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珍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桦甸 132412
这些年,我国的畜牧业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因供给侧结构的变化等影响,使得我国在畜牧业上对其整体的养殖结构不断的进行调整,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集约化的畜牧养殖业开始初具雏形,也使得融合化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从牛的养殖角度来看,它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气候条件、环境因素、饲养条件和营养条件等。这样就会使得很多牛群在养殖时出现各种问题,而消化系统病症则是牛群养殖中十分常见的疾病。针对这种疾病,如果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遏制,则会对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巨大影响。
食道阻塞属于牛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是因为食用的食块或者异物等突然在牛的食道当中嵌顿而导致发病,这会使得牛出现吞咽障碍和苦闷不安的症状[1]。分析其发病原因,通常是因为牛在劳逸过度之后表现出过分饥饿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摄食的过程中存在狼吞虎咽的情况而导致食物嵌顿在食道。还有一些牛是因为摄食了大量的诸如甘蔗和萝卜之类的根茎类饲料,摄食以后没有充分的咀嚼就吞咽,而导致食物在食道中嵌顿。而且有一些养殖户在养殖中还发现有一些牛误吞了像塑料袋、毛巾、毛线球等相关的异物,这也很容易导致其出现食道狭窄和食管扩张,进而引发严重的食道阻塞疾病。
当牛出现这种症状时会突然停止摄食,即便是采食和饮水也很难吞咽,该病会使牛出现不安的表现,甚至会使其缩颈伸头,在口鼻当中流出草料等,并且不断地进行吞咽动作,病牛会存在严重的流涎和反刍的迹象,嗳气症状停止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1.3.1 关于食道阻塞这种症状进行诊断时,可以根据牛是否有突然发病,并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等来进行判断,还要根据食道以外的触诊和临床检查等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在进行诊断的时候应该注意,如果有食物在牛胸部进行阻塞,则可以利用胃管探诊的方式进一步的开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食道狭窄和食道炎症等相关病症的差异,如果有食道炎发病或者该病症发展缓慢,也可以通过胃镜探诊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此时牛在探诊的时候表现出高度不安的症状。因为食道狭窄的病症发展缓慢,再加上食物吞咽困难等,所以容易使牛出现假性食道阻塞的表现,对此在进行诊断时要进行重视[2]。
1.3.2 对这种病症进行治疗时主要原则就是去除异物并开展消炎。可以采用2%的静松灵进行肌肉注射,可以按照0.7~1.0 mL/kg的剂量进行用药,15 min后插入胃导管,有效将牛食道当中蓄积的唾液抽出干净,然后对牛灌入植物油或者液体石蜡等,并对导管小心的向前推动,一直能够达到堵塞的食物部位为止,将堵塞的食物慢慢的向牛胃部推进。之后对牛进行喂水观察,如果发现喂水以后没有出现水的外溢和反流,就说明治疗已经获得成功。也可以利用打气方法对牛进行治疗,通常是给牛插上胃管,在胃管上装上胶皮球,然后将食道之中所存在的唾液等相关异物吸出干净。尽可能促使牛低头并进行适量打气,然后趁机将胃管推动,使得堵塞的食物被倒入到牛胃之中。
1.3.3 在日常的管理当中应尽可能避免牛出现食道阻塞这种疾病,其主要的预防手段就是强化对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同时还要避免牛群偷食干燥的饲料或大块的根茎类饲料等。
一般认为牛发生瘤胃臌气大部分都是在正常进食的时候食用了容易发酵的食物,当饲料进入到牛的瘤胃部以后就会迅速发酵产生很多气体,这样就会使牛瘤胃部出现发胀的表现。这些气体会对牛机体的吸收和排出功能产生严重的障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牛流胃部急剧膨胀。一般认为导致出现瘤胃臌气,是因为季节差异而导致,特别是在春季放牧的时候,牛食用了较多的幼嫩的青绿多汁的豆科草料,或者摄入了大量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而导致。还有一些牛主要是因为食用了经过霜打、雨淋或雪埋的饲料,或在摄食的时候误食了发霉变质的青干饲料,或者因为饲料搭配不当,放牧的过程中误食了有毒的植物等等而导致发病。还有研究认为如果牛出现食道阻塞、瘤胃积食和前胃迟缓等相关的病症也会使得其瘤胃出现臌气症状。
由于这种病症多半都是因为牛在摄食不久以后才开始出现症状,发病以后牛会出现食欲衰退和反刍的症状,嗳气次数明显减少。随着疾病不断的延伸,会导致牛出现拒绝进食的表现。时间再久一些,病牛的反刍情况会完全消失,还会出现嗳气等严重症状。发病以后,病牛眼球会逐渐的向外突出,表现出严重的腹痛和腹胀症状,这甚至会导致牛出现站立不稳。由于病情的影响,会使得牛经常回头观察自己的腹部,并且使牛出现弓背的情况。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牛腹部会快速膨胀起来,远远的观察可发现左肋部突出十分明显。用手进行轻轻按压时存在弹性,叩击可以听到鼓音。对瘤胃进行听诊,则可以发现其蠕动的声音减弱,甚至会完全消失,严重情况之下,还会导致牛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使得牛的心率快速增加。疾病后期病牛可能会因为心力衰竭、窒息等而死亡。
对于这种疾病在进行治疗时,其主要原则就是应立即对牛排气减压,同时抑制发酵食物的进一步发酵,将瘤胃内所残存的内容物排出,同时对牛进行强心补液处理。将牛牵到斜坡上使其站立,使牛前身高后身较低,然后在一个木棍上涂上食盐或者食用油,横着将这根木棍放在牛嘴之中,使牛咬着。然后在木棍两端各拴一个绳子固定在牛角上。这就能使牛不断的进行舔食,有助于气体顺利的排出体外。然后可以握紧拳头,用力对牛的瘤胃部实施按摩,快速促进牛流胃部的气体,每日可以按摩3~4次,每次的持续时间控制在20~25 min。如果牛的病情比较严重,甚至发生了窒息的情况,则可以即刻采取瘤胃穿刺手术。气体排出之后注入植物油500 mL,温水500 mL。
瘤胃积食是在对牛进行饲养的时候,长时间的单一的对牛投喂饲料之后突然转变成为优质的适口的饲料而形成的一种疾病。还有一些病牛发病是因为过于饥饿之后而暴饮暴食玉米、豌豆、大麦或燕麦等相关的谷物,之后大量的饮水而形成发病。也有病牛是因为长时间过度劳逸或者运动不足原因使得体质衰弱,再加上水分摄入不足,进食以后容易形成该病症。有研究认为,一部分病牛发病是因为继发瘤胃迟缓这种病症,或者因为瓣胃阻塞、创伤性肠胃炎、某些疾病等而导致继发发病。
疾病发病之后会导致病牛出现轻微的腹痛,主要表现就是牛出现反复的呻吟,会导致食欲减退并出现反刍消失、拱背的症状,发病以后牛会频繁的回头观察腹部,甚至会通过后肢踢腹,发生不断的起卧、磨牙、流涎、便秘,粪便干结。通常牛的体温通常不会有异常情况,但主要的症状就是存在腹围明显增大,触诊的时候会发现瘤胃不坚硬,胃内的容物坚硬,用拳压迫痕迹消失缓慢。叩诊瘤胃部会存在浑浊的声音,如果疾病严重的话会导致牛出现迅速脱水,并且有呼吸困难和心悸的症状,这种疾病会使牛出现全身站立和黏膜发绀,表现为全身无力和卧地不起,甚至会使体温出现直线下降。所以要重视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就会使得牛因迅速脱水而导致自体脱水而死。
关于这种病症在进行治疗时,其主要原则就是帮助牛促进其胃的运动恢复,采取措施来进行消化积食处理,同时还要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等情况出现。一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可发挥良好的效果,中药可以通过消食导积散加减,其主要的方剂就是山楂60 g,麦芽60 g,神曲85 g,厚朴80 g,玉片45 g,陈皮50 g,大黄85 g,当归65 g,芒硝70 g,连翘45 g,莱菔子50 g,甘草40 g。将所有药物研成细粉,通过开水冲调后,待温度达到30~35 ℃时对病牛进行灌肤。注意需连续对病牛用药2~3剂,之后再利用100 g食用碱融入到1 000 mL的水当中,外加1 000 mL植物油给病牛一次性灌服,然后再应用20%的碳酸氢钠500 mL+1 500 mL葡萄糖溶液对牛进行一次性静脉滴注。预防这种病症发生的主要措施,就是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强化管理工作,尽可能避免突然变更饲料,在投喂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过量投喂精饲料或投喂容易使牛产生腹胀的饲料等。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牛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众多,大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因为进食等相关的情况而导致,所以在对牛进行饲养的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关于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工作,同时也要提高对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的对病牛提出合理的诊治,减少牛胃部功能的受损,这对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