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丽
当下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进行信息发送及信息消费的场所零碎而繁多,人们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更多地希望自己能够有参与感及话语权,对信息传播也有着个性化的需求。新媒体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越来越少。为了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就要求广播编辑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及创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突破,从而提升广播的收听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广播事业的未来。
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广播受众群体通过多种信息平台收听广播节目,比如:各种音乐平台、抖音、微博、喜马拉雅等,受众群体由于不断接触多元化的广播节目,对广播节目的质量就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想要得到受众群体的认可,就需要编制出更多特点鲜明、吸引力强的广播节目。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影响下,受众群体已经有所转变,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角色转变的同时就加强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受众对广播节目进行选择,发现节目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意见。正是由于受众群体心理的不断变化,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广播节目编排时,不但要保证节目的质量,还需要注重节目的创新、优化与升级。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进行信息传播时,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新闻信息的生产,注重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验感,给其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从过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和传播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作为广播编辑首先要具备用户思维,才能在新闻编辑中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倾听用户心声。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播编辑更加深入地了解听众群体,根据听众的收听体验对整个节目进行编辑与设计,不断优化节目形式,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及高质量、有价值的节目内容给所有受众带来更好的收听体验。
以江苏广播电视台的“大蓝鲸”客户端为例,所有用户均能够通过直播节目的官方话题帖、盖楼帖、问答帖、对抗帖来参与节目的制作,通过文字、图片、语音、微视频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做到了更好地树立用户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受众群体对节目的喜爱度。
新媒体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大数据的发展,通过得到的大数据对受众的喜好进行准确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受众群体对信息的需求,这也是新媒体一个比较有利的优势。广播编辑需要很好地树立“大数据思维”,重视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应用。针对传统广播收听率的抽样调查方式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其得到的调查结论也是不准确的。在当今高速发展的E时代,广播媒体一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准确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有助于创造出高质量的广播节目。
如今,“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是各电台的标配,也是新媒体发布的主要平台。新媒体编辑在进行新媒体稿子的编写时,可以对用户的阅读量进行分析,从而判定用户的浏览方式及喜好。此外借助对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受众需求。这样在对节目内容及形式的编排中就能产生创新的思维,从而打造出更优质的广播节目。比如,“今日头条”上开设有很多媒体的专属供稿板块。作为编辑,首先要做到对新媒体稿件的不断更新,同时定期整理用户的阅读数据,对用户的浏览习惯、关注的领域等进行整体分析,这样就更加精确地掌握了受众群体的需求,根据得出的结论对节目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不断调整,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节目的长远发展。
新媒体时代,公众最信任的就是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权威媒体能够对此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从而帮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形成正确的判断。广播新闻编辑在新闻作品生产的过程中,首要做到的就是发挥主流媒体的固有优势——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两个原则:第一,从公众需求出发;第二,适度原则,合理解读,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受众群体的时间成本,也大大加深了其对信息的理解,帮助受众正确认识新闻事件。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与发展,单一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及更大的影响力,就要对传播渠道进行不断整合,同时还要不断拓展传播途径。广播媒体想单纯依靠电台就高枕无忧过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不断扩大广播影响力及节目品牌的竞争力,就需要做到线上及线下活动的同时进行。这样就拓展了广播编辑的工作内容,他们需要做到善于分析市场及听众需求,树立良好的“策划思维”,从而策划出更具影响力的活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广播新闻编辑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开拓新媒体思维,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实现节目编排的创新,打造广播新闻品牌,以更加鲜活的思维开创广播新闻新局面,使其在新闻传播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