、氯霉素、汞制剂、锥虫胂胺、五氯酚钠、杀虫脒、双甲脒、林丹、毒杀芬、六六六等一定不能使用。因淡水小龙虾的疾病较多,所以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除通过肉眼观察确诊外,不能确诊的必须通过实验室进行分析诊断。提早预防,注意消毒,加强饲养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树立高度的防控意识,从而实现小龙虾养殖业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