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斯
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局疫病控制中心,吉林梅河口 135000
最近几年,社会不断发展,养殖行业也有所兴起,牛羊的饲养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饲养牛是以农村地区为主,由于农村区域能够创设牛放养的空间,还可以给牛的生存提供食物。可是如果牛在饲养期间出现一系列的疾病,针对养殖业而言便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在具体的养牛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高警惕,真正的把牛饲养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针对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以下是笔者进行的具体研究。
实际的饲养牛期间,饲料的合理搭配是比较重要的,牛养殖超过50%的成本均是饲料,养殖的效率由饲料搭配是否科学的因素所决定,所以在饲料配方的设计上要基于个体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思考牛的类型、牛的体重、牛的生理阶段和牛日龄大小完成营养配置,日粮搭配应符合对应营养标准,日粮配方应基于生存环境的变动切合实际调整,应该控制10%的变化幅度,不然牛自身的消化系统会受到阻碍[1]。牛养殖过程中,粗饲料是饲料的一种类型,复胃动物的牛,应使用充分的粗饲料,使得牛自身的胃部能够达到酸碱平衡,关联着生长发育的过程,并且多种多样的粗饲料能够给牛的生存提供超过60%的营养成分,涉及干草类型的饲料、秸秆类型的饲料及玉米类型的饲料[2]。来源比较广泛的相关饲料经济效益比较高,体现出养殖效益与节约成本的优势。合理对牛进行粗饲料准备期间,也要适当的搭配好精饲料,因为不同发育时期的牛表现出的饲料营养需求不同,包含牛的育肥时期、牛的泌乳时期和牛的生长前期,因不能完全给牛提供正常的发育需求,所以养殖者要进行精饲料补充。在生产强度的因素影响下,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牛的发育过程以及品种都是调整精饲料补充量的主要依据。针对集中育肥的过程,每日给牛提供5 kg左右的精饲料物质,日常搭配中强调钙磷等相关矿物质元素的摄取,使得牛群能够避免出现营养代谢相关疾病,控制多种类型疾病的产生[3]。
1.2.1 对犊牛进行饲养管理
相关人员应该保证犊牛能够早吃母乳,在犊牛出生后,争取在第一时间内让犊牛吃到母乳,第一个星期中,保证犊牛可以每日吃到5 次母乳;定期对犊牛进行饲料补充,犊牛出生后一个星期,能够在圈舍中添加优质干草,让犊牛自由咀嚼,加快犊牛自身瘤胃的发育。把玉米和食盐以及骨粉等相关材料混合起来,煮熟之后可以让犊牛进食,随后逐步添加青草相关饲料,哺乳期达到5 个月左右时,要缓慢进行断乳。
1.2.2 对日龄小于一年的成牛进行饲养管理
牛出生日龄在一年之内,这是牛生长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应进行饲养管理工作,制定分群饲养的计划。每一个小组的母牛数量在10 ~20 头之间,相同小组中的母牛体重应不超过70 kg[4]。同时,平时喂养母牛期间记录好对应的采食量,因为这个阶段的牛体重大小变化会影响着母牛的生产能力。针对小母牛的身高以及体重,养殖者要动态监督,保证喂养的规范性,让母牛在这个阶段体重达到300 kg,每日对牛准备的精饲料在2.5 kg 左右、青贮饲料的喂养在15 kg 左右。
1.2.3 对日龄在13 ~17 个月的育成牛进行饲养管理
这一阶段的牛,其自身的瘤胃已有消化的作用,可以按照牛发情配种的具体需求开展分群管理工作,这一时期的牛体重变化应控制在130 kg 之内,选取高质量的粗饲料进行饲养,让牛能够健康生长。饲养过程中,不要给牛摄入高能量的精饲料,否则牛出现膘情过肥的现象,影响后期配种以及受孕。这一阶段牛的体重在400 kg 左右,每日保持精饲料在3.5 kg 左右、青贮饲料在20 kg 左右[5]。
1.2.4 对妊娠阶段的母牛进行饲养管理
母牛在第一次妊娠过程中,养殖者要认真记录,尤其是标记母牛的饮食量以及生长情况,全方位在母牛分娩阶段判断母牛身体状态。母牛分娩阶段,应有效调整饲料量,分娩结束把饲料的比例按照本次的投喂量进行等同化处理,相关人员进行大量的准备,让母牛可以摄入足够的干物质,分娩时体现出恰当的膘情状态。母牛的实际配种,不管是太瘦弱还是太肥的母牛,都会增加受孕难度,分娩后也会产生生殖性疾病的现象,因此尽可能地把母牛分娩阶段体重控制在500 kg 之内,精饲料的准备在每日3.5 kg 左右、粗饲料的准备在每日20 kg 左右、干草的准备在每日4 kg 左右。并且牛产房的保暖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应避免妊娠牛出现应急行为造成牛犊腹泻的现象出现,使牛犊可以正常成活,便于母牛后续正常发情。
1.2.5 对催膘育肥牛进行饲养管理
不具备生育能力的牛与专门用作育肥的架子牛,养殖户要定期对其淘汰,在催牛育肥之后出售与宰杀,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针对准备育肥的牛,相关人员要分析牛存有的疾病情况与年老情况。若不存在育肥价值,可以直接将其淘汰,或者降低牛饲料量,实现养殖户节约成本的目的。并且对相关牛进行驱虫处理,在体外寄生虫的处理上,引进敌百虫溶液,浓度是5%涂抹在牛身上,在体内寄生虫的处理上,引进20 mg/kg 的驱虫净进行内服,或者运用50 mg/kg 的敌百虫进行内服[6]。牛育肥时间大约为4 个月,这一个阶段应控制牛进行大量的运动。
对牛进行规模化养殖,防治疾病是比较重要的工作,由于牛的养殖密度比较小,牛和牛的平时接触相对频繁,若感染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因为传染速度比较快,增加牛群全部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让养殖户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威胁。在牛的养殖期间,应该做好牛的疾病防治工作。
经常见到的传染性疾病包含布鲁氏杆菌和口蹄疫,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上,相关人员应该强调圈舍的清洁,开展全方位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使得牛群的生存得到充分营养,提升牛的自身免疫力。进行疫苗防治,定期安排牛进行免疫接种,保证疫苗选择的合格性,多观察与多监督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牛,及时对患病牛加以隔离治疗与全面消毒,必要情况下淘汰患病牛。养殖人员也要保护自身的安全,考虑到布鲁氏杆菌这种传染性疾病,作为人畜共患的一种类型,现阶段尚未研发特效药物,因此在处理患病牛的过程中,预防养殖者自身受到感染的问题,以免出现健康隐患[7]。
不仅传染性疾病会影响牛群的正常生长,普通类型的疾病也会影响牛群的正常生长,特别是胃部疾病以及乳腺炎疾病。在疾病的具体防治中,重点操作便是提高饲养管理的效率。对牛群的不同成长过程提供对应营养物质,让草料保持干燥,使得牛群平时饮水无污染。在牛犊的普通疾病防治上,养殖者要定时定量的喂养,使牛犊可以得到母乳的营养保证,哺乳后进行断奶操作,围绕循序渐进的理念控制牛犊出现应急行为。针对处于哺乳期的母牛,相关人员要正常规范化的挤奶,时刻维持母牛身体的清洁卫生。观察母牛自身子宫的变动,为后续的正常配种奠定基础。
养殖人员要对牛圈舍进行定期环境卫生检查,因为如果牛的生存环境是杂乱的,会给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条件,使得老鼠等一系列病原体宿主在牛身上繁衍。同时受到污染的草料以及水资源,会增加牛出现疫病的概率,所以应时刻保持牛圈干燥与整洁,定期清除粪便,做好杀虫灭鼠的工作。对牛的疾病进行注射预防,关联牛群生长情况,明确规律性的免疫环节,挑选科学的抗寄生虫类药物,确保牛群可以正常发育。
综上所述,现代化饲养管理模式的推广之下,牛饲养管理的工作备受关注。针对养殖户而言,应时刻监督牛群的发育情况,从多个维度上进行饲养管理,了解牛群的身体状况,切合实际开展牛的饲养与管理工作,以免减少牛经济效益的损失。依托高效率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方法,让畜牧业能够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