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梅
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广东佛山 528000
非洲猪瘟以接触传播为主,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且发病速度快。此疫情通过蜱虫传播,属于热性病毒性猪病。目前,非洲猪瘟迅速发展,并且成为学界关注重点。而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猪养殖过程中保证生物的安全性,会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非洲猪瘟防控中的生物安全关键点十分有必要。
非洲猪瘟,即生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所形成的传染疾病,此疫情的潜伏期较短,且时间未超过15 d,最短的时间仅为2 d。在生猪患病后,其关节会肿胀且呼吸困难,同时体温达到40 ~42 ℃,出血点集中于腹部、四肢与淋巴结等位置,患病猪的眼鼻处分泌物呈黏液状,且病猪步态十分僵直。生猪养殖中,无论任一品种与年龄均有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可能,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为100%。而且,此病毒免疫效果不强,现阶段始终未成功研发出针对性疫苗。
患非洲猪瘟的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局部皮肤坏死、高热、腹泻及皮肤发红、充血等症状,在对病变部位剖检处理后发现淋巴结增大与水肿[1]。
家猪是感染非洲猪瘟最多的群体,而野猪感染概率并不高,在非洲与欧美地区则以野猪为主。我国家猪患非洲猪瘟的概率高,而主要的因素就是在饲料喂养方面不卫生,难以与喂养标准吻合。加之养殖户未注重防治非洲猪瘟的作用,致使家猪与外界经常接触。
一方面,场区进口的管理。在养殖场区一般包括两个区域,即人员、饲料以及其他物品。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对以上区域与场区出口管理十分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管理入场人员,针对外出归来的管理工作者与生产工作者应当于生活隔离区域接受1 ~2 d 的隔离,同时对房间清洗并消毒处理,并且提供温水,生产区域内不允许有外来物品[2]。针对休假人员同样要告知其尽可能不和其他场区生猪养殖者接触。另外,要强调疫苗、饲料与其他物品管理的作用。对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是不允许含猪血的,同时要在养殖场区之外创建中转站,以熏蒸并消毒处理外包装。如果是散装饲料,需在烘干处理后进入养殖场。而生产区域水源也需消毒处理,坚决不允许使用没有经过外包装消毒的饮用品。对于兽药与疫苗等其他物品则需在入养殖场之前熏蒸其外包装或是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一定要确保消毒质量。
当前,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很多养殖场将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相互混淆。所谓消毒,指的是除细菌外的微生物数量减少,以实现无害目的,但并非将所有微生物杀死或是清除。而灭菌则是直接杀灭目标微生物和细菌。对于生物安全,即防范并且严加控制对于转基因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等产生潜在危害的生态环境、动植物、微生物以及人类。
第一,售猪中转站与消洗中心的创建。为不断优化生物安全,最基础的方式就是中转站与消洗中心的建设,一般可选择与养殖场距离不低于1 km的位置建设。在消毒清洗处理后,可将生石灰或是火碱溶液喷洒在车辆运行线路中,以实现生物安全目标。
第二,对运猪车辆的严格管理。一定要提前对车辆进行清洗与消毒,如果是车辆带有粪污必须立即退回并接受处理。若车辆消毒合格,同样需要经消洗中心再次冲洗,特别是驾驶室、底盘、轮胎、车尾与工具等死角位置。如果养殖场地条件允许,需烘干处理车辆,而且拉猪人与中介等也必须洗澡和更换衣物。若养殖场区内不存在中转点,应当换好专用的服装,尽量穿雨裤雨衣,便于后期清洗与消毒处理。
第三,需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的培训。养殖场内部凡是和猪直接接触的人员均需对非洲猪瘟的防范与防控要点予以熟练掌握。不管采取哪一生物方案,养殖场均需安排生物安全管理经理,结合养殖场基本特点为内部员工科学做出预防培训计划,使其自身生物安全认知水平得以提高。
第四,全封闭式管理。养猪场内猪群应采用全进全出与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会长时间存活于生猪的唾液、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精液当中,所以在疫情传播期间,养殖场要尽量减少引种,特别是不允许在发生疫情地区引种。如果有必要引种,则要对种猪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其膘情适中且呼吸平稳,能够更灵敏地做出反应,且体温正常。对种猪进行运送之前,要进行冲洗[3]。首次冲洗一般需借助高压水枪,由上至下、由里至外对车底与车厢进行冲洗。随后用温度为60 ℃的热水再次冲洗,并将清洗剂喷洒至车厢,在停留20 min 后借助高压水枪开展三次冲洗工作。若条件允许,可选用戊二醛消毒处理。在对车冲洗的过程中,要求工作者穿好防水服并佩戴眼罩与头盔,同时戴好防水手套,穿好防滑鞋。需要注意的是,在种猪进场之前应在场外实施30 d 隔离,一旦有种猪患有非洲猪瘟疫情,即针对整批种猪采取无害化处理。
第五,生猪监测力度的增加。养殖户与养殖场均需严格监测生猪,一旦有疫情发生需马上上报,针对生猪实施无害化处理。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会增加国内养猪行业的经济损失,为更好地防控此疫情,应当对生物安全措施予以合理运用,系统清洗并消毒养殖场。通过对运输车辆的严格检查以及针对场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使养殖场内各项管理工作达标,以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养猪行业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